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雅典学院》赏析
《雅典学院》拉斐尔·桑迪 1509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欧洲熬过了漫长的中世纪,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恢复“帕拉图学院”,成为了复兴古希腊理想的一部分。此时,社会上普遍反映出对自然和科学的热情,人们的知识结构比起中世纪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在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精准的数学、解刨学、几何透视法的知识。而能将文艺复兴时期的知识氛围很好的表现出来的就只有拉斐尔的《雅典学院》了。






这幅画的题材来自古希腊哲学家帕拉图 (Plato)在雅典所建的“帕拉图学院”,这是历史上第一所系统化的传授知识和追求纯粹学术而建立的学习、研究场所,我们今天所称的(Academy)

帕拉图学院是一个包含哲学、数学、几何学、天文学、动植物学等多项学科的学术机构。帕拉图学院自成立那天起,就一直是希腊的学术中心,直到基督教势力达到狂热的时候才被关闭。古希腊文明的衰落很让人惋惜。曾经的雅典城是那样的繁华,苏格拉底在广场上随意拉人辩论,古希腊人在哲学思想、诗歌、建筑、科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

古希腊时期不区分哲学、科学与神学,思考的目的都是为了认识大自然,了解人类生活的这个世界。研究这些问题的智者都叫作Philosopher (哲学家),直至现在,博士学位Ph.D. 都是 Doctor of Philosophy(哲学博士)。后世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现象可以被科学所解释,科学、哲学与神学才慢慢分家。今日人类仍未能解释'世界从哪里来' '我们到哪里去'这两个根本问题,所以人们至今还是向宗教去寻求这两个答案。

恢弘的画面中心面向观者迎面走来的是两位伟大的学者:




两个人似乎还在进行着激烈的争论,位于左侧一手指天的是帕拉图,帕拉图一手指天表示一切均源于本质的理念,右侧伸出右手,手掌向下的是帕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似乎在说实体才是真正的存在。两个对立的手势表达了他们思想上的原则分歧。其余的人有的在注视,有的在聆听,自然的分为几组。




位于帕拉图一侧左侧身穿白衣双臂交叉者是希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右边身穿淡绿色长袍,侧转身与旁边四个年轻人交换意见的人物则是苏格拉底。









台阶下左侧坐在地上的书写者是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一个少年在旁边给他扶着木牌,木牌上写着的是“和谐”的数目比例图。

在西方毕达哥拉斯被认为是 “勾股定理”的发现者。事实上毕达哥拉斯也是第一个自称哲学家的人。他将希腊文Philo(爱)和sophos(智慧)组合起来创造了(PHilosophos哲学)一词,意为爱智慧。毕达哥拉斯后面那个伸着脖子头缠白巾的学者是回教学者阿维洛依,背后不远头戴桂冠,胸靠柱基站立的人是语法大师伊壁鸠鲁。在毕达哥拉斯前面站立的用手指着书中句子的学者是修辞家圣诺克里特斯。身旁身穿白色斗篷金发的年轻人是教皇的侄子乌尔宾诺公爵弗郎西斯科·德拉·罗斐尔。





躺在画面中央台阶上的人是孤寂的犬儒学派哲学家第欧根尼。这位哲学家主张除了自然需要之外,其它任何东西,包括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是无足轻重的,所以他平时只穿一身破烂衣服,住在一只大木箱里。坐在台阶上依箱沉思的是古希腊杰出的哲学家郝拉克里特,是西方最早提出朴素辩证法和唯物论的卓越代表。




画面右侧台阶下面弓着腰手拿圆规在一块黑板上画着几何图形的人就是数学家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旁边是埃及天文学家-地心学说创始人托勒密,他头戴荣誉冠冕,身穿黄袍,手托天体模型。

托勒密的对面是大建筑家布拉曼特。画面的最右端是拉斐尔的好友著名画家索多玛。索多玛旁边头戴无檐帽,注视着观众的那个人就是;拉斐尔本尊。







帕拉图的头像以达芬奇的头像为范本,亚里士多德的头像则是以米开朗积极罗的头像为范本。
在纵深开阔的建筑大厅中,拉斐尔把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以及不同学派的著名学者全部汇聚到了一起,他们分别代表着哲学,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神学等不同的学科领域;其中既有古希腊罗马的思想家,也有意大利当时的名人。这些人不是拥挤在一起,也不是平均或者凌乱的分布着,拉斐尔把他们有节奏地安排在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建筑空间中,他们就如同现实中的人,毫不拘束地按照自己的意志和个性在进行活动,或行走、或比划、争论、甚至情绪激动,完全沉浸在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自由辩论气氛当中。所有的动作举止都相互呼应,共同组成画面上优美的旋律。《雅典学院》最终希望表现的是人类如何通过自身的理性而获得真理:这一哲学的永恒话题。

在古希腊时期,科学,哲学,神学,艺术,彼此不分家,人们分别从不同的领域用各自的方式寻找着,探究着真理。有一段时期人们认为科学既哲学。有些人分别在不同的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像毕达哥拉斯,即是数学家,又是哲学家。达芬奇即是科学家,又是艺术家,帕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也是同时是科学家又是哲学家。而拉斐尔则将具有浓厚学术气氛用理性探究真理的主题用绘画的方式表达了出来。直到到了17世纪18世纪科学,哲学、艺术才慢慢分开,艺术上也出现了田园画派,乡村画派,现代派等等而彻底与哲学分家。

几乎在同一时期,与雅典远隔千山万水的东方“齐国”,也出现了一座相同性质的《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齐国国君为了方便咨询问政,在临淄稷下附近所设立的一个场所,引进各家各派的学者,各国学者纷至沓来,稷下学宫也就成了一个各家学派之间进行辩论的最佳场所。关于稷下学宫的著名事件莫过于孟子入齐,众学者与孟子之间展开的论战。其中尤以法家、儒家之间的论战最为精彩。而孟子的一句“民贵君轻”博得了众人的喝彩。

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东西方的人们对于追寻与探究“真理”有着同样的热情。几千年来,东西方的古圣先哲们苦苦追寻着真理的足迹,真理不在别人的手里,也不在某人的嘴里,真理就在那里,去寻找就会被发现。

朝闻道,夕死可矣!

 

胡雪鸥

2018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大师 || 拉斐尔《雅典学院》赏析
《雅典学院》上都有哪些古希腊学者?
苏格拉底的个人简介
在艺术中升华
看拉斐尔的画,有时是需要‘智商’爆表的!
2500年前东西方不约而同出现一件趣事,结局却令人唏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