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哲学的慰藉》:超越慰藉的智慧

看到带“哲学”二字的书,我就会油然而生崇敬感。在我心里“哲学”代表着本源智慧,而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赫拉克里特斯、卢克莱修……,犹如“哲学榜”上的众神,法力无边,各有神通,是他们奠定了人类智慧的基石。

也许是受应试教育引导,从小就把哲学与政治混同起来,认为政治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分唯物和唯心,而唯心主义那一套理论“非傻即疯”,根本不可理喻。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当时学起来艰深晦涩、枯燥乏味,自然也就对哲学敬而远之。直到高中时,读了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才开始走进哲学的世界,明白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外还有那么多哲学家和他们的哲学,而且每一个都如此广博、如此绝妙、如此精深,令我大开眼界,沉迷其中,这也是我的一点“哲学情节”吧。

为此,一看到《哲学的慰藉》立马收入囊中,前后还买了2本。本书的作者:

阿兰·德波顿,英伦才子型作家,1969年出生于瑞士苏黎世,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历史系。他博览群书,靠图书馆和一家书店自学成才,父母在书店开了账户任其自由买书,后来为自己的慷慨而后悔。

本书书名“哲学的慰藉”,有意思的是我国著名学者周国平作序,序的题目竟然是“哲学不只是慰藉”,再细读序的内容,字里行间可见周教授对这本书的评价也就是“一般般”,显然觉得阿兰同学有“杀鸡用牛刀”之嫌,生生的把哲学拉低了一个档次,另外还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硬是把苏格拉底、叔本华、尼采的哲学用来对“与世不合”“伤心”“困难”进行慰藉,尤其是把他一生研究和欣赏的尼采给曲解了,他认为“尼采哲学的基本精神恰恰是反对形形色色的慰藉,直面人生的悲剧性质,以此证明人的高贵和伟大”,阿兰同学居然用他的哲学来慰藉困难,实在是南辕北辙、驴头马嘴。当然,周教授最后也对本书作了肯定,说这书作为一本通俗哲学读物,无疑起到了吸引人们走进哲学之门的作用。言外之意,也就是哲学入门,仅此而已!

本书针对当前世人的迷茫、焦虑和困惑,选取了苏格拉底、塞内加、伊壁鸠鲁、蒙田、叔本华、尼采6位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以朴实无华、机智灵俏、优雅舒畅的文笔,相应介绍了应对与世不合、缺少钱财、受挫折、缺陷、伤心、困难应有的智慧,帮助大家寻求解脱之道、慰藉心灵,走出迷茫、痛苦和焦虑的泥沼,唤发出生命的勃勃生机。

其实说白了,作者充当了“哲学引导员”和“心理辅导员”的角色,为人们引见了6位哲学家,以他们的哲学思想为药方,配出6剂良药,对症下药治疗世人的心理疾病。当然,书中只介绍了6位哲学家的极少部分思想,可就是这只言片语,也足以让我们窥视哲人的精妙智慧,有缘者或可得当头棒喝之功效。

①苏格拉底谦卑到底、笃定至死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2400多年前这个矮小、丑陋、邋遢的男人,以谦卑无知的心态走在雅典的街道上,逢人便交谈发问,试图反思和深究一切常识,找寻合乎真理的答案。正如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苏格拉底在常识中、不疑处见疑,可谓处处有疑,处处思悟,处处长进。在这个见疑的过程中,他立起了自己的认知体系:不能证伪的论断才是真理

“认为与世不合就是真理的同义词与认为与世不合是错误的同义词一样幼稚。一种行动是否有价值不取决于它广受赞同或广受攻击,而取决于它是否合乎逻辑规则。”

对于雅典城邦来说,少数服从多数是“公理”,这样可以推导出:多数人的意见就等同于真理。当苏格拉底被3名雅典公民起诉“不敬城邦之神、传播异端宗教、腐蚀雅典青年”时,在雅典法庭“公开公平公正”的判决下(500名陪审团,起初280人认为有罪、220人认为无罪;苏格拉底演讲完,法官要求最终表决时,有360人赞成处死哲学家),判处其死刑。苏格拉底的家人、学生买通官吏,设法劝说他逃离时,他拒绝了,并坦然安祥地接过了毒药一饮而尽。

苏格拉底之死给世人留下了无尽的思索和启示,他是行善而被定罪,是被先进的民主政治体制宣判死刑,是被雅典多数公民代表的意志决定处死,这让我们明白了:世间的罪恶可以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形式大摇大摆的行诸于世

作者借苏格拉底的思想和死亡,来慰藉那些与世不合的人们,宽慰他们什么呢?难道是真理不在多数人和权贵手里吗?难道是与世不合不代表自己是错误的吗?难道是鼓励他们独立思考、笃定前行吗?其实,这样的哲学家、科学家有很多,比如哥白尼、布鲁诺、塞尔维特等等。苏格拉底之死也许很典型,但用他来慰藉与世不合者,这感觉好像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就是为了点根烟抽。

②伊壁鸠鲁的一张“快乐清单”

伊壁鸠鲁(公元前341 - 前270年),古希腊哲学家、无神论者(被认为是西方第一个无神论哲学家),伊壁鸠鲁学派创始人,其主旨是追求宁静,学会快乐,认为快乐就是善。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既被时人所争议,也为后人所诟病,尤其是后来“伊壁鸠鲁”被衍化为:致力于追求享乐,奢侈、肉欲、饕餮。

但当人们真正了解伊壁鸠鲁时,不免被他生活的简朴所打动,更为其内心宁静的追求所折服。这也是为什么作者会把他的思想当成“缺少钱财”的慰藉。

伊壁鸠鲁把我们的需求分为三类:自然而必要的、自然而不必要的、既不自然又不必要的,并分别列出了其中的内容。而自然而必要的,就是一张快乐清单。

可以看出,伊壁鸠鲁虽然重视物质的东西,但也仅仅是维持生存,更重视的反而是友谊、自由和思想。他说“凡智慧所能够提供的、助人终身幸福的事物之中,友谊远超过一切”。为此,他和朋友们买了一个花园,大家搬到一起共同生活。这也是我们许多人的梦想!同时,为了享受充分的自由,他辞去了雅典商业界的工作,“从日常事务和政治的牢笼中解放出来”,以简朴换取独立自由。正如作者所说:“钱少了,但从此不再需要听从那令人厌恶的上级的指示。”

他还声称:“我们所需要的精神的东西在物质世界中被仿造。”比如,买吉普车,其实是为了追求自由;买开胃酒,是为了寻找朋友。

看到这里,不知道“缺少钱财的人”是否能够被伊壁鸠鲁的理论所慰藉,起码暂时可以自我麻醉一番,毕竟哲学家都说了“如果我们只有钱而没有朋友、自由以及经过剖析的生活,就决不可能真正快乐。而如果我们有了这些,只缺财富,就决不会不快乐。”

③塞内加“你们的哲学哪里去了”

塞内加(约公元前4年-65年),古罗马时代著名斯多亚学派哲学家。曾任尼禄皇帝的导师及顾问,62年因躲避政治斗争而隐退,但仍于65年被尼禄逼迫自杀。

一个罗马国王的老师、罗马帝国的富豪,过着奢侈生活,却提倡简朴、追求宁静,这让人觉得,他要么是口是心非、道貌岸然,要么是真正视金钱如粪土。毕竟没钱的时候这么说也没人相信。事实上,他享受富裕生活,但内心却与之保持距离、划清界线。

塞内加说:“我从来没有信任过命运女神。我把她赐予我的一切——金钱,官位,权势——都搁置在一个地方,可以让她随时拿回去而不干扰我。我同它们之间保持很宽的距离,这样,她只是把它们取走,而不是从我身上强行剥走。”

塞内加的人生哲学,也和许多宗教一样,是以苦难为基调的。我发现,许多神佛、哲人、先贤都会这样定位。它的好处是:思想上做最坏的打算,心理上就能坦然接受悲惨的世界。塞内加说:“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人对有准备的、理解了的挫折承受力最强,反之受伤害最重。”将人生想得如十八层地狱一般,那十七层以上皆是奔向幸福的阶梯。在现世中,人们因各种挫折、不幸、灾难而产生的愤怒、焦虑、恐惧等情感,都源自于“内心的失控感”,一切遇到的挫折和灾难都好像是意料之外的,对待意料之外的事情,人们往往感到猝不及防,受伤害更重一些。

哲学有什么用呢?开启智慧。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影响人们的不是所经历的事情本身,而是对待事情的想法和态度。比如,同样经历一场车祸成为残疾,有的人认为“人生不幸,命运不公,下半辈子无法生活”,有的人认为“不幸中的万幸,生命犹在,可以继续欣赏人生风景”,有的人认为“感谢上帝指引,从车祸参透人生,更加认清生命真谛所在,下辈子活得更有意义”。一个消极、一个正视、一个积极,这就是智慧的差别与高下。塞内加的哲学教会我们:一切不幸皆有可能随时降临,预有准备则可以消减痛苦。

前面我们提到“苏格拉底之死”的启示。塞内加作为苏格拉底的崇拜者,也用自己的生命演绎了哲人对待死亡的从容淡定。公元65年,尼禄下命令杀死老师。当塞内加的亲友听说后大惊失色。据塔西陀记载,哲学家不动声色地劝阻他们:你们的哲学哪里去了,多少年来我们互相激励的那种处变不惊的精神哪去了?

哲学给予塞内加坦然面对死亡的勇气,正如他所说:“是'哲学’给了我生命,而这是我对它最起码的回报”。他奔向死亡,可死亡却好像躲避他似的。他割破血管,可由于年迈血流不畅。他要求医生给他一杯毒药,希望像苏格拉底那样平静死去,可毒药却不起作用。无奈,他最后进入蒸汽浴室,在那里窒息而亡。

塞内加活得明白,死得明白;活得精彩,死得精彩。他是一个以哲学为生命的智者,也是一个以哲学为指引的行者。他给世人的启示,又何止于如何对待挫折。如果非要向他求教“对待挫折”,那么就对一切不幸预有准备吧,当然最终的准备是指向死亡。

④蒙田赤裸裸地呈现自己

蒙田(1533.2.28-1592.9.13),法国文艺复兴后期、十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家、作家、怀疑论者,主要作品有《蒙田随笔全集》《随笔集》。

蒙田散文的特点:无拘无束,直抒胸臆,写实展示。正如他在《随笔集》开卷即说:“吾书之素材无他,即吾人也。”

作者借蒙田的思想来慰藉“缺陷”,对“性的缺陷”蒙田认为:肉体与精神同是人的组成部分,一切肉体的行为都是合乎情理的,放屁、拉屎、做爱等等,没必要为此而感到羞耻和忧愁,他坦言自己的性无能。

人类的生殖活动十分自然,十分必要,十分正确,它们究竟做了什么使我们觉得尴尬而难以启齿,把它们排除在严肃的、规矩的谈话之外?我们不怕说出“杀戮”“偷盗”或“背叛”这样的词,但是另外那些词我们却只敢悄悄地在牙缝里嘀咕。

对“文化的缺陷”蒙田认为:在马背上周游欧洲17个月,他发现每到一个省“正常”的观念就有了变化,这个地方看似“正常”的习俗另一个地方则被称为“异类”或“野蛮”,一个社会认为奇怪的事物可能在另一个社会受到欢迎和认可,由此得出地域偏见和自我分界一直以来都给人们带来局限性。

人人都把他们不习惯的事称作野蛮;除了本国的舆论和风俗,我们没有其他标准来衡量真理和正确的理性。

对“智力的缺陷”蒙田认为:教育偏离了智慧,我们应该做的是,看谁懂得最好,而不是懂得最多;艰涩难懂的著作,往往是作者出于懒惰而不是聪明,“学者祭起它来当法宝以掩盖学问的空虚”;千万不要被权威所吓倒,那些先贤先哲的话语使我们肃然起敬,是因为我们被普遍的赞扬镇住了,从而放弃了怀疑精神;既要学会继承运用前人的,更要善于对他们的弱点进行批驳,“我们每一个人都比自以为的更富有”。

一个人如果有大智,就会用是否有用和是否适合于自己的生活这把标尺来衡量一切事物的真价值。

撇开缺陷读蒙田,我以为更加妙趣横生、意味深长,可以回归到原点看待事物,摒弃世俗的道德、艰涩的文化、无知的偏见、盲目地遵从,领略到真实的自然、真实的人性,真正随着他开启独立的眼光看世界,发掘自身拥有的宝贵财富。

⑤叔本华“人的存在是一种错误”

亚瑟·叔本华(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德国著名哲学家,是哲学史上第一个公开反对理性主义哲学的人并开创了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先河,也是唯意志论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认为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

叔本华说:“人的存在是一种错误,可以说今天很坏,一天比一天坏,直到最坏的事情出现。

如果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错误,那么生活在错误之中还有正确可言吗?这就像一道数学题,错误的前提,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但可以享受正确的推论过程。过程正确,对人生来说,足矣!

当然,叔本华不是这么想的。他把人生绑定到无意义的悲观主义之中,用人类的大悲伤淹没个人的小悲伤。也就是说,当你在独自体味心灵的创伤时,只要认识到这只是人类万千苦难中的一种,这份苦难千千万万人们都承受过或正在承受着,也就足以释怀了。苦难不是个人遭受的诅咒,而是人类注定的命运。作者把叔本华请出来,以这样的方式慰藉伤心者,也算是剑走偏锋,以毒攻毒,稍有不慎,就会把人带到悲观主义的长河中,伤心是没了,变成了悲观。用悲观取代伤心,就如同饮鸠止渴。或许,也可以达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功效,以悲观为引,运用生命意志(人类与生俱来的求生存和繁殖的本能)的力量摄取人生的智慧。

人惟一的先天的错误就是认为我们是生而为追求幸福的……只要我们坚持这一先天的错误……世界在我们看来就是充满了矛盾。因为每走一步,无论大小,我们必然会体验到这个世界和人生决不是为维持幸福生活而安排的……因是之故,几乎每一个年长的人脸上都挂着一种叫做失望的表情。

⑥尼采,让苦难来得更猛烈些吧!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德国人,著名哲学家、语言学家、文化评论家、诗人、作曲家、思想家,被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

请出尼采,是为了慰藉困难。为什么是尼采?因为他是一个将困难当作“超人”养料的人,是把困难作为自我完成的必经步骤。为此,他给我送祝福这样的:对于我所关心的人,我祝愿他们受苦受难、孤寂凄凉、疾病缠身、受尽虐待、备尝屈辱——我希望他们不得幸免于以下体验:深刻的自轻自贱、缺乏自信的折磨、一败涂地的悲惨境地。

尼采的思想继承了叔本华的悲观主义,经过近10年的迷恋,最终实现了批判与超越。他认为叔本华的思想过于消极,教育人们躲避、逃避、隔绝、忍受困难,这样的人生太过怯懦软弱,真正的强者应当迎接苦难、品咂苦难、运用苦难、战胜苦难,让苦难成就善与美。尼采欣赏的名人有蒙田、加利亚尼、歌德、司汤达,这些人有勇气、野心、尊严、人格的力量、幽默感和独立性,“具有与尼采十分相近的绞刑架式的幽默——从悲观的内心世界发出的欢快而恶毒的笑声”。

他还认为,“苦与乐如此紧密相连,谁想得到多少这一面,就必须尝到多少另一面……”这样的话,人们就必须面临两个选择:要么远离苦难,也从此摒绝快乐;要么深入苦难,品尝更大的快乐。苦藤上结甜瓜,就是这个道理。同时,尼采还把世间存在的一切人们认为负面的“恶”的事物,如仇恨、妒忌、吝啬、愤怒、暴力、杀戮、阴谋等等,都看作“贯穿于整个人生的经营中的基本要素”,越出于“大苦”“大恶”,越有利于成就“大善”“大美”。想起了孙悟空在老君丹炉里炼出了火眼金睛,快熏瞎的眼睛居然成了辩识善恶是非的火眼金睛。也想起了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箴言。

这也是为什么尼采一生严厉抨击基督教的原因。他认为,基督教是“伪善的信仰”,旨在驯化人类的欲望与野性,将“无力变成了'善’,卑下变成了'谦恭’,屈从自己所恨的人变成了'顺从’,'无能复仇’变成了'宽恕’”,从而抽干了人类生命的潜能。而尼采所崇尚的是,勇敢追随自己的欲望和向往,百折不回,虽千万人吾往矣!即使现在没有,永远得不到,也绝不回避自己的欲望,更不会斥之为“邪恶”,做一个“不再弃绝”的人。

这6位哲学家简要介绍完了,是否能够获得相应的慰藉,只凭诸君自行体悟。然而我以为,哲学是从心灵深处开启的智慧,不是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不是暂时的“思想抚慰、精神麻痹”,一旦你真知彻悟了,起念动意皆出于理性,那也就谈不上什么慰藉了,需要慰藉本身就意味着处于无知与迷茫之中,而行走在哲学的人生道路上不需要慰藉,因为这是我所认定并笃行的“真理之路”。

夜辰读书(公众号:yechen300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哲学中的理性——读《哲学的慰藉》
《哲学的慰藉》:六位哲学家的人生智慧,引领众生修行之路
【限时免费】哲学的慰藉 | 书杰 1201MP3
今日分享 | 哲学的慰藉
那些其实很接地气的西方哲人们——《哲学的慰藉》读后感
六位哲学家对人生的慰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