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好的遗产是什么

人生经历有限,除了阅读,大约没别的东西能带你走遍天涯海角古今中外,感悟生命,体验不同人生。退休后,安坐居室,一本书一杯咖啡,就是天堂。每当此时,就深深怀念去世多年的父母。

父母早年参加革命,都没上过几年学,却一生爱书,是书籍引领他们走上艺术道路。部队轻装行军,在日用品和厚厚的《战争与和平》之间,母亲毫不犹豫丢弃前者留下后者。学历只有小学的父亲一边自学戏剧理论一边实践,成为导演,戏剧家。在他们看来,没有比书更好的东西,我们从小在书香中长大。那时六口人住三十多平方两居室,放有父亲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全集和母亲鲁迅巴金唐诗宋词托尔斯泰的书橱对面,是塞满全家油盐酱醋菜碗饭锅的碗橱。母亲在她九平方卧室床脚处,塞进一个湘妃竹书架,布置一个孩子的书的天地,书架上的书,一开始是格林童话,中国民间故事,渐渐添了《青春之歌》《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楼梦》《简爱》、鲁迅小说杂文、高尔基的书……

母亲坐在沙发上读书,常会突然拍案叫好,我至今还能背诵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等佳句,就是母亲那时一句句教背的,母亲独自赞叹:“中国的文字太美了!”中国文字的美是后来才体会的,当年并不理解,只是从她的欢喜和激动里知道中国文字一定好得不得了,长大后要好好学。父亲生性少言语,在家不是读书就是看剧本。我入队时,意外地收到他的礼物,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雅写的《给少先队员的信》精装本,父亲在给我的信上说,这本书里的内容,有的要等你长大后才能看懂……那时入队是人生三大事之一,除了书,父亲想不出更好的礼物来祝贺我。

上中学时,我读了鲁迅小说《祝福》,父亲听说后,话一下子多了,滔滔不绝聊起祥林嫂这个人物,我第一次知道什么是典型人物,懂得如何去读小说。那时候,在我们家,屋里静悄悄的人手一册,是常有的场景。十五岁那年同学借我一本叫《牛虻》的小说,我只有两天的时间看,下一个人还等着。这本名字奇怪的书让我度过如痴如醉的两天,在第二天深夜被窝里读完最后一页时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之后,又重读多次,以致最后亚瑟上刑场前写给琼玛的信几乎能背。这书描写意大利革命党人亚瑟的故事,但我发现,与读过的描写革命者的同类小说相比,人物关系更复杂,革命与个人情感的冲突更激烈,因而也更真实,更能打动人。那是我第一次为文学的力量所折服,震撼,开始思考和比较作品的不同。

离家插队时,我正入迷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随身带着契诃夫、果戈里、屠格涅夫、巴尔扎克、狄更斯等人的作品和一本普希金诗选……在烈日下割麦,汗水几乎流干,腰腿酸痛得如断裂,我就想着枕上读书的夜晚,火苗跳跃的油灯下,那些遥远国度和时代的人与故事正等着我,便立刻振奋起来。有了书的精神滋润,我才有力量坚持那段岁月的一天又一天。

后来招工到县城一家小厂,每天八小时站在车床边加工同样的零件,我迷茫、苦恼,不甘心就此过一辈子,又不知道出路在哪里。那天收到妈妈寄来的一本书,拆开一看,是高尔基小说《我的大学》,扉页上妈妈写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天是我二十岁生日。妈妈在信中说,高尔基的文学生涯是从底层开始的,社会就是他的大学……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努力,改变命运就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这信我至今珍藏着。

人的兴趣爱好很多,唯有阅读,不仅是爱好,还是需要“从小就培养的习惯”,因为它是寂寞的,一字字,一行行,要思考,要理解,它不像跳舞唱歌打麻将玩电脑游戏那么热闹和有娱乐性,只有克服寂寞长期坚持,才能爱上它形成习惯进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旦结缘必将终身受益。其实对爱书人来说,有书读,天天都是节日。

怀念和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丰富快乐的人生,使我的人生平淡,却不平庸。(王安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共读|孩子眼里的《童年》
父亲与书
鲁迅母亲鲁瑞不爱看儿子文章,最喜欢读张恨水小说
译制片全集《母亲》高尔基小说改编
经典古代名言警句,有历史的印记
唯一的签名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