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文结合国内外药品生产质量管理领域药品共线生产的法规要求,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共线生产问题进行梳理、总结,从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两个角度分析了共线生产管理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共线生产的持续改进策略和防止污染与交叉污染的措施建议。
✦
✦
01
02
2.1
对持有人检查发现的共线生产问题
2.2
对药品生产企业检查发现的共线生产问题
03
3.1
持有人对委托生产药品的共线风险管理要落实主体责任
3.2
药品生产企业加强药品共线生产风险控制
04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卫生部令第79号)[EB/OL].(2011-01-07)[2022-01-12].
[2] ICH工作办公室.ICH Q7活性药物成分(API)的GMP指南[EB/OL].(2000-11-10)[2022-01-12].
[3] ISPE.Baseline guide vol 7: risk-based manufacture of pharma products [EB/OL].[ 2022-01-12].
[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欧盟药品GMP指南[M].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8.
[5] 杨 军.药品共线生产的风险及控制[J].山东化工, 2018,47(11): 116-120.
[6]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药品GMP指南[M].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1.
[7] 汤继亮.脚踏实地探索制药行业“智能化”方向[J].自动化博览, 2016, (1): 38-41.
[8]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药品共线生产质量管理指南(征求意见稿)[EB/OL].(2021-11-12)[2022-01-12].
撰稿人 | 楼双凤、曹辉、张闯
责任编辑 | 胡静
审核人 | 何发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