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人北字”话鲁迅丨聊聊书风问题
🔥书艺咀华咀嚼书法艺华!

执笔凝思中的鲁迅先生

今天文章的重点,不在于讨论鲁迅先生的书风,而是借之聊一个论点:

我们的书风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应该注意保留地域特色,甚至把这种地域特色作为基础性的功夫,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某种正统书风以致形成千人一面、看多生厌的统一风格。

鲁迅 《自题小像》

鲁迅先生的字,书艺君很早就聊过,有兴趣的书友可以参阅往期文章《鲁迅先生的字,真是有味……》《鲁迅先生的书法究竟怎么样?》《鲁迅手迹: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佛经,立地杀人!》。总体而言,先生的字脱胎于碑版,有着浓浓的金石气息,用笔厚重朴质,而结体又不失灵动可爱。推崇先生的字,不仅由于其文章,因为那个时代能作文章的人物多了,而论字就不见得有价值。

鲁迅抄 曹全碑

不过,鲁迅先生其实是南方人,老家浙江绍兴,也就是王羲之《兰亭序》中“会稽山阴之兰亭”的所在地。先生虽生于兰亭所在地,可单从他的字看,却丝毫看不出“二王”的书风,有的只是满纸的碑版金石味,这与他曾经长期抄碑有很大关系,当然与他的脾性、审美也有关。但此外,我们也能从他的结体中看到潇洒、灵动、可爱的一面,透着南方人的灵巧劲。还有他的弟弟周作人,书风也倾于碑版一路,但比之兄长掺入了更多帖的灵巧的味道。
周作人对联

鲁迅先生的“南人北字”说明,一个人的书风与其成长地、活动地有很大关系,而与其出生地不必然联系。这个道理也很简单,在成年之前,一个人的字还谈不上书风问题,审美标准也相当幼稚、飘忽不定,而等到书风、审美形成的阶段,多半已经走上社会,与其社会历练就有密切关联了。这也正我们文章开首所说的“地域特色”的真实概念——这里的地域,主要不是祖籍或出生地,而是一个人主要的成长地、活动地。
鲁迅先生的“南人北字”也说明,一个人的书风可以极具特色,完全没必要挤进千人一面的道路,也没必要自立之后去“寻根”、去追求祖籍地的书风,当然,如果你想寻根,也未始不可,只是说没那个必要。就像先生,祖籍绍兴,搁在当今社会,这一定成为大多数书法人一生骄傲的资本,落款中必定写上“绍兴xxx”、或者“会稽xxx”、甚或要设法加上“兰亭”二字才过瘾,至于书风,必然是时下流行的“二王”书风,甚至所到之处必尊“二王”为正统,其他风格都是野狐禅!

绍兴兰亭遗迹

书风就像我们的口音,如果没有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方言,我们的话、我们的语言就会黯然失色,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根、我们的感情就会失去寄托。年少之时,曾经为自己不标准的普通话而自卑,试图努力去掉土里土气的方言口音。长大之后,走在异地他乡,才发现听到乡音时的无比亲切,才逐渐意识到乡土养育带来的无形财富。有了孩子,首先想到的是让她感受方言、学习方言、会用方言,因为学好方言比学好普通话难得多,而一个没有方言的人一辈子都可能如无根之水、如水上浮萍……

鲁迅先生信札

所谓“南人北人”“南字北字”和“南帖北碑”,当然没有那么科学、那么严格、那么死板的区分,我们不必在这些概念上较真。巧的是,鲁迅先生在85年前写过《“京派”与“海派”》和《“北人”与“南人”》两篇杂文,感兴趣的书友可以搜出来读读,很有意思,也很有启迪意义。其中,他在《“北人”与“南人”》里讲到一个观点:
缺点可以改正,优点可以相师。相书上有一条说,北人南相,南人北相者贵。我看这并不是妄语。北人南相者,是厚重而又机灵,南人北相者,不消说是机灵而又能厚重。昔人之所谓“贵”,不过是当时的成功,在现在,那就是做成有益的事业了。这是中国人的一种小小的自新之路。
这段议论,放在书法上也很合适。譬如鲁迅先生的字,南人北字,虽然脱胎于碑版,却仍透着一股南人的灵巧。

王羲之 远宦帖

还有“书圣”王羲之,本是山东琅琊临沂人,但成年之前早已随家南渡,与东晋士族偏安江左。他的书法最初由父亲王旷和叔父王廙启蒙,后从师卫夫人,成年后又北渡山东、许昌、洛阳等地,“博览秦汉以来篆隶淳古之迹,与卫夫人所传钟法(卫夫人师承钟繇)新体有异,因而对于师传有所不满”(沈尹默语),开始抛开卫夫人,专学“北碑”。但是,王羲之学钟张、学蔡邕、学北碑,并不是死学,而是不断地剖析、折衷、损益,贯通古今、熔铸南北,最后终于摆脱了汉魏笔风,开辟一全新境界。统观王羲之的字,风格多样、内涵丰富,几乎每帖一种面目,有些虽然极具南人的灵巧,如《兰亭序》,但仍然透着北碑的遒劲和雄伟,即“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之姿。“二王”代代相承,即使传到被后人讥为“熟、媚、俗”的赵孟頫,其深厚的功夫,最终也让晚年的傅山、董其昌深深折服。但是,再看看今人的所谓“二王”书风,有的只是无尽的机巧、机灵和轻浮,哪里还能见到雄伟的正大气象?
书风问题,值得书法人认真反思,这东西不是三五年的技巧训练所能解决的。

 阅读更多👇

🔥“二王”体系书风炽盛时代,怎么看?

🔥不是每个时代的书法,都会被历史记住……

最后想说明一点,本文并不是批评流行当下的二王书风,而是强调地域特色书风的重要性,切莫为了入展、获奖之事而走上千人一面的绝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绍兴兰亭景区—2015浙江之旅(2)
一路向南
楹联集锦
书圣故里--兰亭
书法选帖看性格!
兰亭 | 曾住过古今装逼第一圣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