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翼翼四方之极——殷墟文物里的晚商盛世 之玉 下
userphoto

2022.06.04 北京

关注

骨笄

1. 76AXTM5:93 5. 76AXTM5:179

2. 76AXTM5:144 6. 76AXTM5:139

3. 76AXTM5:108 7. 76AXTM5:116

4. 76AXTM5:102 8. 76AXTM5:130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玉笄

1. 76AXTM5:931

2. 76AXTM5:524

3. 76AXTM5:529

4. 76AXTM5:1323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青铜龙头尺形器

76AXTM5:697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妇好墓出土青铜尺形器 28 件,一种作龙头状,一种作鸟头状。从造型来看,有可能将其嵌插在漆木器上,仅将精美的龙头或鸟头露在外面作为装饰。也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笄类发饰。

骨梳

76AXTM5:325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梳子出现非常早,山东大汶口文化已经出土象牙制作的梳子。梳子与笄都是束发并装饰头发的工具,因此梳子的实用部分——梳齿光滑简单,显露在头发之外的梳背则被精心雕琢。

玉梳

76AXTM5:557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妇好是战功赫赫的武将,更是母仪天下的王后,生活中的妇好大概也会偏爱红妆。妇好墓共出土两件玉梳,这是其中的一件。妇好生前或许就用它来为自己梳妆打扮。

青铜镜

76AXTM5:75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齐家文化时期,青铜镜就已经出现,只是数量非常有限,仅高级贵族才有机会使用。如此珍贵的青铜镜在妇好墓中却发现了四件之多。不禁让人猜想,褪去戎装之后,妇好终究还是一位喜爱对镜贴花的美丽女子。

玉箍

76AXTM5:1004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玉箍形饰

76AXTM5:979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玉箍

76AXTM5:1095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这件玉箍表面的凸弦纹可能是通过减地打磨的方式加工制作的,纹饰虽然简洁,制作工艺却并不简单。其光滑的孔壁可能是经过抛光处理,也可能是经常佩戴摩擦所致。

玉耳勺

76AXTM5:965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这件玉耳勺与现在的耳勺基本相同,它的整体为鱼形,鱼眼处可以穿绳悬挂,以勺作尾,设计巧妙,制作精致。妇好墓出土一长一短两件玉耳勺,均为鱼形。​

玉佩

76AXTM5:948

新石器时代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这件玉佩可能是辽西地区红山文化晚期的器物,其上侧有两小孔,应该可以佩戴。它最初的造型是带齿兽面纹玉饰,在红山文化末期变得十分简洁,仅保留了下部的尖牙。它是红山文化极富特色的典型器物之一。

玉纺轮

76AXTM5:1031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这件器物的形制与玉玦半成品相近,除可能用作纺轮外,也可以作为饰品佩戴。

玉链

76AXTM5:941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这件玉链上没有雕琢装饰性的纹样,表面留有磨损痕迹。它可能是配合某类玉饰使用的。

骨刻刀

02AXTNLJK1:1

殷墟时期

​2002 年河南安阳小屯南路出土

此刀柄端雕刻成蛙形,卧伏状,四肢蜷曲,似跃跃欲跳,生动形象。殷墟出土的刻刀在制作上风格非常统一,刀柄一般雕刻为某种动物,刀尾带锋刃的部分几乎没有特别的纹饰。

76AXTM5:96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此刀柄端刻成乌龟的形状,头微翘,张口圆眼,四足外伸,作爬行状。工匠选择形体扁平的乌龟为设计题材,并通过雕琢使龟背突显出来,整体造型生动活泼。

76AXTM5:22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骨刻刀采用动物肢骨制作,刀柄雕刻出复杂的动物形象,实用的刀尾则非常简洁光滑,可谓实用性与艺术性俱佳。此刻刀作穿山甲形,其尾部自然延伸成为刀尾,是绝妙的创意设计。

玉钩形饰

76AXTM5:964

新石器时代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这件玉钩形饰可能是辽西地区红山文化晚期的产品。它由厚实弯曲的鹰喙(或鸟喙)简化发展而来,勇猛的鹰曾被北方草原先民奉为沟通人神的神鸟。妇好墓出土类似形制的玉器两件,均有穿孔,可以佩戴或悬挂。

玉鸟

76AXTM5:428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鸟形玉饰是殷墟出土玉器中最常见的作品,妇好墓出土的鸟类玉饰就超过 30 件,其造型各不相同,均富于创意且充满情趣。

玉鹦鹉

76AXTM5:468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妇好墓出土数件鹦鹉形玉饰。其造型特点是鹰钩嘴,头后部有高羽冠,多以阴刻双线表现羽翼纹饰,眼部形状多为殷墟玉鸟常见的“臣”字形目。此件鹦鹉佩戴时穿系绳子的穿孔与眼睛结合,眼部呈现少见的圆孔状。

玉鸟

70AGXM26:11

殷墟时期

1970 年河南安阳钢铁厂 26 号墓出土

这件玉鸟的风格简约,线条硬朗,纹饰简洁,喙、冠、翼、尾部线条不重写实,具有较强的装饰意味。

玉鸟

76AXTM5:993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在上古传说中,商族的起源与鸟类密切相关。殷墟时期,鸟的形象广泛见于各种礼器和饰品的表面装饰。

​玉鸟

76AXTM5:352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在玉器加工过程中,商人常常采用阴刻双线表现动物形体的纹饰。由于两条匀细并行的双线间距较小在视觉上给人以阳线的错觉,达到了突出线条的效果。

玉鹤

76AXTM5:416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玉鹅

76AXTM5:517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鹅又称家雁,它是最早被人类驯化的家禽之一。据研究,中国家鹅来自于鸿雁,欧洲家鹅则来自于灰雁。妇好墓出土鹅形装饰品三件,均为浮雕作品。

玉鸮

76AXTM5:465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商朝贵族似乎很喜欢珍禽异兽,并把这种喜好表现在动物形玉器上面。在殷墟宫殿宗庙区附近发现许多禽鸟类动物骨骼,这里可能是专门豢养动物的场所。

玉柱

76AXTM5:1109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玉坠

76AXTM5:593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这件玉坠表面饰花瓣纹四,花瓣正中各雕一蝉,蝉头向上,灵巧生动。

玉牛

76AXTM5:419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这件玉牛线条流畅,白色的玉质结合柔和的轮廓和饱满圆润的造型,显得稚拙可爱,充满趣味。

玉鸬鹚

76AXTM5:381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鸬鹚又名老水鸦或鱼鹰,多饲养于南方地区用来捕鱼。三千多年前的殷墟地区气候比今天稍湿润,但仍然不宜于鸬鹚生长,晚商贵族也许会饲养鸬鹚作为宠物。

石鸭子

75AXTF10:1

殷墟二期

​1975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北 10 号房基出土

这是一件巧妙利用石料自然色泽和纹理雕琢而成的艺术佳作。10 号房基还出土一件玉璜和镶嵌有绿松石的骨笄,均制作精美。

玉龟

77AGM819:8

殷墟三期

​1977 年河南安阳钢铁厂 819 号墓出土

新石器时代以来,以龟为素材的雕刻作品早已屡见不鲜。由于甲骨占卜的广泛盛行,龟成为商人最熟悉的动物之一。这件作品风格简约,充满了写意的艺术韵味。

玉蟾蜍

93ATYM305:6

殷墟时期

​1993 年河南安阳体育中心 305 号墓出土

玉鱼

76AXTM5:519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玉马

76AXTM5:362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玉兔

93ATYM212:6

殷墟时期

​1993 年河南安阳体育中心 212 号墓出土

玉象

76AXTM5:511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殷墟曾多次发现象骨和象牙制品。1978 年发掘的王陵西区的一个祭祀坑内埋有一头幼年亚洲象,象的颈部系有一枚硕大的青铜铃,表明这头小象是人工驯养的,证实了“商人服象”之说。

玉龙半成品

76AXTM5:1118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这件玉龙半成品展示了玉饰制作的某个阶段。玉龙外轮廓、龙身纹饰已勾勒出雏形,穿孔位置确定并已完成钻孔。制作程序的下一步应该是深入刻画纹饰细部,并将玉饰打磨光滑。

玉虎

76AXTM5:406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玉虎

92AXAM53:20

殷墟时期

1992 年河南安阳新安庄 53 号墓出土

此器可能属改制器,原器为圆弧形,破损后巧借圆弧部分生动表现出虎扭身摆尾行走的姿态。器体还保留有原器的勾云纹部分。

兽首形玉饰

66ASM373:15

殷墟二期

​河南安阳大司空村 373 号墓出土

殷墟多次出土类似形象的兽头,虽然面部细节和刻画的精细程度各不相同,但形象却非常相似,应该是有母题样式并且有一定寓意的装饰品,兽面各部分来自多种不同动物。

牛头形骨饰

82AXTM3:7

殷墟时期

1982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 3 号墓出土

这样的牛头形饰在玉器中较为常见。兽面似牛非牛,只是工匠在创作中将熟悉的动物形象反映在臆造的兽面中,其背后或许包含了人们对于神灵或自然界的敬畏。

兽首形玉饰

99ALNM1095:2

殷墟时期

​1999 年河南安阳刘家庄 1095 号墓出土

这件兽头形饰应是同类兽头饰中最为精致的一枚。其轮廓内另刻线条对轮廓加以突出表现,且利用减地雕刻使线条成为凸出的阳线,表现力非常强,在视觉上也强化了兽面的神秘感和威慑力。

玉刮刀

76AXTM5:559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妇好墓出土了几十件造型各异的玉质刀具,其中有锯形刀、小刀、刮刀、梯形刀及小刻刀等。这些多为工具,一部分器物保留有使用痕迹,另一部分则没有任何使用痕迹。多数玉刀小巧玲珑,并刻有精细的纹饰,可以说是难得的艺术精品。

玉色盘

76AXTM5:351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这件器物的内底染满朱砂,表明它可能曾作调色之用。

玉戚

76AXTM5:1070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迄今最早的玉戚发现于良渚文化。在商代,玉戚比青铜戚更为常见,这种兵器可能更多地用于礼仪场合。

玉戚

76AXTM5:459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玉戚

76AXTM5:591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玉戚与斧、钺近似,源自于新石器时代的斧、铲等石质生产工具。但玉质的斧、钺、戚等工具大都已经脱离实用功能,只是作为礼仪用具甚至装饰品来使用。这件玉戚制作精致,色泽温润,体量较小且带有专供佩戴的穿孔,无疑属于礼仪用器。

玉韘

76AXTM5:973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在古代,儿童力能开弓时就可以佩韘,因此佩韘是儿童长大成人的一种标志。韘通常采用硬木、象骨等较为坚硬的材料制成,贵重的韘用玉或青铜制作。这件玉韘应是妇好征战时的佩戴之物。

玉矛形器

76AXTM5:481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殷墟玉器表现纹饰有三种基本手法:单线阴刻、双线阴刻和阳线。​玉矛、玉戈、玉戚等器形扁平的玉器,多采用简单的单线阴刻表现简洁的线条纹饰。

青铜柄玉矛

76AXTM5:829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殷墟发现了不少由青铜、玉制成的复合器物,这些复合制品以兵器最为常见。有学者把这种青铜与玉巧妙结合的技术称为“金玉同盟”。

玉刀

76AXTM5:477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玉戈

76AXTM5:550

殷墟二期

​1976 年河南安阳小屯村妇好墓出土

青铜戈是殷墟出土数量最多的兵器,但殷墟出土的玉戈一般无使用痕迹,表明它已经转变为象征军事权力的仪仗用器。

玉戈

92APNM186:13

殷墟时期

​1992 年河南安阳苗圃 186 号墓出土

玉戈是仪仗用具,往往制作考究。其装饰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雕刻精美的纹饰,二是镶嵌绿松石,三是采用金玉同盟的组合方式。这件玉戈三者兼备,虽有损伤,仍堪称艺术佳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殷墟文物里的晚商盛世--玉环篇
国家博物馆《商邑翼翼四方之极-殷墟文物里的晚商盛世》展下篇
国博古玉超清大图01
《考古中华》3
中国美发史历代发型演变欣赏 先 秦
古代玉器都有哪些用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