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秘齐家平头无射琮
userphoto

2023.09.05 北京

关注

  齐家文化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一种文化,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而得名,距今4000年以上。齐家文化玉器虽然现今对其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被严重低估,但在中华文明、玉器发展史上仍占有一席之地、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周礼中有记载,古代祭祀天地四方的礼器,即以璧礼天,以琮礼地,以圭礼东方,以琥礼西方,以璋礼南方,以璜礼北方。玉琮是齐家文化祭祀用礼器之一,路份高、品级显赫!然而在一众简约、霸气、英武的齐家典型、精美玉琮中,有一款玉琮总是默默呆在不起眼的某个角落、仿佛那身处驿外断桥边的梅花一般,卓尔不群……那就是齐家文化的平头无射玉琮!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齐家坪遗址、甘肃甘谷渭水峪都曾出土过平头无射玉琮,成为齐家玉器无射玉琮的典型代表。1996年6月,陕西麟游县村民在蔡家河遗址发现了一件石琮,上交给了麟游县博物馆。石琮呈灰白色并夹杂极少量绿色斑点,呈四面方形柱状,中部从两面对钻一圆孔,上下两端平齐,无射,通体抛光,形制规整,高17.5厘米,外方边长9厘米,中孔,直径6.5厘米。蔡家河遗址出土的石琮形体高大,它与甘肃静宁后柳以及宁夏隆德沙塘乡出土的高体琮体量接近,而且平头无射玉琮形制在齐家文化玉琮中存在是客观的。因此,蔡家河石琮应为齐家文化器物。

      这种平头无射玉琮究竟是未完工的半成品?或者当时就制作成这种形制的琮不再加工了,截止到目前考古学术界还没法定论!——这就是本文所提出的问题、意义所在!



日前,一件齐家平头无射玉琮残件的出现,用事实解开了这个千古之谜!而且对齐家玉琮制作的工序有了明晰、直接的结果。

残琮上那两道线切割痕迹,是在切割开料、钻孔打磨成平头无射玉琮以后,再准备做出射口~这就解答了考古界一直未能解决的平头无射玉琮是半成品还是成品的历史难题……那就是平头无射玉琮只是半成品!!

       同时也梳理、明晰了玉琮制作的工序:一般玉器制作都是整器做好造型、打磨抛光完工,而从出土的平头玉琮都是形制规整、通体抛光得出玉琮是在平头无射成型后就打磨抛光,然后再做射口、局部打磨抛光完工成器。


  旷世之中,唯古玉空灵奇幻。虽不见车马舟楫,却听得古人喧嚣;虽不着只字片语,却读得祖辈心音。把玩摩挲之下,犹如静雅美人在与你喃喃细语,纵有哀愁劳顿,也在一瞬间消失殆尽。品读留连之间,恰似佛传经典,虽不能尽解禅意,却早已物我两忘,感激涕零。盛衰荣枯,万象变迁,只一块古玉,便将古人之遭遇,沧桑之巨变,展现在今人面前。感慨由此生,萦怀如流云,令人欲罢却不能。但,所有收藏都是身外之物,都是“暂得”而已。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典故:“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然玉寿千年,易主几何?

            (图片为国家博物馆藏品)




参考文献:    

一、刘云辉、刘思哲《陕西关中地区出土的齐家文化玉器》;

二、古方《中国出土玉器全集》;

三、那志良《中国玉器图释》;

四、吴大澂《古玉图考》;

五、杨伯达《中国玉器全集》。

                 癸卯初夏中浣之一日

戌时于暂得堂书屋

温馨说明:

1、故事闲来虚构、文章纯属爱好,只为和志趣相投的朋友们交流、开心,一笑而过,不必太认真!同时因本人水平有限,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2、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本人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平台转载本人发布文章,敬请注明,感谢您对原创作品的支持,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漫谈和田玉系列之四:史前玉文化之齐家文化与和田玉
关于齐家文化玉器
【玉器】甘肃省齐家文化,玉料考证
浅谈齐家文化玉器
古玉界:甘肃省博物馆齐家文化玉器特展
玉器翡翠篇:齐家玉知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