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四百五十二篇  翁牛特旗海金山红山文化岩画群
考古人员在赤峰市翁牛特旗海金山镇白庙子山一带发现多处红山时期岩画群。文物专家称,这是中国首次发现这一时期的岩画群,而且岩画的一些图形与以前出土的一些红山文化玉器造型极其相似,起到了相互印证的作用,它的发现为研究红山文化及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新数据。
翁牛特旗政协文史研究人员吴甲才经半年多实地考查,行走了20余苏木(乡),发现此处有可辨的独立石岩画10组。10组岩画中大多是动物、人物,只有一块长310厘米、形如巨薯的黑石,经雨水冲洗后,显露出北斗七星及一些奇异图形的岩画(见图1、2)。此石经华北地矿普查大队高级工程师陈仁华测定,石质为砂岩透镜体核石。黑石上北斗七星岩画的总长度为119厘米,最大星穴直径6厘米,深度5厘米,每颗星体形状似倒放的馒头,外大、内小,星体表面圆润、光滑,并有自然色包浆。与天文学家测出的十万年前至今星体的变化轨迹对比,考古学家推断出岩画上的星体形态与一万年前北斗七星的形态完全吻合。著名岩画专家盖山林实地观测了岩画的凿磨方法与风格,认定白庙子山巨薯石上的北斗七星岩画是新石器早期先民们的作品。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塔拉说,地处人烟稀少、沙漠腹地的白庙子山岩画,特别是新石器早期北斗七星岩画的出现,迄今国内罕见,它为验证天体演化、推测古代北斗七星的变化轨迹提供了珍贵史料。
X

1 巨薯形岩画石。

2 北斗七星岩画。
赤峰市博物馆副馆长鲍林锋介绍,目前这里已发现了20多幅红山文化时期的岩画。有些画面形象十分特别,以人的面部为基础原型进行“狰狞”化的刻画,如刻画“怒发冲冠”、“怒目圆瞪”、“呲牙咧嘴”等表情。其中有一幅刻画的是一个巨大的饕餮,十分逼真。饕餮是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从这一岩画可以看出后来古青铜器上出现的饕餮纹是有历史沿革的。此外,白庙子山方圆40公里内曾出土“中华第一龙”、玉猪龙、勾云形玉佩等红山文化时期的遗存,一些岩画凿磨的轮廓线槽型与以前出土的勾云形玉佩的外形极其相似。勾云形玉佩是红山文化代表性玉器之一,是为适应当时的宗教典礼的特殊需要而专门制作的,其地位与价值是其它玉器无法比拟的。塔拉认为,这里的先民在文字未出现前对所看、所想进行定格绘制,记载与天、地、人的沟通,此地岩画对于研究红山文化起源与传承弥足珍贵。鲍林锋认为,这些与勾云形玉佩酷似的岩画造型,与红山文化玉器有互相印证及传承的关系。同时,附近沙地中有很多旧石器时代狩猎用的石器及新石器时代的石簇、石斧等,因此岩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馆藏品解读红山玉器
红山文化勾云玉佩欣赏
翁牛特旗博物馆的红山古玉
第1441篇海金山遗址勾形玉器引发的思考
玉出东方——敖汉地区红山文化玉器
红山文化遗存的神像和神面的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