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名家坊‖王丽梅:那迎风飘舞的粉红丝带 ——乳腺癌患者调查手记(2)(报告文学)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更多精彩

编辑絮语

名家坊”是《毛白菜》微刊的一个特设栏目。每次我们将隆重邀请一位名家出场。或推出其最新力作,或介绍其成功经历,相信总会让您大快朵颐。本期出场的是作家王丽梅。


作者简介

王丽梅,笔名黎眉,散文作家,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人民文学》《中国妇女报》《中国航空报》《新湘评论》《创作评谭》《青海湖》《长沙晚报》《文化艺术报》《湖南报告文学》等多家报刊。多篇散文作品入选陕西省作家协会出版的“丝路丛书”散文集《丝路之魂·往事与前瞻》《丝路之魂·历史与文化》。曾获2015年度《人民文学》第三届“观音山杯”美丽中国全国旅游散文征文大赛佳作奖。

那迎风飘舞的粉红丝带

——乳腺癌患者调查手记


山里的女人

two

认识董琳很偶然,缘于一次失败的采访。护士长怕我因为扑了空扫兴,而临时找来了董琳。

在乳腺科的粉红丝带爱心之家,我见到了满头白发、笑脸盈盈的董琳大姐。

天意使然,我们一见如故,非常投缘。如果不是能够明显地看出董琳的左胸有些空,也许从她的外貌上根本看不出她是一位乳腺癌患者。没有什么拘谨与距离,董琳很自然地接受了我的采访。

董琳家住秦岭山区的凤县郊区。年届60岁的她若不是满头白发,仅从外貌上看她也就是五十多岁的人。天性开朗的董琳谈到自己患癌的经历和生活时,顿时收住了一脸的笑容。

1955年出生的董琳,刚二十出头就嫁给了距她家很近、出身教育世家的李世昌。世昌兄妹三人,世昌是老大,在县中学任教师。世昌的父亲和母亲都是教师,虽然在山区县,生活很不方便,但是世昌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抓得很紧,世昌兄妹三人全部都高中毕业,且世昌和妹妹都上了大学。

董琳性格开朗,麻利能干,刚嫁到世昌家的时候,世昌的爷爷奶奶还在,家里虽住在县城,但还得过着半工半农的生活。特别能吃苦的董琳就担起了家里地里的全部家务,性格温良的世昌心疼年轻漂亮的媳妇,下了班,也常常在家里地里帮着董琳忙碌,一家人的日子也和和美美。

不久后董琳有了儿子和女儿,这个家在董琳的忙碌操持下儿女们渐渐长大。世昌的父母年岁已大,身体与以往大有不同。1996年,世昌的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需要不离人地伺候。三年后,世昌的父亲又因为脑溢血后遗症,半身偏瘫,家里有了两个特别需要照顾的老人就更离不开董琳了。地里的活,董琳只能插着空去做,照顾痴呆的婆婆和瘫痪在床的公公吃喝拉撒成了她的主要任务。那些年,董琳的儿女们正在上学,孩子们的学习只能交给世昌去管,懂事的孩子们放了学回来便赶紧帮妈妈做家务,做完作业帮着照顾生病的爷爷奶奶。

说起那些年的忙碌,公公婆婆两位老人真是让董琳手忙脚乱,狼狈不堪。痴呆的婆婆不知道饥饱,刚刚给她喂完饭放下碗,看公公在吃饭,婆婆说没吃饭喊饿,又要吃饭。公公大小便经常失禁,那边刚喂完饭,还没收拾锅碗,这边公公又支支吾吾地喊起来:“尿!尿!”“臭!臭!”董琳就赶紧收拾床铺上被大小便弄脏的被褥,立刻给老人清洗替换干净的衣裤,有时一天换好几次,洗都来不及,只得等世昌下班回来帮着给孩子做饭。照顾老人不仅白天忙,更多的是晚上和夜里的忙,老人有个头痛脑热,或是白天睡得过多,夜里就像孩子一样地精神百倍地闹起来,没法休息。

因为成年累月地照顾老人,过度劳累,积劳成疾,终于在2004年的秋天,董琳心力交瘁,突发心脏病和高血压累倒了。接下来的几年,董琳的心脏病比较严重,前前后后为董琳治病花了不少医药费,加上孩子上学、给老人看病买药,家里经济捉襟见肘。2007年,董琳再次突发心脏病,这次她的心脏病病情加重。住院后,在医生的建议下,为董琳安装了心脏支架。

后面几年,两位老人的先后去世。可是,董琳的身体并没有好转。能让董琳欣慰的是一双儿女已经长大成人,儿子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县城中学任教师,女儿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国际贸易。女儿临近毕业在择业时,上海、北京的几家公司都为董琳的女儿下了聘书,董琳因为身体原因,希望女儿毕业后能回到自己的身边,将来对自己有个照顾。乖巧的女儿,懂得妈妈的心,于是在择业时,毅然选择了回县城。作为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县里优先将这一县城里的优秀人才安排到了商务局工作。

日子,像水一般缓缓流过,平淡无奇,却岁月静好。董琳因为身体的原因,再也不能再像往日那样肩挑手提地忙碌在田里。因为心脏病的原因,家里大部分的收入几乎都为她看病用去了,期间,董琳有几次突发心脏病,紧急抢救,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老伴世昌被吓得不轻。经过生死关口,渐渐康复的董琳从心里一直觉得亏欠丈夫,亏欠孩子们。

2012年的春天,一次洗澡,董琳无意中摸到左侧乳房靠近乳头部位有一个拇指那么大的硬硬的包块,摸起来也不疼,心想不痛不痒,也就没有在意。也没有和丈夫世昌提起。

近些年,因为董琳身体不好,家里事情不断,老夫老妻了,因此董琳身体上的变化,董琳不说,世昌也无法知道。癌症的残酷性就在于在患者的不知不觉,加之对各种明显的征兆毫无医学常识。如果早有一些常识,早做治疗,防病于未发或初发,那么病人及其家庭的命运都会改写。

如果说董琳乳房上的硬包块世昌不知道,董琳自己在心里还是一直惦记着。到2012年底,董琳发现这个包块在长大,而且有明显的变化,尽管摸起来仍然不疼。因为作为一个常年患病的人,心脏病和高血压已经让家里花了不少钱,自己又没有收入,心想,这病又不痛不痒,能扛先扛吧,她实在不愿意让世昌再为她的身体担心,再去花钱。乳房上的硬块,反正看起来又不影响什么,董琳一直没有告诉世昌。

来年的五月初,董琳感觉有些不对劲了:左侧乳房上有一片鸡蛋那么大的一个很硬的硬块,凸出来,很显眼,皮肤上也很粗糙,不同于周边的皮肤,按压时还有些痛。这一下,董琳心里有些嘀咕,于是她悄悄地叫上孩子的大姑,一起去县计划生育站找认识的大夫给看看。这一看不要紧,看到大夫表情紧张地把孩子他大姑叫进去,两个人在屋里嘀咕了很长时间,董琳心里开始有种不祥的感觉,自己的病可能不好了......

孩子的大姑回来没有告诉她实情,只说医生让她到市里的大医院去确诊一下,住院治疗一下,很快就会好的,不要紧张。其实,送走董琳姑嫂,县计划生育站的大夫已经跟市中心医院乳腺科的医生联系,说明了情况,联系好了接诊事宜。

第二天,天不亮,董琳和世昌孩子的大姑早早地赶到了长途汽车站,坐第一班车赶到了市中心医院。

2013年5月中旬,董琳正式住进市中心医院乳腺科接受治疗。

乳腺科李有怀主任为她接诊,当时的入院检查记录是这样写的:“淋巴结癌转移,须切除左侧乳房及腋窝。”听到需要马上进行手术的消息,世昌惊呆了!他从没想到事情来得这么突然,这么严重,不切除乳房就会有生命危险。董琳要是知道心脏会受得了吗?

那个下午,天气闷热,世昌心里燥热,在医生办公室里,世昌就感到头发蒙,双耳还有轻度耳鸣的症状,血往上涌,脸上烧烧的,他从来没有想到十几年前身体那么结实的老婆,今天会得上癌症这个病?!

从医办室出来,世昌没有回到病房,他下楼了。他要让自己的心和大脑安静下来。这个平日里为人和善,少言寡语的男人,遇到今生最大的难题,这消息如同从天而降的一个炸雷!仿佛五雷轰顶。安静下来后,世昌首先要给儿子和女儿先打个电话通知一声,之后再想想怎么样给董琳说出这个事实,说服董琳配合医生做乳腺切除手术。

儿子和女儿接到电话,下午就赶到了医院。父子三人瞒着董琳在一起商量着怎么说,由谁说。

董琳这边,其实从县计生站出来,说要让她马上去市里医院,她心里就有了几分嘀咕,莫不是自己真的得了乳腺癌?转念想,又不疼又不痒应该没有什么吧?只是这世昌从医生那里回来后情绪怪怪的,问他检查结果咋样,他嘴里说着没啥,手里干着的事情老是出岔子:倒开水去了,差一点把自己的脚烫着;让他取点纸巾,他却递过来杯子。下午六点多的时候儿子姑娘还都一起来了。一种不祥的感觉袭上董琳的心头,估计自己的病可能不好。

晚上吃饭的时候,世昌半天不说话,过了一会儿,世昌轻轻地对董琳说:“大夫说,你这病要马上做手术,抓紧治疗,还是有很大的希望的。可能你要受点罪,要把病灶部分切除。”这时候的董琳,异常的冷静,停了会儿说:“那咱就配合人家医生治疗吧。”很平静的话落在静静的病房里,让人感觉那么压抑,那么沉重。

像强台风一般,灾难突然降临到这个家庭,而这个家庭中的人却没有一点心理准备,世昌和他的儿女们显得忙碌而无序。一切听从医生的安排,他们亲属只是被动地配合着。

5月18日,董琳接受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切除了左侧乳房,因为淋巴结癌转移,手术切除了腋窝。紧接着,大夫开始对董琳安排了术后的化疗。

对任何一个女人来说,乳房是女性美和性别的重要标志,切除患病的乳房,虽是因病而不得已,然而失去了总是让女人在心理上感觉是很难受、很失落的事情,究竟是什么?不好看?没性别?还是其它的?堵在心里的感觉似乎怎么也说不清楚。

董琳自从住进了医院,便从容地接受手术,做化疗,医生安排的所有治疗方案,她都无条件地接受,她希望自己能早点好起来。世昌一天到晚都在病房、医办、护办、食堂,几个地方来回地跑,他怕因为董琳的病影响一双儿女的工作,让他们都回去工作,自己亲自伺候老伴。化疗期间,看着董琳因为药物反应产生强烈的恶心、呕吐、头晕、乏力、脱发,世昌干着急,坐在床边的椅子上,默默地看着董琳,他一会儿站起来看看液体,一会儿走到董琳的病床前,尽管他什么也干不了,帮不了妻子缓解痛苦,但是董琳还是用目光表达着对世昌的感激,感谢他的陪伴。

此时的世昌,面对着被化疗折磨的妻子,心里翻江倒海,他好后悔,后悔他往日对妻子身体健康的漠视,后悔年轻时对妻子的不够关心和体贴,后悔妻子在家里地头忙前忙后,照顾老的抚育小的,忙着一大家子的一日三餐,种着田里的庄稼......年轻的时候,村里的邻居们都羡慕世昌娶了个漂亮能干的媳妇,不仅对老人好,还跟壮劳力一样在庄稼地里挣工分,能担能挑,天阴下雨在家里为孩子们做衣服做鞋子。那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不多的工资,媳妇让他把学生教好,家里交给她,让他放心。世昌在农忙的时候也会回来搭把手,他已经习惯下班回来,看着媳妇屋里屋外地忙碌,在厨房里烧火做饭,晚上一家子人围着小桌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日子怎么就这么不经过,后来老爹老娘瘫的瘫、痴的痴,不知冷热、不知饥饱,把媳妇忙得伺候吃伺候喝,端屎倒尿,还要经常拆洗衣被。好好的媳妇累得年纪轻轻地就白了头发,还得了高血压、心脏病。媳妇患病,害怕他花钱,自己难受强忍着了也不敢告诉他.....想着想着,泪水不知什么时候从世昌的眼睛里流了出来。想起医生跟他说的话,他心里真是好后悔啊,他怎么没有早点发现呢?董琳怎么就不告诉他呢?要是早一点治疗该多好啊!世昌的肠子都悔青了!

2013年的冬天,董琳在做完了化疗后,在一次例行血糖检查中,主治医生突然发现她的血糖指标奇高,医生说董琳又得了糖尿病!世昌拿着化验单愣了半天,问道,怎么会这样?医生说,这可能与你们的饮食习惯有关,董琳现在免疫力低下也容易发生糖尿病,这病需要注意饮食,改变饮食习惯,适当运动。

拿着董琳的化验单,世昌心里一阵紧张,冒了一头的汗!真是屋漏偏遭连阴雨,怕啥来啥,旧病没治好,又添免疫力差的新病。难怪最近一个时期董琳总在说浑身没劲,以为是她做了化疗以后的反应,身体那么虚弱,没劲是肯定的。

世昌手里拿着化验单走进病房,董琳见他就问,化验结果好着吧?董琳以为这次和前几次一样没什么大问题。谁知,世昌说出大事了,你的血糖有问题,血糖高,医生说你以后要控制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少吃面食。董琳说,生的就是陕西人么,不吃面吃啥?一下子咋改呢?

只能按照医嘱,按时吃药。饭,怎么变呢?

对于病了一段时间的董琳而言,新增加的糖尿病对身体的危害,她自己并没有很清楚的认识,没有意识到病的危害性。几次化疗,头发反复地脱落,平日在家头上戴个白帽子,左胸空空的,偶尔出门,路人朋友看到她这种打扮,虽不说话,但表情很别扭,让董琳自己突然有种说不出的伤悲。我现在还是个女人吗?有时在家里,一个人对着镜子,看着光秃秃的头顶,头发长得好慢,身子总是感觉绵软软的,没有一丝劲儿,抬腿迈步都变得十分困难。

自从手术以后,董琳的脾气性格改变了很多,她似乎比原先更加开朗了,对世昌也更加和气了。看着为了要照顾她提前退休的世昌,董琳内心充满了感激和别人不易察觉的恐慌。她常常在打针的时候,在化疗反应强烈不停地呕吐的时候,在刚长出头发茬,又开始落发的时候,董琳心里就开始牵挂着几个人:自己八十多岁独居的老母亲,二十四岁还未出嫁的女儿,老实巴交的世昌,每天蹦蹦跳跳放学回来的小孙子(已经十一岁了),聪明能干的儿子和忙忙碌碌的儿媳......这些人反复地从脑海里掠过。她最放心不下的是老母亲的养老、女儿的出嫁,再就是自己走了以后世昌的晚年生活。每每想起这些,呕吐时的反应和悲伤的眼泪一起涌出,她已经悄悄地哭了好几回,感叹老天对她的不公。

治疗按照医生制定的方案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化疗以后,接下来,董琳接受了为期一个月的放疗。这同样是一个非常伤人身体,但又是很无奈的治疗,要彻底杀死癌细胞,必须接受,这种痛苦和折磨只有病人自己默默承受。

让董琳在痛苦的病痛中感受到温暖的是住院时乳腺科的医生和护士们对她的关心体贴。在她因为治疗,药物反应令她痛苦不堪的时候,医生们一个关切的问候,护士们一声体贴的话语,一个笑脸,都让董琳感到内心充满温暖。其实有一个秘密董琳还不知道,乳腺科的医护人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对待病人,尤其这些身患癌症的病人们,医护人员言语和行动都很有耐心,病人无论城乡都一视同仁,同样尊重和关心。

一个月的放疗治疗之后,董琳的身体渐渐有所改观。回家休息恢复了一个月,又来到医院做检查。为彻底杀死癌细胞,防止癌细胞扩散到骨骼,医生采取骨保护治疗。这样董琳需要每个月来医院进行一次检查,做一次治疗,加以巩固。

经过几个月的骨保护加强治疗,董琳的病情相对得到控制。因为长期治疗,董琳白血球水平较低,骨骼中骨髓减少,走起路来双腿酸困,肌肉痛,因此一般都走不长。好在有老伴世昌和孩子们对她每天细心的照料,生病的日子显得不再那么难熬。

爱是一个家庭里最重要的元素,在夫妻双方身体都很好的时候,爱是自然而然的流露,是双方的相互给予。而当一方身患重病时,说爱就显得非常珍贵。因病致贫,因病拖累,因病让人身心疲惫,在众多的乳癌患者中太司空见惯了,而董琳是非常幸运的一个女人,世昌是一个懂得感恩、懂得爱的丈夫,他对身患重病的妻子董琳不离不弃,让董琳对家庭、对亲人充满感激和依恋,他给了董琳面对病魔勇敢地活下去的勇气。

尽管董琳的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从山区的县城来到市区大医院的病人一般都有一种心理——害怕城里的医生护士看不起农村人,嫌他们脏,嫌他们穷,在言语上不受尊敬,遭遇冷落和刁难。然而董琳在市中心医院乳腺科住院治疗一年多来,从科主任、主管医生、护士长到普通护士,他们从未在表情、言语和日常的交往中嫌弃她是农村人,看不起她,反倒是谦逊、礼貌,而且很关心她,因此让董琳和家人从心里充满了感谢与感动。用董琳自己的话说:“咱是农民,在县医院看病时,常有一些大夫、护士不仅脸难看,态度非常不好,嫌咱农民穷、脏。可是我在中心医院进行化疗、放疗一年多来,这里的护士们一个个都跟亲人一样对待我。每次做化疗,护士们换药时就经常问我,这针打上现在有什么不好的反应吗?需要帮助吗?有时偶尔扎针,扎不好,那护士就不停地道歉,说‘真抱歉!没扎好!’这里的医生,白天或晚上值班来查房,都非常关心地问我病情,有时给我分析化疗反应出现的情况,他们都非常热情,非常有耐心。他们对我真是像亲人一样,作为病人,我从内心里感谢他们对我的关心和治疗。”

医者仁心。一般而言,癌症患者相对敏感,每个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个人情况而不同。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在治疗的过程中,对病人有较多的人文关怀,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加强心理上的关怀。这也需要医护人员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使病人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感受到受尊重、受重视,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给他们与疾病抗争的勇气和力量,给他们活下去的信心。

对董琳而言,正是有了来自家庭和医护人员的关爱,才使她有好的心态面对疾病,配合治疗。患癌几年来,董琳经历了心理和身体的种种磨难,每一次翻山越岭到中心医院治疗,老伴世昌都紧紧相随,日夜守护在她身边。这在乳腺科病房被传为佳话。想来世昌也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在医院陪护病人是很累的活。白天辛苦一天,夜晚还不能很好地休息,借一张躺椅,或是一张方凳伏在床边,观察液体,随时叫大夫、护士……世昌有耐心,不怕烦,不怕苦,董琳从心里感到老伴世昌甚至比年轻时更加爱护她,每每说起老伴,董琳的话语都是带着笑声。她说,为了报答老伴,为了多陪陪老娘、世昌和孩子们,她要坚强地活下去,好好治疗,她能坚持一天,就是对亲人们最好的回报。

==未完待续,欢迎关注==


延伸悦读

名家坊‖王丽梅:那迎风飘舞的粉红丝带 ——乳腺癌患者调查手记(1)(报告文学)


是一种鼓励,分享是一种友谊,就是关注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乳腺科男医生口述:别用健康考验人性
今天不养生,明天养医生
失去乳房,1/8女性的命运
乳腺外科,那些被选中的女人
乳腺增生与乳腺癌
班花带我去了趟医院,我的人生全毁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