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染色工艺员调色对色技术能力培训
userphoto

2023.03.12 浙江

关注
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增加工艺员染色方面的理论知识,加深对颜色的认知和理解,提高调色对色能力,减少染色对色中对颜色的误判,从而降低工厂的复染率,提高一等品率。

培训对象



印染厂工艺员。

培训内容



1. 染色对样的色彩理论知识

2. 染色对样的工艺理论知识

3. 染色对样的调色技巧

4. 染色对样的注意事项

染色对样的色彩理论知识



色彩的组成

A.色调 (色相)(H):

色相是与颜色主波长有关的颜色物理和心理特性,从实验中知道,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具有不同的颜色。众多波长的光以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颜色,但只要波长组成情况一定,那么颜色就确定了。非彩色(黑、白、灰色)不存在色相属性;所有色彩(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都是表示颜色外貌的属性。它们就是所有的色相,有时色相也称为色调。

色彩平面图——色相环2D

蒙赛尔色环相

补色_相反色_相加成非彩色

举例

红——青

橙 ——青兰

黄——兰

绿——紫红

黄绿——紫

10种基本色。如图所示,它含有5种原色:红(R)、黄(Y)、绿(G)、蓝(B)、紫(P)和5种间色:黄红(YR)、绿黄(GY)、蓝绿(BG)、紫蓝(PB)、红紫(RP)。

人眼只能分辨出100多种颜色 ,色相的对比:

B、亮度(明度)(B)

明度对比

C、饱和度(彩度)(S)

饱和度指颜色的强度或纯度,表示色相中灰色成分所占的比例,用0%-100%(纯色)来表示。

拼色的原理

①加法三原色

光的混合——加法 

所谓三原色,就是指这三种色中的任意一色都不能由另外两种原色混合产生,而其他色可由这三色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出来,色彩学上将这三个独立的色称为三原色。

②减法三原色

染料染色、涂料染色 、颜料染色

③中性混合

中性混合是基于人的视觉生理特征所产生的视觉色彩混合,而并不变化色光或发光材料本身,混色效果的亮度既不增加也不减低,所以称为中性混合。

Ⅰ颜色旋转混合:

把两种或多种色并置于一个圆盘上,通过动力令其快速旋转,而看到的新的色彩。颜色旋转混合效果在色相方面与加法混合的规律相似,但在明度上却是相混各色的平均值。

Ⅱ空间混合:

将不同的颜色并置在一起,当它们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小到一定程度时,这些不同的颜色刺激就会同时作用到视网膜上非常邻近的部位的感光细胞,以致眼睛很难将它们独立地分辨出来,就会在视觉中产生色彩的混合,这种混合称空间混合。

染色对样的工艺理论知识



一、活性染色的工艺理论知识

1、 活性染料的染色过程

(1)上染,包括染料在纤维上的吸附与扩散;

(2)染料和纤维结合(固色),包括染料与纤维的键合反应和染料与水的水解反应。

(3)洗去浮色。

2、活性染料固色机理

(一)染料与纤维素的反应

(1)亲核取代反应

(2)亲核加成反应

二、染料与水的反应 -水解反应

HO与纤维素一样可以与染料发生亲核反应,水解后的染料不能与纤维反应,所以染色中要尽量防止染料水解,提高固色率。

染料与纤维的反应和水解反应可同时发生,但固色反应总是优于水解反应,见图

三、影响固色率的因素

①染料的直接性

直接性较低时,直接性增加,固色率增加明显;但当直接性较高时,则直接性增加,固色率增加并不明显,反而会导致匀染性降低。因此,活性染料的直接性应保持在适当水平。

②染浴的pH值

当染料的pH值提高,染料反应性增强。但反应性增强时,染料的固色速率和水解速率同时增加,并且水解 速率的增加比固色速率的增加更加明显,固色率反而降低。因此染色时,为保证染料正常固色,对反应性 强的染料,宜弱碱固色,反之,强碱固色。

③染浴的温度

温度越高,染料反应性增强,固色速率越高,而固色效率则越低(温度升高时,染料的固色速率和水解速率 同时增加,并且水解速率的增加比固色速率的增加更加明显);因而在保证一定的固色速率的情况下,固色温度 不宜太高。

④染色时间

对反应性较弱的染料,适当延长固色时间,可以提高固色率。

⑤染色浴比

活性染料的直接性较小,当采用浸染时,小浴比有利于提高固色率。

⑥电解质

电解质具有促染作用,可以提高染料的直接性,提高固色率。

活性染料染色的方法及其工艺



1. 浸染染色方法

(1)一浴一步法

是将染料、促染剂及碱剂等在染色开始时一起加入染浴,使染料的吸附与固色同时进行。操作简单,但由 于碱剂加入早,染料易水解,且由于上染和固色同时进行,易染色不匀。

(2) 一浴二步法

是将染料先在中性浴中染色,并加电解质进行促染,再加碱剂进行固色。这种方法染色时可以充分移染, 匀染性较好,且染料的吸尽率较高,色光易控制,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3)二浴法

中性浴上染,碱性浴固色。染料的水解少,固色率高。但在碱浴中固色时,染料易溶落,色光不易控制。

2.染色工艺

以一浴二步法为例:

润湿织物→染色→固色→水洗→皂洗→水洗→脱水→烘干。

工艺条件见表

活性染料染色性能



  • 一些活性染料的直接性

  • 一些活性染料的上染一致性SERF值

  • 常见的几种易花品种的分析

BL 系列:由3BS KN-R 元青B 组成

BE系列:BE13 3RS 3BS B01

BE15 3RS 3BS SPD兰

BE86 3RF 3BF KN-B

BR系列:3RS M-7G 元青B

活性染色的调色工艺



活性染料染色中经常会出现色光与目标不相符的情况,即色偏。色偏的处理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即色偏的判断和色偏的纠正。

A. 色偏的判断:

判断色偏的方法有两种:电脑测色 ,目光经验判断。

B. 测色评级标准

对灯的条件及视错



一、纺织业对光源的要求

a、光照形式 适合生产作业的光源种类、光照面积大小、光照角度45°
b、照度 被辨认的物体越小,要求照度越大
c、光源显色性 指与参照标准样比较,一个光源对物 体颜色外貌所产生的效果,显色同色能力的强弱,日光下物体显色最准确,光谱连续则显色性较好。

CIE标准照明体和标准光源
标准照明体:
照明体A:绝对温度2856K完全辐射体,充气钨丝灯;
照明体B:正午的太阳直射光,色温4847K
照明体C:阴天或阳光与蓝天混合的日光色温6774K
B,C缺乏紫色和紫色光谱,不能测荧光物料,已淘汰
照明体D:D65 原棉评级用D75

二、标准光源

D75— 美国人工日光,色温7500K,能达到CIE规定,精确地对颜色评定(MACBETH)
D65— 带滤光器的高压氙灯人工日光,色温6504K,(中国)
D50— 人工日光,色温5000K,专门用于影象科技
A — 家用白炽灯
CWF— (F2)冷白宽频荧光灯,色温为4150K,美国市场用的商场办公灯光
TL84— 窄频荧光灯,色温为4100K,欧洲市场用的商场灯光
TL 84/P15—同上,色温误差更小,用MARKS&SPENSER玛莎百货规格
TL 83 —窄频荧光灯,色温为3000K,欧洲市场用的商场灯光
U30—窄频荧光灯,色温为3000K,美国市场用的商场灯光
HORIZON—水平日光,色温2300K,居家用灯
UV—紫外光灯,可以检验荧光增白剂或荧光染料的存在。

三、视错

同色异谱 (条件等色)

①定义:

两种颜色材料在某一种光源下显示无差异,而在 另一种光源下显示有差异,这就是同色异谱。不同的反射率曲线。如果是同色同谱需要至少三个波长具有相同的数值,两者的反射率曲线至少在三处相互交叉。

特别注意:一个颜色只有一条反射率曲线

同色同谱:(绝对等色\无条件等色)

②同色异谱曲线图

同样的物体明色显大,暗色显小以上称为光渗现象。

色偏及处理



A. 色偏的处理方法

色偏的处理方法依据实际情况有以下三种

1. 加色

2. 煮浅

3. 改色

4. 剥色

5. 掺掉

B. 色偏的纠正工艺:

1. 加色工艺:

加色工艺一般可比正常染色工艺简单一点,适当缩短工艺时间,工艺如下

2. 煮浅工艺

即借助于纯碱,片碱,净洗剂,双氧水,保险粉等助剂对出现偏差的颜色进行调整的过程。

3. 改色工艺

对于无法通过修色达到正确色光的颜色可用改色的方法来解决,一般浅色改深色,无法直接改的往往通过煮浅,剥色等方法达到目的后方可进行改色。改色推荐工艺如下:

a) 加料较少的可参照加色工艺

b) 加料较多的可参照以下工艺

4. 剥色工艺

对于散纤而言,一般很少剥色,因剥色后纤维强力下降比较多,可纺性也会变差,故剥色是万不得已情况下采用的方法。推荐工艺如下:

处方:NA2CO3   2—5 g/l

H/S     0.2—3 g/l

净洗剂    1----5 g/l

染色对样的调色技巧



1、调亮不调暗:

对于头缸染色的而言,一般要对处方进行调整,在调整处方时,尽可能往比较亮的方向进行调整,以免后面出现无法修色而导致剥色的情况。

2、根据染料特性调色:

对于复样上缸的而言,一般要根据染料的上染特性进行调色,这与设备,工艺及选用的染料有很大的关系,这往往也是需要经验的。

3、根据染色时色光变化规律调色:

在对相同染料拼色进行了多次的生产后,一般可以得出大小样之间的变化规律,这中间要排出操作,设备,异常等各种误差,从而得出其之变化规律。

4、根据后处理工艺调色:

在对复样处方调整上缸时,首先要对后处理工艺有充分的了解,并根据所选用的工艺结合染料的特性进行调整。

5、根据色光调整后处理工艺:

对于小批量多品种的纤维而言,可在染色保温结束之后进行对色,此时可根据颜色深浅直接决定后道的处理工艺。

6、根据助剂对色光的影响来调整色光:

在染色脚水已经排掉的情况下可根据后道柔软剂,固色剂对色光的影响在适当的范围内调整其之用量达到所需的色光。

来源:印染时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技术 | 关于“缸差”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染厂最全染色流程,果“染”厉害,不问西东!或许学完这期内容,你可以......
史上最强大│染色织物的剥色及回修技术大集合【生产实践】
判断染料配伍性的七种武器 让你印染生产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调色、对色、拼色的基本常识
活性染料染色残液的重复回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