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因父母催婚,小伙离家出走近20天?25%的千禧一代可能永远不会结婚了

译言·译眼看世界

近期,“妈妈催婚时都说过什么”引发微博热议。“别挑了,人无完人,赶紧结婚。”“结婚不好,人家能结两次?”等“金句”令人啼笑皆非,但同时也放大了单身人士的共同焦虑。

不知从何时起,只要一回家,父母话题永远是相亲;不知从何时起,“剩女”一次在社会语境里流行。

前几个月还有一则新闻,杭州某30岁小伙把自己锁在出租屋里,民警到场询问,发现是因为父母催婚,小伙离家出走近20天。

可是,在千禧一代中,晚婚,甚至不婚的人数都在不断增加,千禧一代究竟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婚姻大事?

01

结婚率现状

目前,女性初婚的平均年龄为27岁,男性为29岁,而1960年女性为20岁,男性为23岁。

最近一份城市研究所的报告预测,今天,千禧一代中很大一部分人将在40岁之前仍然未婚。结婚率可能会下降到70%——这个数字远远低于婴儿潮一代(91%)、婴儿潮后期(87%)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82%)。报告称,如果结婚率从衰退前的水平缓慢恢复,或者根本没有恢复,结婚率的下降可能会更为剧烈。

几代人以来,传统婚姻一直在走下坡路,但在千禧一代中,结婚率像自由落体一样直线下降。根据皮尤研究中心上个月发布的一份报告,25%的千禧一代可能永远不会结婚。

这是有史以来最高的数据。

02

不婚的影响

《波士顿环球报》专栏作家汤姆·基恩说,这一趋势可能令人警觉。“千禧一代若拒绝适时结婚,风险自负。”他的专栏警告说。

基恩在谈论婚姻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时说:“不结婚可能是彻底的悲剧。”

城市研究所的一份内部分析报告预测,由于受教育程度和种族的不同,婚姻模式将继续分化,大多数已婚的“有钱人”和越来越多单身的“没钱人”之间的差距将加大。税率、享受福利的资格以及社会保障网的范围都会因婚姻状况而改变。报告说,在当前的婚姻趋势下,制定有效的政策满足未婚穷人需求,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

在本特利大学教授“婚姻、分居和离婚”课程的律师史蒂文·韦斯曼在巴尔的摩太阳报的一篇文章中说:“我认为,有太多的事情鼓励人们出于经济原因结婚。从社会保障到所得税,已婚夫妇从经济上受益。”

03

单身狗的心理活动

关于这一趋势的研究引起了互联网上的恐慌和媒体的紧张。《时代》杂志最近的一篇文章的标题是《为什么25%的千禧一代永远不会结婚》——皮尤研究中心的一份新报告预测,更多35岁以下的人将永远单身。”

年轻夫妇选择同居,但推迟结婚。根据皮尤研究中心对当前人口调查数据的分析,大约四分之一的未婚年轻人(年龄在25岁至34岁)与伴侣同居。

婚姻已经失去了它的社会吸引力,但对70%的千禧一代来说这仍然是一个理想。他们说他们想结婚,但许多人,尤其是收入和教育水平较低的人,缺乏他们认为必要的先决条件:坚实的经济基础。

皮尤的研究显示,与过去模式不同,如今的婚姻在收入较高、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中更为普遍。

在《华盛顿邮报》最近的一篇评论文章中,年轻的专栏作家凯瑟琳·兰佩尔认为,婚姻是理想的,但对于许多千禧一代来说,婚姻是遥不可及的。

盖洛普的调查数据显示,尽管结婚率急剧下降,尤其是年轻人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但单身青年非常希望结婚。她写道:“在18岁至34岁的美国人中,只有约9%的人都从未结过婚,并且说他们永远都不想结婚。”

她在接受弗吉尼亚大学全国婚姻项目负责人威尔科克斯的采访时说:“尽管现在在美国,结婚对象的阶级分歧越来越大,但结婚的愿望几乎没有分歧。”

“不管你是富人还是穷人,白人,黑人还是西班牙人,大多数美国人已婚或愿意结婚。”威尔科克斯说:“因此,美国面临的挑战是填补普遍的结婚愿望与穷人越来越无力获得婚姻之间的鸿沟。”

04

改变婚姻观念

越来越少的千禧一代选择结婚,这也反映了现代社会的态度,即拒绝接受过时的制度。2011年《大西洋月刊》封面故事《所有单身女士》的作者凯特·博立克认为,是时候接受有关浪漫和家庭的新观念了——承认传统婚姻的终结是社会的最高理想。而这引发了全国性的讨论。

最近走红的喜剧演员萨拉·塞尔曼在推特上写道:

公众对婚姻的不满反映在国家调查中。根据皮尤最近的一份报告,一半的美国成年人认为,如果人们除了婚姻和孩子以外还有其他优先事项,那么社会也会富裕起来。

而且,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因年龄而异-与成年人相比,年轻人比老年人更有可能说这些话。在18至29岁的人群中,有三分之二的人(67%)表达了这一观点,在30至49岁的人群中,有53%的人表示了这一观点。大多数(55%)的人表示,如果人们把结婚生子放在首位,社会将变得更好。

05

婚姻的演变

但是,如果婚姻不再迫使年轻人遵循过时的传统会怎样?《今日心理学》杂志的苏珊·皮斯·加杜阿在最近的文章中探讨了这个热门话题:“千禧一代正在改变婚姻规则”。

她写道,婚姻可以带来毋庸置疑的好处,但这是一种陈旧的观点。“除了选择以同样的方式结婚或不结婚,我们还要发挥想象力,想出一种更普适的婚姻选择,包括为年轻人建立短期的婚恋平台,为只想成为父母的夫妻建立育儿婚姻,或提供社会上可以接受的分居安排。”

《时代周刊》最近的一篇文章建议进行一次“β婚姻”,在这种婚姻中,千禧一代会尝试举行自己的婚礼,然后再许下所谓的终身承诺。玛格丽特·米德于1960年代就提出了这一观念。2002年,记者兼作家帕梅拉·保罗写了一本关于初婚的书, 2011年,墨西哥城提出了支持两年可续签婚姻合同的法律。

但宾利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院长丹尼尔·埃弗里特说,在生物学,社会需求和经济学的作用下,长期的婚姻关系永远不会消失。

他说,婚姻的定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埃弗里特说:“在美国婚姻中,随着婚姻的发展,自愿结婚并建立稳定的关系是人们的共同理想。”

千禧一代会不会迎来一个新时代,通过允许其发展来拯救婚姻?这听起来令人热血沸腾,但目前也只是一种美好的设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千禧一代的10个误解
新定义:取代「千禧一代」的「Z世代」
50年后的美国,会变成什么样?
上大学成本很高,但不上大学的成本更高。
快性,无爱 一场悄然到来的性革命
中国千禧一代的典型,年薪15万元,要在经济腾飞中超越他人——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