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双调 水仙子 寻梅 乔吉

双调水仙子

寻梅

【元】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
溪北溪南两履霜,
树头树底孤山上。
冷风来何处香?
忽相逢缟袂绡裳。
酒醒寒惊梦,
笛凄春断肠。
淡月昏黄。

 

【作者】
 1280-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山西太原人,流寓杭州,一
 生穷愁潦倒,寄情诗酒,故散曲多啸傲山水和青楼调笑之作。现存杂剧《两世
 姻缘》等三种,小令二○九首,套数十一篇。人们对他散曲的评价很高。刘熙
 载在《艺概》称他为“曲中翘楚”。

【注释】
 ①[水仙子]又名[凌波仙]、[凌波曲]、[湘妃怨]等。句式为七七、七五七、三
 三四。八句四韵。 ②孤山:在杭州西湖中,山上梅花很多。北宋时的林逋,
 酷爱梅花,隐居于此。 ③缟袂:白绢做的衣袖。绡裳:薄绸做的裙。

【品评】
   梅花是高洁的象征,古人踏雪寻梅,意味着对高尚品格的追求。此曲入手
 三句,即从“寻”字落笔。“冬前冬后”,写寻找时间之长,“几村庄”写寻
 找地域之广。“溪南溪北”与“树头树底”两句则写从山下找到山上。作者极
 写寻梅之艰,正表明爱梅之心切。“冷风来何处香”两句,是意外地发现了梅。
 先写嗅到梅的香气,后写看到梅的姿容,配合着“何处”、“忽相逢”的点染,
 层次分明地表现出寻梅时从犹豫到惊喜的神态。最后三句,化用三个典故曲折
 表达寻见梅后的心情。“酒醒寒惊梦”,是写所见梅花的美。据《龙城录》载,
 隋代赵师雄过罗浮山,遇一白衣女子,对饮甚欢。酒醒后发觉自已躺在白梅树
 下。承上文“缟袂绡裳”,诗人在美丽的白梅面前,觉得自已也象赵师雄那样
 醉心惬意。不过中间着一“寒”字,便透露去一丝怅惘。“笛凄声断肠”,则
 承“寒”字落墨。李白曾有诗“黄鹤楼前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诗人也
 想到春景不能常驻,梅花不能常开,理想不能常在,美好的事物终将失去,因
 而在获梅时既是欣喜,又有伤悲。“淡月昏黄”,用林逋“暗香浮动月黄昏”
 的诗意,既交待寻梅的时间,又传出寻梅者寂寞的心绪。此曲环绕着寻梅写情
 绪的变化,从寻梅的殷切,遇梅的喜悦,到赏梅时的忽感失落,细致入微,含
 蓄有味。

 摘自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元明清散曲精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克:寻梅寻得的苦闷——读乔吉〔双调·水仙子〕《寻梅》|文史知识
水仙子·西湖探梅原文、翻译及赏析
双调水仙子寻梅原文赏析
【元代】杨朝英的二十首散曲,值得品读
元曲300首赏析3
散曲/水仙子车子(毕明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