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最近老育看到多家医院发文表示呼吸道合胞病毒高发,儿科门诊患者激增!
周口市妇幼保健院4月21日发文称,“我院儿科门诊及病房里患儿日益渐增,主要为发热、咳嗽、流涕、喘息的孩子,每日就诊量可达500-600人次,经检查发现,大多为合胞病毒感染所致,少数可合并鼻病毒。”
四川在线4月24日报道,近期四川省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患儿同样在增加,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小儿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庞英表示,“现在我们住院部的肺炎患儿,有80%都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导致的。门诊方面,我每天接诊近百个患儿,大约20%的孩子感染该病毒。”
图为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发布
哎,流感病毒这一波还没平,呼吸道合胞病毒这一波又起了!
看到这样的消息,又想到孩子之前生病的可怜样,相信不少家长和老育一样头都大了。
头大归头大,孩子的健康不能松懈,尽早了解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应对,老育已经为大家整理好了几个重要问题,各位家长赶紧来看!
01
呼吸道合胞病毒(简称RSV)是儿童最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之一,而且RSV感染后不能产生永久性免疫,容易反复感染。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发布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指出,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引起5岁以下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毒病原,是造成婴幼儿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因素。
数据显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导致的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占所有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28%。
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住院死亡患儿占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导致死亡病例的13%-22%。
图为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发布
目前还没有!
2023年5月3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了一款用于预防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疫苗,适用于≥60岁老年人预防RSV感染所致疾病,但不适用儿童。
RSV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2~8天,通常感染病毒4~6天后出现症状。
RSV感染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可以表现为症状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或中耳炎,也可以表现为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
宝宝如出现典型呼吸道症状,包括呼吸频率加快,咳嗽、喘息,并伴有烦躁不安或喂养困难,吸气时出现“三凹征”等,建议及时就医,遵医嘱诊疗。
小贴士:“三凹征”是指呼吸肌为克服气道阻力极度收缩而使胸腔负压增大,造成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的明显凹陷。
1、直接接触传播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
如果宝宝的口、鼻、眼不小心接触了含有病毒的分泌物或污染物,就非常容易被感染,所以一定要注意宝宝的手卫生。
图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2、飞沫传播
病毒也会通过打喷嚏、咳嗽等方式传播,所以带宝宝去医院等公共场所一定戴好口罩。
3、气溶胶传播
直径约为0.1微米的病毒,可以附着在尘埃、飞沫上,或者是失去水分的飞沫核上,以气溶胶的形式进行“空气传播”。
图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内容
·6月龄以下的婴儿,尤其是冬季出生的婴儿
·入住托儿所的婴儿
·存在基础肺病的婴儿和儿童,如支气管或肺发育不良
·早产儿
·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和儿童
·暴露于二手烟的婴儿
图源网络
小贴士:父母吸烟或家庭中有吸烟者,宝宝因严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导致的住院率是无吸烟家庭的2.53倍。要注意,不仅不能当着宝宝面抽烟,宝宝不在家也不能抽烟,因为烟雾沉积在沙发、床上,依然能持续对宝宝产生影响,并且能持续多年。
✅鼻腔盐水滴入/喷雾/冲洗,小婴儿滴入盐水后可以使用专用吸引器轻柔地吸出。
✅使用室内加湿器,可以帮助稀释干燥的鼻腔分泌物。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增加喂养频率,保证摄入足够液体。
✅备好退烧药,在宝宝发热超过38.5℃,或者发热伴明显不舒服的情况下使用。
✅宝宝使用过的物品及生活的房间环境每天进行清洁消毒。
合胞病毒来袭,家长们也不要过度恐慌,平时带孩子多锻炼增强抵抗力,做好防护,战胜它们并不是难事。
参考文章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中国、上海疾控、 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金羊网、首都教育、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