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打杀虫剂,只打除草剂,玉米就能亩产1500斤?啥品种这么强?
玉米想要高产,从品种的选择,到土地的整理,以及生长过程中的除草、杀虫、防病、控旺等工作,再到最后的收获,每一个生育期都需要科学化管理,其中一项做不好,都有可能降低产量。
而在小帮手高产交流群,有位群友说,他们村里来了一个推销玉米高产品种的商贩,该品种株高2.5米,不用打控旺药,也不用打杀虫剂,只需要打除草剂,亩产就能达到1500斤。宣传的很好,价格也能接受,60元/袋,村里面有不少村民购买,不知道是不是存在夸大宣传?
为了避免广告嫌疑,小帮手不具体提该品种的名称,本篇内容,主要来说说到底有没有这样的种子,不打杀虫剂亩产也能1500斤?


玉米品种繁多,抗性侧重点不同

当前市面上有成千上万个玉米品种,种类繁多,抗性的侧重点也有不同,比如,有些品种侧重抗虫性,有些则侧重抗病性,还有侧重抗倒伏性等等。在育种过程中,不同基因杂交出来的种子,自身的抗性有区别,再加上种子公司为了品种多样性,也会生产出不一样的品种。
从实际种植过程中的表现来看,没有哪一个品种是非常完美的,不可能某个品种既抗虫又抗病还抗倒伏,同时抗旱性又强。比如,我邻居购买的一个红轴品种的玉米,根系比较强,有很好的抗旱性,利用养分的能力强,抗虫性也不错,但是,抗病性相对差一些。
而农民购买玉米种子也明白,如果有很完美的玉米品种,大家都去种植了,其它的种子就没人购买种植了。所以,只要该品种整体表现还不错,就可以购买种植。


抗虫性强的玉米品种真的不用打杀虫剂吗?

市场上有不少抗虫性比较强的品种,但是,并不是所有害虫都不会危害,抗虫性强体现在2个方面,其一,种植该品种,能降低玉米田大多数害虫的危害,但是,还有一些害虫防不住。其二,即便能防住一些常见的害虫,也不是完全绝对的事,只是和其它抗虫性较弱的品种相对,该害虫的发生相对少了而已。
另外,还和当地该害虫发生的严重程度有关,比如,该地区玉米粘虫发生特别严重,购买了抗粘虫比较强的品种,种植之后,粘虫的发生相对少一些,而其它对于粘虫无抗性或者抗性较强的品种,粘虫的危害相对会大一些。但是,想要田间完全没有粘虫,可能性不大。
大家购买到玉米种子后,可以观看背面的说明,往往会写到抗某些害虫能力强,不是写能完全绝对抗虫,田间依然会有害虫发生。
玉米田常见害虫有玉米粘虫、玉米螟、甜菜夜蛾、草地贪夜蛾、二点委夜蛾、蓟马、蚜虫、灰飞虱等等,不属于同一类害虫。某一个品种,即便抗虫性非常强,也不会完全把所有害虫都能防住。就是喷施杀虫剂,也没有某一个杀虫剂能全部防治,不同的害虫也需要不同的杀虫剂。
因此,即便购买了抗虫性比较强的品种,种植过程中,还需要喷施杀虫剂,只是害虫的危害相对小了。


不打杀虫剂能亩产1500斤吗?

玉米想要亩产1500斤,存在一定的难度,对于春玉米种植区域来说,亩产1500斤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对于夏玉米种植区域来说,亩产1500斤已经算是非常高的产量了,难度很大。
从播种到收获的管理,包含了整地、底肥、好品种、拌种、除草、杀虫、防病、控旺、浇水、施肥、收获等,精细化管理下,玉米亩产1500斤才有可能达到。
而开头所说的该品种,给农户宣传说亩产能达到1500斤以上,显然存在夸大宣传,没有了解具体情况,会让农户误以为种植之后就能亩产1500斤。虽然一个好品种是高产的基础,不过,不打杀虫剂、控旺剂,只打除草剂就能高产的话,过于理想化了。


是转基因品种吗?

看到这,有朋友可能会问,该品种不会是转基因吧?有一定的可能性,只是不敢大力宣传,才会选择下乡售卖,也不敢光明正大说是转基因。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即便是转基因品种,也不是绝对无虫,在种植过程中,也会有害虫发生,需要喷施杀虫剂。
举个例子,不少朋友都听过转基因抗虫棉,宣传种植之后不会生虫,而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效果也不是绝对的。最常见的转Bt基因抗虫棉,对于棉铃虫、红铃虫等鳞翅目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而对盲椿象、棉蚜、红蜘蛛等害虫则没有防治效果。
因此,即便该玉米品种是转基因,也不能保证完全无虫,更何况还不一定是转基因品种,对于种植之后的害虫防治,依然要及时做好观察。

总结来说,不打杀虫剂、不打控旺剂,只打除草剂的玉米品种,宣传能亩产1500斤以上,存在虚假宣传,之所以下乡销售,或许是一种“骗局”,等到农户们购买之后,就再也见不到这伙人了,至于产量高低,农户自行承担风险。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你有没有见过类似的玉米种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诱杀农业害虫的措施
农药的隐性成分你知道吗?如何判断是哪一类农药
试论糯高粱栽培技术
1.955亿公顷,增长3.7% | 2021年全球转基因现状
预测:未来每年将新增5-8万吨草甘膦需求
强力推荐:新农药及具潜力的品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