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人说,很多农村出去的人,回老家不会家乡话了,你怎么看?
文章来源:惠农解读,已获取原创授权
这种现象其实还是比较少见的,毕竟农村孩子从小就在村子里长大,对家乡话十分的亲切,即便是在外面不会说家乡话,但回到了家乡后,大家很快就适应了方言,到时候不自然就会用上方言了,即便你不想说,别人都用方言说,你还是会想着用上方言的。
不过也有一些人还真的不会用家乡话,就拿我表哥的孩子来说,他们回到家乡感觉到特别的陌生,对于家乡没有丝毫的亲切感,毕竟他们从小就是在南通生活的,回到老家的次数非常少,估计连3个月的时间都没有。现在大孩子已经13岁了,小孩已经6岁了,她们也就年前才回到家里,而到了春节后又连忙赶回去。
因此他们在说话时,都是用普通话去交流,能够听得懂方言,但并不会说,我们这的方言其实和普通话非常相似,只是语调偏重一点,外人基本上都能够听懂。因此就算他们在家里,也依旧是说着普通话。他们在外面时间久了,农村的习俗也不是太了解。
比如说我大舅离世时,按理说孙子辈的应该挑柳枝,见到客人来了也应该跪着,但她却坚决不跪,就站在一旁,苦着脸,要不是我表哥强行要求她,她估计也不会回家。
当然还有一些人是因为感觉普通话有面子,如果说了家乡话就不能展现自己高人一等的姿态了。比如说我姐夫的四伯就是如此,他是在苏州发展的,也是一个小老板,身价几千万吧。基本上很少回家,我就见过2次,每次回家时他说话都是普通话,为的就是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其他人都巴结他。
当然90后00后的年轻人,从小就是采用普通话的教学方式,因此到了今天也习惯了普通话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家乡话才痛快
聊斋志趣:学说普通话(作者 陈晓)
为什么农村的大学生回到家乡都不会说话了?
每年返乡,总有一些回村的人不受村民欢迎,你们那里有吗?
口音或方言
汉化、普通话的普及需要孩子学习,那该教孩子说方言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