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个劝我想开点的朋友,得了抑郁症”

Sophie在一家化妆品公司连续工作了六年,在和她同龄的同学里,毕业后没换过工作,简直屈指可数。

一方面,和这家大公司不错的前景和优厚的福利有关,但更重要的是,Sophie的老板答应她,今年年中考评就升她为经理。

其实在她工作第二年,就因为工作优异升作主管了,这个经理的位置她整整等了四年!

年中考评她如愿得了好成绩,当她信心满满、热情期待终于要熬成婆的时候,她老板却通知了她一个悲催的消息:从别的部门调了一个经理级别的同事过来,所以她的名额这次没轮上。

可想而知,Sophie当时有多愤怒,差点跟老板拍桌子走人,但在老板一再无辜的解释下,也确实能够理解,这是因为公司战略调整之一,并不针对她本人,就连她们部门也可能会有进一步调整。

话虽这样说,Sophie的老板也跟她好好沟通过几次,但由于满心期待而落空的失落太大了,她慢慢地提不起了上班的精神。

一开始可能还会在工作上找找岔子表达下愤怒,再后来就消极怠工。每天郁郁寡欢地坐着,从开机到关机。

同事形容她整个人就是“丧”的代表,时间过了几个礼拜,似乎她还是没有从失落中走出来。

她自己也讲不清楚,一开始其实就只是生气愤怒,平静下来后就觉得生活挺没意思的,有时也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抑郁了?

Sophie的领导请了工会领导来帮忙。工会主席是李姐,四十五岁,一向热心助人。李姐了解到Sophie在准备升职前,和自己的男朋友刚分手,双重打击下所以渐渐提不起了精神。

李姐非常体贴着倾听Sophie的事,Sophie原来不怎么想聊的,但遇到李姐就特别能说,把自己心理的委屈和愤怒都给倒了出来。

自那天以后,Sophie整个人像瘪掉的气球被充气一样,渐渐恢复了准时上下班、认真的工作,以及能和同事轻松地开玩笑了。三周后,Sophie自己也开玩笑说,自己的抑郁症被李姐治好了!

三个月后,李姐的先生在睡梦中去逝,李姐自杀未遂,医院诊断中重度抑郁,入院治疗。

听到消息的Sophie惊呆了,她怎么也没想到李姐突然失去了至亲,更没想到开朗热情的李姐,会因先生的逝世悲痛到了断自己,还罹患了抑郁症。

在Sophie看来,李姐应该是全世界最不会得抑郁症的人,她如此的阳光热情,还如此关爱他人,谁抑郁也轮不到她呀!

Sophie这样想,是因为对抑郁不够了解。

“抑郁”是怎么产生的?

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当我们外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也许会因为受挫而感到焦虑,又因为一再受挫而感觉无路可走,当长时间在一种情绪里面,有一种叫“习得性无助”的东西会慢慢吞噬我们。

我们一开始真的是心情不好,有一团讲不清道不明的情绪笼罩着我,这情绪里也许有痛苦、失望、愤怒、沮丧等等。

但这样的阶段,只是在一种习得性无助的惯性下的状态,我们可以说是情绪低落,时髦点说比较“丧”,也可以说这是一种抑郁情绪的状态。

如果一定要把抑郁,和普通的丧的情绪做一个区分的话,在抑郁的体验里,除了无助、失落、痛苦之外,它与丧的区别就在于——

当事人会更多的经历到:悲伤、绝望、羞耻这些感觉。这些感觉积累到一定浓度的、保持一定的时期以上,就可能已经达到抑郁的诊断标准了。

引发抑郁的大多会与丧失相关,虽然我们会失恋、失业,或者像Sophie一样失去一个职位,因而会激发出那种无望和无助的感觉。

但至少她没有失业,她没有流落街头,也就是说她最底层的那个安全感还是在的,她体验到的挫折只是自我价值受挫,而不会达到对人生绝望、悲伤、羞耻的地步。

而李姐的先生在半夜里心脏不舒服时,把李姐叫起来过,当时睡梦中的李姐起身看了看丈夫,感觉没有太大问题,再加上他一向身体健康,李姐便昏昏然睡了过去。

可以想像,当李姐醒来时,发现自己的先生已经离世,她当时的震惊和事后的自责会有多深。

她一再陷入“我为什么当时不多听听他的不舒服,怎么就能睡过去呢?!”的自责中,这样的自责深深困住了她,她自己没有办法把自己从自责的泥潭里拔出来,她真正体验到的,就是人生无望和对自己极度的羞耻。

抑郁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攻击转向自身,如果一个人再不开心,他还能上网打游戏,不停买买买,或者与人找岔吵架,就说明都问题不大。

因为这些都是对外的力量,而对外的力量本身,就将坏的情绪与你本人剥离开了。

一个人为什么会“郁”住,是因为他的攻击力量在自身就是没法消化掉了,他没有办法转向外部了,只能转向自己。  

如何防止“丧”转成“抑郁”?  


说实话,抑郁这个词虽然时髦,但其实并不是每个人经历了重大的人生挫折、生命丧失后都会患上抑郁。

因为形成抑郁需要有先天的、家族的、后天养育和社会文化的共同因素的作用,几个因素包括在内,一层套一层。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先天的气质就是多疑善感,再在生命中经历过丧失的事件后,这个人走向抑郁的可能性才够大。

比如,林黛玉,她是一个典型的先天比较阴郁的气质,外加失去了弟弟,再失去母亲后,再经历寄人篱下种种经历后,造成了她最后积郁成疾这样的情况。   

当然,抑郁型的人并不只有像林黛玉这样的郁郁寡欢的表现,很多抑郁型的人,由于需要从外在获取价值,就在生活中呈现出救世主型,或者过度承担他人的责任、牺牲自己的样子,有点像为了满足他人的老好人。

显然,李姐的开朗和热情,很多来自于从小由于寄人篱下而造成的一贯的讨好行为。

也就是说,她人生的成长早期,是在阴郁的气氛下过了很多年的,所以当真的灾难来临时,她那个强撑着的部分一下子就崩不住了。  

其实我们现在特别爱把“抑郁”挂在嘴边,这也是一个时代的特征。

虽然我们都在学习要无条件地去爱,但不得不承认,现实社会的很多评判标准,是建立在能力的高低、财富的多少,也就是外在评判标准之上的

而我们每个人,在以这样的标准来有意无意地评判自己的时候,难免会对自己产生责备,难免会勾起无望、羞耻的部分。如果真要说抑郁的话,那其实我们每个人在这样的时代之下,都不可避免地患上了抑郁。  

但就算如此,我们自己应该心里有数,如果你已经长期处在某种“丧”的心境下,且自己的成长史甚至家族史中有过病史、或特别艰难的时期,那就要努力开始自救的工作,不能让自己再“丧”下去,你要从环境上改变,从身体上调整。

但如果你实在丧得很无力,但至少要保持住一个底线,就是别苛责自己。一旦陷入了对自己的不接纳,每天对自己很失望的状态,这就是你脑中的红灯该亮起的时候。

生活很难,我们每个人都是普通人,承担着普通人应该承担的痛苦,“丧”也是我们生命剧本的需要,毕竟没有低潮就转换不到高潮。

但无论什么状态下,我都希望你别忘了跟他人的联结,在困难的时候,主动求助、主动发泄、主动告诉别人:“我对自己很失望”

即便这样的表达让你会感到羞耻,很难开口,但相信我,说出这句话,真的能救命。

···

作者:周丽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字稿】李还胜:一个抑郁症来访者的情绪聚焦疗愈之路
欺凌:我该怎样保护自己?
【心理问题研究所】抑郁症从哪来?
“冷静表达”是你生活中的必需品
多动症(ADHD)群体受到专业人士伤害应该怎么办?
七情,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软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