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育率降低及性别比偏差的影响因素:和你想象的一样吗?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影响生育率和性别差异的因素。

图1 美国婴儿出生率(2000-2021)

瘟疫、饥荒、战争对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影响。首先看图1,这是美国健康数据统计中心发布的婴儿出生率(2000-2021)。它是用什么样的一个数据呢?是男婴和女婴的性别对比。从2000年到2021年,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整体婴儿的出生率显著低于往年,到2021年3月份才有一点点回升。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在全世界开始肆虐,疫情和出生率下降似乎有伴随关系,这里是有显著性差异的。

图2 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1949-2020)

再看看我们国家的数据(图2)。这是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发表的一组数据,记录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20年的状态。大家可以看到,这里有三条曲线,其中蓝色的是代表出生率,它是以‰作为分母,比如30‰、20‰的出生率。纵轴代表的就是千分之几的数值,横轴代表年份。

大家可以看到,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新生儿出生率达到了小高峰,在36‰~38‰左右。但是到了1958年、1959年、1960年,新生儿的出生率整体显著下降,下降到不到20‰。橘黄色代表死亡率,在那个年代的死亡率达到了25‰,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也就是自然增长率出现了一个负值,图中灰色就代表自然增长率。

随着年代往后推移,直到80年代,中国进入到了计划生育年代。我们的生育率是逐渐地下降的,但是也保持在10‰、12‰、13‰这么一个水平。但是到了2019年和2020年,出生率有所下降。特别是在2020年,新生儿出生率已经下降到了10‰以下,达到0.852的百分点了,这是需要我们非常警惕的一个现象。过去一直保持在10‰以上,到2020年达到了8.52‰的出生率,死亡率一直保持在7‰左右。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就变成了1.45‰,这是一个非常接近死亡和出生交叉的状态,是非常趋近的。

有很多新闻报道说,出生率下降是因为年轻人不爱生小孩了,是因为现在的房子太贵,以及社会因素造成大家不敢结婚生孩子了。实际上,经济上有一个累积的因素,从2017年、2018年、2019年就有这样的下降趋势。但是到2020年,有一个非常显著的下降,而且突破了10‰,也就是1%的非常关键的关口。当出生率下降到1%以下的时候,人口就不可持续发展了。

而2020年,实际上疫情叠加有非常显著的作用。美国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美国的出生率从2000年开始计算,2020年是历史上最低的。在我们国家也在2020年达到了一个低点,希望疫情过去后是不是有抬头。疫情和经济确实对我们的出生率有很大的影响。

图3 SARS、寨卡和埃博拉病毒大流行开始后数月内出生率的变化

还有一个让我们非常感兴趣的现象是什么?历次的疫情,比如说2003年的SARS,以及在巴西发生的Zika病毒大流行,Zika病毒可以导致新生儿畸形,这个发生的人数并不是特别高。但是,巴西的婴儿出生率在病毒大流行的季节是显著下降的,下降了20%多。在香港出现SARS大流行以后(图中蓝色的折线),大约九个月左右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出生的低谷。同样,埃博拉(Ebola)病毒在非洲流行,也导致了相应的一个下降的趋势。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疫情是导致婴儿出生率下降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现在还不敢说它们之间有很强的因果关系,但是这个相伴的因素看来不是偶然的。

图4 男性婴儿出生比例(1918-1939)

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什么呢?在1918年第一次出现西班牙流感大流行的时候,结果发现在出生率下降的同时,男性婴儿的出生率下降得最明显,也就是男女比例出现了显著失衡。当经济好转以后,比如说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世界经济非常好的年代,出现了男性婴儿出生率的上升。到1929年,出现了金融大衰退,全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状态下,男性婴儿的出生率又下降了。

 图5 21世纪早期恐怖袭击与人类活产性别比例的关系

我们再看图5,不单单是经济危机,还有让我们非常吃惊的一个现象是恐怖主义袭击。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有几个著名的恐怖主义袭击,一个是2011年在挪威出现的校园恐怖主义袭击,很多人被开枪打死了。再有一个就是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911事件,也是恐怖主义袭击。911事件发生以后,结果在欧洲的挪威,在美国的纽约和加州,发现男婴出生比例下降。

从全世界的角度,复习了大约五个这样的研究,结果发现什么呢?就是男性出生的比例下降了3%以上。大家知道,全世界的自然出生率,男女比例是105:100,这是一个自然规律。因为男性婴儿在成长过程中间,意外死亡的风险比较高。所以,当出现经济危机、瘟疫和恐怖主义袭击的时候,男婴的出生率就显著地下降。

男婴出生率的显著下降归结于两个可能。一个是男性的受精率,怀孕、受孕的情况受到了破坏。确实有这样的研究发现,在出现这种危机的情况下,母亲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紧张,男性也出现非常严重的紧张以后,精子的活力降低了,所以出生率、受孕率可能会降低。还有一个就是,当母亲受到这种刺激了以后,她的内分泌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有一些微炎症,导致男婴在第二个受孕周期对环境的变化感应特别敏感,出现了死胎、自然流产。

图6 德国出生婴儿的性别比例(1895-2006)

还有一些相反的现象。在战争时会出现什么情况?这是德国做的一项研究,德国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项研究结果发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大量男性士兵死掉的同时,德国男性婴儿的出生比例大大上升,达到了一个显著的高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同样的现象又发生了。这个现象让人困惑,在整个观察过程中,确实没有特别好的解释,但是发现了这个现象,当战争发生的时候,男性婴儿出生的比例显著上升。

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美国向日本宣战,同样地在美国本土,男性婴儿的出生率大大地上升。为什么呢?现在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定论,但是这都是一个现象和事实,大量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在精神紧张和焦虑的情况下,出生率是整体下降的。有证据显示,就是精子的活力下降,同时在这种高紧张的、恐惧的状态下,性生活的频次也会降低,导致受孕率下降,出生率下降。现在研究发现,男性胎儿非常脆弱,在第二孕期,男孩对母亲宫内的环境特别敏感,特别是对内分泌和炎症敏感。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解释,就是母亲在饥荒、灾难、经济状况不好的情况下,她的内分泌发生了变化,为了保证日后能有第三代生存下去,她就选择了保住女婴,而放弃了男婴,男婴成了牺牲品,出现了死胎和自然流产的现象。因为保住女性是延续后代的一个关键因素,太多的男性似乎对延续后代没有作用。因为精子是无限的,但是子宫是有限的。

这种现象怎么去解释呢?战争让男孩出生率更高了,有一种说法是人们都群情激昂,包括女性也是这样,“我们知道敌人在哪儿,我们的战士们都战死了,这个时候国家怎么办?”她们有一种正义感,同时内分泌可能出现了一些变化,比如说雄激素被调动起来了,内环境出现了变化,短时间内男性婴儿出生的比例显著升高。

表1 女性活产与阿司匹林抗炎治疗的关系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证据。研究分析了1000多名女性,她们都出现过自然流产,使用阿司匹林进行对抗炎症的预防性治疗,经过一年以后,结果发现服用阿司匹林组的炎症因子显著降低,也就是处于低炎症或无炎症状态的比例增高。而没有服用阿司匹林的这组,她们身体里的炎症因子标记物CRP处于高水平的比例更高。

同时发现出生率也是这样,当使用了抗炎治疗以后,男孩的比例上升了,炎症高表达的比例下降了。这也是一个相关性研究,炎症可能导致男孩的出生比例下降。换句话说,男孩对炎症更加敏感,在炎症的状态下,特别是宫内微炎症、全身微炎症的状态下,男性婴儿更容易自然流产。

同时,风湿病也有一个旁证,风湿病不良妊娠和治疗效果。刚才讲了,全世界男婴和女婴的比例是105:100。但是在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人,她们的自然流产率、死胎率都高于其他人群。而且,她们是全身炎症持续的状态,男婴与女婴在这个人群里的比例,特别是系统性红斑狼疮人群里的比例是 95~98:100。从105:100降到了95~98:100,说明流产率和死胎率是非常高的。

数据显示,现在使用TNF-α拮抗剂希敏佳可以把母亲血循环中的TNF-α炎症因子给拮抗掉,但是它又不进入胎盘影响胎儿。在备孕和怀孕期间,对有不良妊娠史的风湿病病人进行治疗以后,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的同时,在过去两年有401个健康的婴儿出生了。结果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让男女婴儿的比值是150~200:100,就是男性婴儿的比例超过女性,大约是1.5倍到2倍。这个现象让我们既兴奋,也吃惊。也就是说,当我们把这些炎症控制了以后,男性胎儿的存活有显著的提高。

这给我们一个什么提示呢?通过这样的治疗让男性婴儿出生率显著提高。同时,实际上它也提升了受孕率,又保住了男性婴儿。有两个可能的解释?第一个,抗炎治疗,特别是希敏佳,对母亲的全身炎症进行拮抗治疗以后,男性婴儿的脆弱性给止住了。母亲的内环境或者宫内环境的炎症都消失了,这个时候他生存的优势就显示出来了。第二个,在备孕的时候,男性婴儿更加敏感,当拮抗住炎症以后,男性胎儿的受孕和生存优势更加明显。这个假设需要科学的验证。

不管是饥荒,我们国家的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婴儿整体出生率下降。另外,在2020年出现疫情以后,我们的人口出生率下降到了一个低点,而且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临界点。美国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在2020年,他们的人口增长和新生儿出生率是历史新低。有证据显示,疫情、经济危机、自然灾害(比如福岛核电站爆炸)、恐怖主义袭击等情况下,都出现了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男性婴儿出生率大大降低,降低的程度高于女性婴儿。

如果说战争发生以后,大量的男性士兵死在战场上,需要男性的壮丁补充,这个时候非常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在战争的时候,男性出生比例是显著地升高。在德国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男性出生比例的增高。同时在珍珠港被偷袭以后,美国本土的男性婴儿出生比例增高。911事等恐怖主义事件发生以后,男性的出生比例下降。这里的解释是母亲内环境的改变,男性婴儿更加敏感。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讲,此时母亲的自然选择是要保住女性胎儿,为传宗接代做好准备。因为男性的精子是最便宜的,所以她们可以牺牲掉。

现在的科学证据发现,当出现了紧张、焦虑以及对周围环境不确定的状态下,我们身体是有微炎症的。抵抗了这些微炎症,减少微炎症,发现男性的出生比例就恢复了,上升了。特别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这群病人中间,她们除了自然流产率和死胎率的上升本身就很高,受孕也很困难的情况下,给予合理的治疗,比如希敏佳拮抗TNF-α治疗,对母亲的全身炎症进行控制,结果发现了一个奇迹的现象。就是目前来看,400多例的健康婴儿的数据显示,男性婴儿的出生比例超过女性婴儿的比例,是1.5倍到2倍。

所以,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话题,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发生?今天把这个有意思的现象分享给大家,我们不能局限于只是想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不愿意生孩子。其实,在疫情和现在的经济压力下,让很多的东西失衡,出生率降低,男女比例失衡。

参考文献:
1.Ullah A, Moin AT, Araf Y, et al. Potential Effects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on Future Birth Rate[J]. 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2020,8:578438.
2.Schacht R, Tharp D & Smith KR. Sex ratios at birth vary with environmental harshness but not maternal condition[J]. Scientific Reports, 2019,9:9066.
3.Masukume G, O'Neill SM, Khashan AS, Kenny LC, Grech V. The Terrorist Attacks and the Human Live Birth Sex Ratio: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Acta Medica (Hradec Kralove),2017;60(2):59-65.
4.Kvasnicka, Michael and Bethmann, Dirk, Why are More Boys Born During War?: Evidence from Germany at Mid Century[J]. Ruhr Economic Paper,2009,154.
5.Rose G. Radin,1 Sunni L. Mumford,1 Robert M. Silver, et al. Sex ratio following preconception low-dose aspirin in women with prior pregnancy loss[J].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2015,125(9): 3619–3626.

一个评估生活习惯好坏的小工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饥荒之中女婴多
日本人不生娃,都是国家惹的祸
“裙雄并起”,生儿育女
饥荒之中女婴多 | 科学人 | 果壳 科技有意思
新冠大流行的最大后果,导致全球生育率进一步下降,尤其发达地区
传上海2020年元旦出生婴儿数量猛降,这将引发怎样的蝴蝶效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