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豆、亚麻子与女性的秘密

1926年,科学家从大豆及一些植物中发现一类小分子物质,其结构与雌激素类似,其中包括异黄酮类、木脂素类(或木酚素类)、拟雌烷类。

例如,大豆富含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而亚麻子含有大量的木脂素。


许多绝经后女性倾向于使用这类天然植物雌激素取代传统雌激素补充疗法。但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提出了质疑。

一、对潮热怎样?

围绝经期女性大多会出现潮热等血管舒缩症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活质量。

外源性补充雌激素能有效减少血管舒缩症状,预防骨质疏松和心脏病,但由于担心乳腺癌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很多围绝经期妇女不愿意接受雌激素治疗。近年来,植物雌激素作为一种新型的替代治疗方法,被越来越多的绝经期女性所使用,来控制绝经期症状,以改善生活质量。

那么,每天都吃大豆粉、亚麻子是否能有效改善绝经后女性的生活质量和潮热症状呢?


加拿大的Lewis JE等的研究发现,与安慰剂相比,无论饮食摄入亚麻子还是大豆,均不能显著改善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或潮热症状。(Menopause 2009;13:631-642)

这项研究把99位绝经后女性随机分为亚麻子组(每日补充25克亚麻子,含50mg的木脂素)、大豆组(每日摄入25克大豆,含42mg的异黄酮)或小麦组(安慰剂对照组),随访16周。

结果显示,三组生活质量及潮热方面,都没有太大差异。

二、对骨质呢?

骨质疏松是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女性尤为如此。雌激素替代疗法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但相比合成类雌激素,中老年妇更愿意选择天然的植物雌激素,如大豆异黄酮。因为她们相信这些天然雌激素可以改善骨质疏松,而且副作用少。

事实果真如此吗?

支持的声音

有研究显示,异黄酮类的植物雌激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防治效应。国外研究显示,异黄酮能通过不同的传导途径,促进成骨细胞的生成,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有助于维持骨密度和防止骨丢失,对绝经后妇女保持骨量有一定益处。


质疑的声音

但一些新研究则提示其防治效果不尽理想。

荷兰的Brink E等在欧洲的3个国家进行了一项多中心临床试验,237位健康的绝经早期妇女被随机分为异黄酮组和安慰剂组。1年的时间里,她们在继续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同时,坚持每日服用异黄酮110mg或者安慰剂。

1年后,试验组妇女血液和尿液中异黄酮水平明显增加,而对照组无此现象;但服用异黄酮并没有明显改变腰椎和全身骨密度,对骨形成和骨吸收也没有影响。


在另一项研究中,美国Illinois大学的Evans EM等专门研究了大豆蛋白提取物(soy protein isolate,SPI)和中等强度耐力锻炼(exercise,EX)对绝经后女性骨吸收、骨形成以及对骨密度的影响。

结果显示,对于绝经后女性,大豆蛋白提取物能改善骨代谢,但对骨密度没有影响;中等强度锻炼不能有效改善骨代谢,对骨密度也没有影响;大豆蛋白提取物和中等强度锻炼对骨代谢和骨密度没有累积效应。

正如Song等在综述中指出的,异黄酮对人体骨质疏松作用的研究数据还很有限,还需更多的临床研究证明其是否具有骨质疏松防治作用。

三、对女性乳腺有好处吗?

流行病调查研究显示,亚洲国家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比西方国家妇女乳腺癌发病率要低。

这是否是由于亚洲国家人群比西方国家人群食用更多的大豆所致的呢?

荷兰的科学家们对202位绝经后妇女的研究发现,无论摄入大豆蛋白还是乳蛋白,受试者的乳腺密度均下降(乳腺密度是乳腺癌发病的最强风险因素之一,乳腺密度越高,乳腺癌发病率越高),但两组下降幅度无明显差异。该研究并不支持服用大豆异黄酮对绝经后妇女乳腺密度有任何影响。


异黄酮对乳腺癌的作用还有争议,除了可能的有益保护性效应外,部分体外实验和动物实验显示大剂量染料木黄酮会刺激雌激素敏感的乳腺肿瘤生长。曾有少量人体研究显示,异黄酮会刺激肿瘤生长,因此异黄酮对乳腺组织的雌激素样作用可能会引起不良后果,但还需大规模、长期临床试验加以验证。

四、对子宫内膜的影响

目前有关植物雌激素对子宫的影响还有很大争议。虽然植物雌激素有别于雌激素,但还是有很多人担心植物雌激素会对雌激素敏感的组织产生雌激素样作用,增加子宫内膜增生和癌症的风险。


Kayisli等研究发现,染料木黄酮、大豆苷和黄豆黄在高浓度时,会刺激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增生。

Tansey等研究发现,给予雌性大鼠大豆蛋白(不添加雌激素),高剂量时,可以增加子宫湿重。

Unfer等进行了一项5年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结果发现在治疗5年后,大豆异黄酮(每天50mg)会引起试验者子宫内膜增生明显增加(3.37%),共发生4例,均为简单型增生,而对照组未发生,从而说明异黄酮对子宫内膜具有弱的雌激素样作用。

上述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有弱雌激素样效应,也可引起抗雌激素作用。


以上种种都表明,现有的研究数据还不足以证实植物雌激素可以作为围绝经妇女雌激素治疗的替代品,还需要大规模、长期的临床试验来研究其安全性和对疾病转归的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乳腺癌患者绝对不能吃豆?听听专家怎么说!
乳腺增生是怎么引起的?葛洪乳腺中心易老师告诉你!
绝经女性易与六种疾病结缘 早防早治最重要
乳腺病的预防
补「雌激素」葆青春?在中国,却有350万女性因此失去性命!
怎样解决我的更年期痛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