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茶的姑妈》不止笑笑而已!它还告诉孩子一件事……

不知不觉,国庆假期已过半,而电影界的国庆档“厮杀”却还在火热进行中。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开心麻花的新作——《李茶的姑妈》?从评分来看,大部分观众对这部电影是失望的,因为这部电影的剧情太过老套:普通小职员怀揣着赚大钱的梦想经过一系列啼笑皆非的经历后实现逆袭……

在众多影评之中,有一条差评吸引了Professor的关注:开心麻花的电影都一个套路——生活中的loser靠着不切实际的梦想,在编剧的妙笔安排下上演一出荒诞闹剧,扯淡而已,就是逗个乐!

该条评论无关对错,只是网友的个人感受,但是“不切实际的梦想”这几个字却有些扎眼。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很多人开始对“梦想”二字产生了严重的怀疑,甚至有些人把“梦想”和“妄想”划等号……

“就你这样,还当歌手?别做梦了!”

“好端端的学什么IT?回来看店不好吗?”

“别跟我谈梦想,公务员比作家稳定多了!”

……

梦想,如今已真的沦落为痴妄了吗?

当然不是!

200多年前,美国肯塔基州哈丁县降生了一个男婴。

男婴长大后,对父亲说:“爸爸,我长大了要做总统,这样我就能为穷人说话办事了!”

父亲听后紧紧的抱着儿子,半天说不出话,因为父亲也不知道孩子的梦想能不能实现,他们家太穷了,怎么可能会出一只金凤凰呢?

但父亲没有呵斥儿子的“痴心妄想”,反而鼓励他说:“孩子,你要当总统,从现在起就要努力,永远不要放弃梦想,因为这是你的梦想,它只属于你。”

许多年以后,这个孩子真的成了美国的总统。这个男孩,名叫林肯。

当然,林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当上总统,原因有很多。但是,在这众多的原因当中,父亲对林肯的鼓励和肯定绝对是其中之一。

著名德育专家赵炳红说过:“梦想是一种动力,梦想内在的激励机制,有助于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比如不断地完善自己,克服遇到的困难等等。”

正是在梦想的激励下,林肯才实现了人生的逆袭,取得了惊艳世人的成就。

从林肯的故事来看,梦想明明非常有用,为什么还有很多家长觉得孩子的梦想是“妄想”呢?原因不外乎这2点……

第一、家长对孩子的梦想不自信

“妈妈,我长大了要当宇航员!”

“宇航员是一般人干得了的吗?你老老实实在地球上呆着吧!”

孩子的想象力没有局限,他们会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父母的心里充满了限制,在判定孩子的梦想和现实过于遥远,或者自己都无法做到时,家长便会打压孩子的积极性,避免让孩子“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看似是为了孩子好,但也阻碍了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第二、家长把梦想分为三六九等

“妈妈,我要当厨师!”

“闭嘴!看你这点出息,就知道当伙夫!”

“爸爸,我要当美发师!”

“你小子真完蛋!都是拿剪子,你怎么不想当个医生?”

在某些家长眼中,所谓理想职业,一定是看起来很体面、很荣耀、很有派头的职业!从之前的科学家、到后来的医生、到现在的明星大款……

但我们必须认清一点,职业无高低,工作无贵贱,所谓的体面和荣耀都是极具主观意识的判断,家长的认知并不一定和孩子统一。按照自己的想法,把梦想分为三六九等,实在是毫无道理可言。

身为父母,要相信孩子,有梦想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要真心的替孩子感到高兴,要认同孩子的梦想,引导孩子逐步实现他们的梦想,而不是阻碍他们、呵斥他们、甚至嘲笑他们。

在引导孩子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要让孩子知道,实现梦想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一点一滴、循序渐进,千万不能动歪脑子。就像《李茶的姑妈》的男主一样,为了换得金钱和职位而出卖尊严、男扮女装、坑蒙拐骗……这是非常不可取的行为。

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孩子难免要碰到一些挫折、灰心、泄气,甚至有时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在这个时候,孩子的梦想有可能会破灭,孩子会因此一蹶不振,进而放弃梦想。父母在此时一定要帮助孩子,让孩子懂得失败的可贵和意义,增强孩子的抗挫力,坚定梦想,奋力前行,这样孩子才能成功。

在逐梦的过程中,父母不能把自己的愿望和梦想强加到孩子身上,要告诉孩子:“你的梦想,只属于你。”

Professor说:

巴西作家保罗·柯艾略在一本鼓励孩子追寻梦想的经典著作《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写过这样一句话:“一路上我都会发现从未想象过的东西, 如果当初我没有勇气去尝试看来几乎不可能的事, 如今我就还只是个牧羊人而已。

因此,支持孩子的梦想,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自己的世俗观念,相信世界上总会有奇迹发生!而所谓的奇迹,其实是一些本来能够做到而自己不敢去做的事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长的格局,决定孩子以后的高度
为什么从小教孩子学会赚钱很重要?
抗压力:实现梦想的最后一道安全保障!提高孩子抗压力,家长应该这样做!
孩子“窝里横,外面怂”,对长辈缺乏敬畏心,谁之过?
尊重是教育的前提
这才是让孩子最着迷的“玩具”! | 卢勤谈家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