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圳大学将在香港开办校区,破解港澳青年创业技术瓶颈

深圳讯  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不断推进,众多香港高校走进内陆办学的同时,深圳的高校也在谋求赴港办学。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3月1日接受媒体访问透露,深圳大学正在争取赴港开办校区或者研究生院,既可以进一步拓宽两地青年学生的学习交流平台,加深与香港社会的合作,也有利于深圳大学突破现有办学瓶颈,引进高层次人才。

  

  

  

李清泉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上,他将提交两份建议案,包括建议促进内陆、香港两地高等教育双向互补合作,以及建议尽快落实和扩大在深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他表示,在香港办学的设想将作为建议内容,目前仍是设想阶段,正在和深港两地政府、中联办和民间进行积极的沟通,希望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他也指出,内陆高校在港设立办学机构无疑存在错综复杂的认识问题和法律政策问题,需要有人先行先试。

据悉,李清泉一直致力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的交流合作,连续多年在全国两会上就大湾区高校的协同发展提出不同的建议,包括设立湾区联合大学等。

【助科研成果在港落地转化】

他指出,深圳大学是内陆距离香港最近的综合性大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有200多名港籍学生在深大就读,有超过1万名深大校友在香港工作,深圳大学也与香港多所大学在人才培养、科研等方面建立合作。

他表示,如果这一设想得以实现,可以发挥深圳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色,就近为香港青年学生提供更多适合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发展的课程,解决港澳青年面临的系列困难,直接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输送所需要的人才;同时深港青年共同学习和深入交往,有利于港澳青年对国家的理解和认同,有利于港澳青年就近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

其次,他认为,通过和香港政府及企业的合作,深大在香港开办校区也可以服务香港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推动一些适合香港的科研成果在香港落地和转化。

【倡引才落地香港享税率签证优惠】

对深圳大学来说,赴港办学也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他指出,在内陆办学有很多自主权很难落实,如果在香港办校区,可以充分利用香港办学的便利政策,突破现有的一些瓶颈。例如引进高层次人才,内陆的税率相对较高,如果引进的人才在香港落地,则可以沿用香港的低税率,并且工作签证以及出国交流都能有更多的便利。他认为,深大赴港办学有利于与香港高校进一步加深合作,可以达成互补多赢的局面,对于促进大湾区整体高等教育的协同发展,是很有意义的探索。

据悉,深圳大学创办于1983年,建校伊始就一直引领「改革」风气,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内陆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和后勤部门社会化管理改革,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近年来,深圳大学国际排名以每年约100位、国内排名以每年约10位速度上升,PCT专利申请数自2017年-2019年连续三年蝉联中国高校第一。李清泉指出,「十四五」期间深圳要从以前齐头并进、共同发展、满足城市发展的所有需要,逐渐转变成有针对性地支持一些学科能够形成特色和高峰。(李望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香港青年内地创业:抓住新机遇 融入大时代
香港青年要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对香港青年的启示
粤港澳大湾区四年间 生活这样改变
大湾区科技创新这一年
世界向大湾区聚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