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完美,是《三体》影视化的宿命吗?
是的,《三体》影视化终于实现了。

12月10日,《三体》动画版首播,目前放出两集。虽然还不是真人版,但至少,我们等到了《三体》这个大热IP落地生根的时刻。

如果要给国内所有影视IP的改变难度排个序的话,《三体》毋庸置疑的排在第一位,甚至不需要加“之一”。


大刘这部小说的热度、类型特殊性、思想深度、技术要求等等,各方面都注定了《三体》改编会是一块烫手山芋——谁都想把影视化改编的版权拿在自己手里,但谁都没有信心和勇气交出观众满意的答卷。

当我看到《三体》动画版的时候,不得不承认,其最终呈现效果其实和一直以来人们的担忧大差不差:好坏参半,未臻完美。

不过某种程度上,我也不舍得苛责这次的动画制作团队。

《三体》这部小说早就已经被捧上神坛,被寄予了太多厚望,甚至恨不得和所谓“民族崛起”、“中国科幻未来”、“东方科幻新希望”等宏大愿景挂钩。


作为改编者,这时就该做好被诟病的准备。事实上,《三体》动画也意识到了这点,与其求稳,不如求新,用一个新的思路来讲这个故事,可能才是最能稳住口碑的策略。

不讲叶文洁、不讲红岸基地,也不讲汪淼是怎么看到了宇宙闪烁,又是如何卷入那场名为《三体》的游戏中的。

动画版《三体》跳过了原著第一部的故事,直接从第二部开始讲,一开头的第一场戏,就是“古筝行动”——地球三体组织的覆灭。紧接着就马不停蹄进入“面壁计划”的部分。


这种处理方式的确能让很多熟悉原著的人眼前一亮。

要知道,在整部《三体》小说中,第一部里的故事情节是相对来说最简单的,也是最基础的。

在叙事结构上,它起到的最核心作用是帮助初读者理清楚三体文明和地球文明之间的不同,也理解叶文洁等人的行动目的:因为对人类及人性的失望,他们想要借助三体这一外星文明的力量来毁灭和重塑地球。


相比之下,第二部和第三部的剧情更加复杂,也更加需要理解门槛。

因此,可以说,动画版这种从中间开始啃面包的办法,对很多还没有读过小说原著,却也想要通过动画剧情来入坑的路人观众来说,多多少少是有点不友好的。

这里也给路人观众简单概括一下被动画版省略掉的剧情——

文革时期,因为见惯了各种荒唐的尔虞我诈和愚昧无知,所以物理学家叶文洁对人性感到了彻底的失望。在她被调配到红岸基地进行工作,参与卫星发射实验研究的过程中,她偶然地与远在半人马星座的三体人取得了联系。


三体人虽然文明水平远高于地球,但苦恼于自己居住的星球有三个太阳围着转,他们打算向其他星球进行殖民。

而偏激的叶文洁就觉得,那你们干脆来殖民我们吧,反正人类没救了,我现在站在你们这一边,给你们做内应。一个内应还不够,在好友伊文思的帮助下,叶文洁甚至集结了一整个组织的内应。这些人的普遍特征就是生活不如意,对人类失去希望。

这些内容,原著花了一整本的篇幅来交代,如果动画版想要在后续剧情中补清楚这部分的信息点,还真的是个大工程。

这似乎是一种把解读剧情、交代故事前史的任务一股脑儿地交还给观众,寄希望于粉丝社群文化反向输出,来为剧作口碑提供保障的偷懒操作。


至少,仅就作品完整度而言,这是个有些投机取巧的操作,它显然大大降低了剧情的独立性和原创性。

所以本片最大的缺点,可能还不光是在于画风过于僵硬,人物形象缺乏细节上,更关键的是,这种剧情设计无形中抬高了观众的准入门槛。

颇有一点专门为粉丝服务,舍弃路人观众的倾向。

不过制作方应该也是意识到了这方面的缺点与操作难度,所以故事本身讲得还是很紧张,很快节奏的。


所谓古筝行动,就是用比头发丝还细的纳米丝,埋伏铺设在审判日号即将经过的巴拿马运河河面上,每50厘米一根,力求瞬间切毁整艘战舰,同时保存住一定数量的设备。

动画一上来就把这场重头戏摆出来,其实是为了让观众在不了解前情的情况下,也能最直接的明白地球三体组织和其他人类之间的紧张冲突关系,同时意识到整个故事的残酷性。

在视听层面上,这场戏极具画面张力,能最快锁住观众的注意力。


而且剧中不仅准确地复现了纳米丝切割船体时,整艘船是怎样被瞬间切片的,而且还增加了原著中没有的旁观视角。让史强和汪淼两个人在河边全程目睹这一过程。

史强的这个“阴招”用文字呈现时看起来很精彩、很聪明,但当用画面呈现出来时,味道确实不一样。


恐怕很多观众看到这才能第一次意识到,史强这个角色不仅仅只有书中强调的那种作为军人的勇武、果敢的一面,也有其冷酷、不择手段、一点也不假慈悲的“阴暗面”。

而先把这个备受观众喜爱的配角的负面形象展示出来,其实也更利于后续凸显这一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接下来,动画版接着又抛出了第二个高潮:叶文洁受审。

原著里,叶文洁受审基本意味着这个角色即将退场,所以可以猜测,在后续剧情里,叶文洁大概率是只会活在回忆中了。

所以,这场戏颇有点神话叶文洁的意味。一上来就把她写死,让她带着对智子行动和三体人入侵的警告,永远活成人类在未来四百年的梦魇。

尤其是为叶文洁设计的抬头看着风扇聊天的动作细节,其实多多少少有些过于起范儿了,按道理,叶老太太无论如何不会是个这么装逼且造作的性格。


这场受审戏也点出了小说第二部故事中,最重要的一个情节概念:智子行动。三体人向地球发射了两颗足以锁死理论物理研究,让人类文明无法前进的微粒子级别智能电脑,从而消除人类对于三体人的威胁性。

也正是因此,联合国才不得已而制定了面壁计划——针对三体人不会隐瞒思维的弱点,这项计划将选定一批战略计划的制定者和领导者,他们完全依靠自己的思维制定战略计划,不与外界进行任何形式的交流,计划的真实战略思想、完成的步骤和最后目的都只藏在他们的大脑中。

在动画前两集中,其实主要交代的就是智子入侵和面壁计划两件事。故事分两条线,太空空间中的支线讲丁仪等人的实验,他们想在空间站远程操控五台相聚极远的粒子对撞机进行实验,盼望着这最后的策略能够躲过智子的封锁,而事实证明实验是失败的。


于是,剧情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衔接上故事的主线:联合国要去迎接面壁计划中被选中的“面壁者”罗辑,而三体人和地球三体组织残党则要想方设法诛杀罗辑。

从而,整个故事被合理地推向那个核心矛盾:处于这一切时局变幻核心的罗辑,该如何应对。

可以看到,在短短的两集内,动画剧情真正推进的进度并不多,基本也就刚刚够展开四到五场戏的体量,但在这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牵扯进来的信息点却是相当多。

甚至还有很多看似一笔带过,但同样很关键的信息点。比如,在第一集中,罗辑在酒店有和女同事提过一嘴,自己正在开发一门新的学科,研究宇宙中的社会学关系。原著里,罗辑是受到叶文洁的启发而开发这门“宇宙社会学”的,但剧中明显省去了这段前史。


那也许后面还需要再回头去交代罗辑与叶文洁之间的交情。

这也暴露了本剧的一大问题:剧情就像是在高空走钢丝,时刻让人担忧它能不能处理好这么庞大体量的故事。

从第二集将叙事重心转向动作戏,大量减少科幻内容上来看,我还真的生怕编剧团队一冲动,就干脆直接简化剧情,直接舍弃那些原著中相对更复杂的信息点。


不过仅就目前放出的两集来看,《三体》动画这种对剧情进行大量省略的办法,的确是为它们换来了叙事水准上的提升的,无论是整体的故事节奏,还是人物塑造,都因此有了更加自由而放松的呈现空间,也足以让很多熟读原著的粉丝很快就感受到了共鸣。

但愿这些担忧只是某种杞人忧天吧,还是希望接下来的剧情中,主创们能想出什么同样出人意料的方式,来解决目前出现的这种困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体》的第一枪,为什么是动画打响的?
王炸作品开分只有7.2!建模丑成原罪?其实最大问题出在这
《三体》动画:不要飙车不要飙车不要飙车!
忠于原著又超越原著,深扒电视剧《三体》中的极用心细节
《三体》动画,并非“原著党”的狂欢
中国拍不好的《三体》?被马赛克后直冲9.9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