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场好局,是不是好剧还要打个问号

实话实说,2018年,算得上文艺界的灾年。

且不说资本退潮,行业内人人自危,光是接二连三大咖去世,便让这一年冬天格外寒冷。

但对已成为改编宠儿的马亲王来说,事业却如火如荼。

从《三国机密》到《神奇图书馆在哪里》,以及杀青不久的《长安十二时辰》。

马伯庸小说改编的影视剧接二连三排上日程。

在这IP开始退潮的阶段,这位风格飘渺,脑洞奇大,从不拘泥任一文体的奇才型作者,俨然以他的灵性与涉猎,从文字城池起步,如推倒多米诺骨牌,点燃了一路上行的事业引线。

作为马伯庸的书迷,去年底开播的《古董局中局》,自然不得不看。

四本原著,销量过百万,曾创造过大结局上架一小时就卖出12万本的佳绩,读者群的热情既是给剧集托底的保证,又是对创作者的额外挑战。

总投资近2亿,号称500万单集成本,爆款网剧《白夜追凶》班底护法,夏雨、乔振宇、吕中、王刚、曾江等一众实力派,这部集合诸多优质基因的“弧光联盟”新作,表现自当一枝独秀。

那么战果如何呢?

豆瓣评分7.1,腾讯视频评分8.7,百分之70以上人选择3-4星评价,简而言之——中等偏上,将将不错。

但这八个字,显然还不够对得起粉丝的期待。

先拿导演五百来说,常追网剧,肯定不会陌生,从2015年《心理罪》开始,到和王伟合作的《白夜追凶》。

这位功力四平八稳,注重人物雕琢,且在题材上求新求变的导演,已是业内不容小觑的生力军。

往昔作品,悬疑惊悚类型,一直都是他看家菜。

虽然《古董局中局》与先前以现实题材为蓝本的悬疑推理剧大有不同,但原著中那个颇具神秘感的地下古董江湖,与玄而又玄的历史秘闻,鉴宝奇巧等一体自洽的世界观,都是尚未有前人涉猎,但又值得深挖的题材富矿。

题材之上的“稀缺性”,本身就是网剧亟需的一涌新泉。

来看剧情是怎么处理原作与改编的界限

《古董局中局》第一部,目前放出30集,内容直接嫁接第一本书,讲述了一个跨越历史与国界的“佛头谜案”。

在北京著名古玩地界琉璃厂,夏雨饰演的小古董商许愿,刚刚迎来而立之年。

原打算悠哉做点忽悠老外的小本生意,过过自己的逍遥日子,却突然被卷入一场沿袭近一个世纪的巨大阴谋。

开篇世界观的布局,也类似盗墓小说中热衷玩味的“江湖海底眼”(黑话)

简单来说,这古董行,也属于旧时江湖世界的头面势力之一。

而因为利益巨大,鱼龙混杂,自然不乏作奸犯科,以次充好的匪类。他们擅长编排故事,制造赝品从中渔利。

与之相对就有负责“掌眼”的鉴定专家。

在剧中称为“明眼梅花”,共分五脉:

管木器的青门沈家;管瓷器的玄门药家;管明器(陪葬品)的黄门黄家;管书画的红门刘家;以及管金银玉器,一脉单传只剩男主许愿一个后人的白门许家。

堂堂白门传人,为何流落到街头巷尾开一小店谋生,正是缘于他素未谋面的爷爷许一诚,当年的五脉掌门,所犯下的汉奸大罪。

抗战时期,许一诚身为古玩界头把交椅,却私通日寇盗卖了国宝佛头,不仅被押赴法场枪决,更连累其子孙。

到了许愿这辈,早就不愿再牵扯家族是非。无奈当初买走佛头的日本商人之孙木户加奈居然来到中国,声称那佛头实是赝品一说,勾连起这桩尘封冤案。

更有玄门后人药不然,黄门后人黄烟烟,相继加入许愿的鉴宝小队,一路鉴伪存真,还家族一个清白。

按理来说,与前些年大火的各种悬疑题材网剧相比,《古董局中局》自有其独到的优势。

在观众对猎奇凶杀,步步迷局的案件侦破逐渐疲劳之际,以“鉴宝”这一颇具神秘感的专业技能为看点,融入历史演义和江湖奇谈,算是跳脱固有悬疑网剧形式的一次创举。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表现差强人意。

过度注水的剧情,拖沓冗长的节奏,以及可有可无的支线,充斥着目前放出的30集中。

原书体量,最多不过一二十集的内容,却硬生生拉长到了36集。

首先来看悬疑剧的关键,就是“局”的设置。

片名中所谓的局中局,更是强调了该剧一环套一环的连锁布扣。

但扣子系上容易,如何解开才是看点所在。

不说大点,单说小处。日本富商孙女木户加奈的出场,就令人生疑。

她的出场没有循书中轨迹,画蛇添足地加上了一段替身试探的戏。这种说好听算展现夏雨的足智多谋,说难听就是幼稚俗套的加戏,明显背离了人物应有的性格修为。

另一言之,第一本小说中的主题,就是围绕着佛头真假展开。

原作设计是通过不断寻访当年事件知情人,从付贵到郑国渠,跨越中国南北两地,逐渐拼凑出幕后真凶与事态实情。

但为了扩充情节以支撑时长,剧情加入了大量毫无吸引力也与鉴宝毫无关联的粗浅桥段。

一不符古董之实,二不沾局中局之边。

更不得不提“鉴宝”这一关键切入点。

首先,由于古玩行业的利益巨大,造假作伪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不仅有今人做旧,古人一样也会仿古欺世。

任何一件有价值的古器背后,都伴随着历史、地理、艺术乃至当时代的时局人心。

在流水线和机械化还未存在的时间点上,工匠在其上融入的是充满个性的理解,而造假者与鉴宝者的水准,也不仅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需要对人性的揣摩。

与现实中的鉴定是一场缓慢而细致的拉锯战不同。影视剧当然要浪漫化处理这一过程,才不会让观众哈欠连天。

所以,许愿在剧中所展现的悬丝诊脉、隔空断金等技法更像杂技演出也可以理解,顺带也普及了一些基本的文物常识。但很多细节上的随心所欲,与基本的常识性错误,削弱了可信度。

如11集中,一行人来到郑家店中斗口,鉴别元青花钟馗嫁妹大罐,许愿居然戴着白手套把玩再三,犯了专业上大忌:

手套会降低摩擦力,很容易导致瓷器脱手滑落,作为深谙鉴定技术的男主角,本不该犯这种低级错误。

就算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抛开这种常识性问题不谈。明明作为亮点的鉴宝,在剧中的占比也是寥寥无几,这可有点说不过去。

而且你也别以为这种遗漏只是小问题,它们甚至能够削弱演员的表现

全剧开篇的一场重头戏上,五脉家长时隔多年再次聚首。看看这一桌,从“和大人”到“黄老邪”四位老戏骨一个不落,各个心中一把算盘,理应是场值得反复玩味的好戏。

在原著中,这也是个局,四名长辈各自设计了一道鉴宝谜题,用来测试许愿能否重回五脉。

但剧中这段完全删去不谈,许愿得知自己身世的过程,只是通过几位大佬言谈道出,所谓“鉴古易,鉴人难”,人心难测势力相争的饭局沙场,成了清汤寡水的残羹冷宴。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夏雨在剧中的演出,完美还原了“京油子”的神韵和外在。

就马伯庸本人来说,也曾表达过,许愿就是按照夏雨的原型来构思。

这位有点油里油气,但又心怀锦绣腹有良谋的男主角,确实要比原著中老实巴交的形象更有趣些。

相比之下,蔡文静所饰演的黄烟烟,虽然颜值在线,但对人物的理解和呈现着实不敢恭维。

原著中的冷美人,被她诠释为不近人情的孤傲打女,这个即将面临家族命运与个人情感两难选择的女子,显然不具有自我突破的复杂前提,令人遗憾。

同时《古董局中局》,延续了五百团队在摄影与美术上的一贯水准。虽然有人抱怨色彩过于饱和,道具略显浮夸以致年代感不足,但如果就作者想要传达的一种奇观感而言,也不算什么不可理解。

2.35:1的画幅,电影感上的确大有提升,一边在光影上使得国产网剧的上限不断拔高,同时也提出了对美术布景的更高要求。

中规中矩的对称构图,暗合中华传统审美趣味中,对“中正平和”的要求,大量平衡对称的画面,使剧集拥有了往日难得一见的设计感。

有趣的是,《白夜追凶》中被广泛赞誉的暗调灯光设计,也沿用到本剧中。

几段人物剪影的镜头,为剧情的悬疑与层次增色不少。

吐槽许多,夸奖寥寥,这部《古董局中局》还未完全播出,也不能就此盖棺定论。但总而言之,注水充数与想当然的删改,一直是现今网剧主要症结,这不是靠演员卖力,或是标榜细节的用心就能圆得回来。

换句话说,虽然《古董局中局》开了题材之先河,却没有给出足够精彩的表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董局中局》除了文物鉴宝之外,还有几个优点
一集上瘾的国产爽剧, 有人说它五星打底
四位主角平均年龄36岁,你敢相信,这是国产剧??
「影帝 老戏骨」竟然不火?简直没天理
值得通宵刷完的国产剧来了,一个又一个惊人反转,太过瘾了!
被忽视的良心国产剧,看它没爆我真心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