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晚上尾款人,白天打工人,为什么我们每年双十一都“剁手”失败?

这年头为啥连花钱都这么难? 优惠满减总是算不明白,还得到处“抄作业”也就罢了,付个尾款还得熬到半夜12点半,买东西像偷东西,掩耳盗铃的偷儿都没尾款人辛苦。 更惨的是,小偷半夜干完活,第二天休息,你半夜付完钱,还得早起去打工,真是破大防了。

(图源网络,侵删)

为啥每年双十一,我们都守不住自己的钱包?明知道都是商家促销的“花招”,为啥总是次次“中招”? 

无法自控的购物行为是种病 每年双十一期间,我们都能看到某人一夜花费10万元、快递填满快递柜之类的新闻,诸如此类的购物行为,或许是患有“强迫性购物障碍”。

(图源:图虫创意)

虽然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制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 5 版)未将“强迫性购物障碍”列入精神疾病诊断条目,但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强迫性购物障碍”也是一种精神障碍。 “强迫性购物障碍”是指由于反复进行网购而形成的一种周期性或慢性的沉迷状态,并产生无法抑制的上网购物的愿望;同时伴随着购物时间和频率的张力与耐受性现象,在心理和生理上对网购带来的快感有持续性的依赖。  “强迫性购物障碍”的典型表现包括无法控制自己的购物欲、每次购物后都有强烈的负罪感、巨额负债消费、每天花大量时间浏览购物网站等。

(图源网络,侵删)

心理学家倾向于将上述行为归为成瘾行为,而具有高孤独、高焦虑和高抑郁人格特质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强迫性购物行为,他们往往具有低自尊、缺少动力、渴望认可、害怕被拒等心理特征。 如果你或者亲朋好友已经出现了无法自控的冲动购物行为,并由此背负了债务危机,引发了家庭矛盾,自身非常痛苦又难以摆脱,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医生进行治疗。 

心理效应在作怪

不过,大多数人的冲动性购物行为,都是被商家“拿捏”了心理特点。 比如入冬了想给你买一条围巾怕眼光不行……🎵(不是,串频道了🌚) 比如入冬了你想买一条围巾,加完购物车后系统又给你推送了一件很搭的外套,你觉得哎呦不错哦,也一起加购了,接着又来了条搭配的裤子、鞋子……最后从帽子到袜子都买了一整套。 

(双十一前VS双十一后/图源网络,侵删)

这就是狄德罗效应,该效应由18世纪法国哲学家丹尼斯·狄德罗发现,是指人们在拥有了一件新的物品后,会不断配置与其相适应的物品,以达到心理上平衡的现象。 《韩非子》中也记载了一则关于“象箸之忧”的寓言,说当年纣王使用象牙筷子,箕子见了觉得害怕。因为箕子认为,用了象牙筷子,必然会不用陶杯,改用犀角做的杯子;用了象牙筷子,玉杯,必然不会吃粗粮菜蔬,而是去吃山珍海味;山珍海味必然不能穿着粗布短衣,坐在茅屋中吃,一定要穿着华贵的衣服,坐在宽广的屋子,高高的亭台上吃。 当然,在历史记载中,纣王也没有辜负箕子的“期望”,五年后,纣王造了酒池肉林,设了炮烙的酷刑,并因此而亡国。 

(图源:图虫创意)

此外,你添加购物车的过程,也会在心里不断为该商品赋值。禀赋效应是指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提高。 某些平台的购物车功能之一便是如此,一旦某件商品进了购物车,你就会觉得它比购物车之外的商品更有价值,投以更多的关注,商家再打上个“促销”标签后,即使你不是特别需要,也会觉得买到就是赚到,从而“买它!买它!买它!” 由此再延伸一些,“买它!买它!买它!”这个口号其实是利用了我们的从众心理,当你还比较犹豫,觉得可买可不买的时候,诸如此类的营销口号、 “抄作业”清单,会帮你跟随大众做出参与狂欢的决定。 

(图源网络,侵删)而除了商家的各种套路,购物本身也是令人愉悦的。 科学家们发现,购物的时候,大脑会持续分泌出让人感到愉悦的多巴胺,特别是当我们情绪处于消极状态时,会有更高的购物倾向,因此购物本身还具有舒缓压力、放松心情的作用。

为什么尾款人必须要熬夜? 当然是怕你白天太清醒。 

(图源网络,侵删)

之所以如今促销活动都安排在半夜,是因为晚上人更感性,情绪波动较大,更容易冲动消费,成交效率更高。 而且一般你晚上十一点就已经躺在床上无所事事了,接着会打开各类软件浏览信息,看到不错的东西,就会去购物软件搜一搜,添加到购物车,等促销时间一到,就会一起凑单付款。 等你一觉睡醒后悔了,就会发现退单的速度根本赶不上发货的速度。

(心碎,但不说😭/图源网络,侵删)

不过这些“战线”拉长、“战队”比拼、养萌宠领红包、深夜下单、“明降暗升”等一系列的营销套路,也增加了人们的疲惫感,掏空了很多人的耐心,并由此变得更为理性,成为与尾款人相对的不买人。 今年你为双十一贡献了多少钱? 

编辑:春雨医生参考文献:[1]杨剑兰. 控制不住“剁手”?这可能是病![N]. 科技日报,2021-11-05(008).

[2]陈蓉蓉,兰芬.网络购物成瘾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四川精神卫生,2016,29(04):385-389.[3]蔡佩芫. 消费者购前仪式行为对禀赋效应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21.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reading@chunyu.m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控制不住“剁手”?这可能是病
双十一的尾款先别付!看完此文你能省出的不止一双马丁靴!
吃圭人、打工人,交了尾款,咱都是人上人?
解密“购物狂”疯狂购物的背后
《教师心理健康培训》讲义
什么是心理障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