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索玛花开》谈起:基层干部的付出与精准扶贫的成效

央视一套关于基层干部精准扶贫的电视剧《索玛花开》已经剧终,这部剧除了反映出在党的坚强领导和基层干部的努力下,古莫村精准扶贫取得了巨大成效之外,也给观众留下了一个不小的遗憾,那就是周林的意外身亡。这同时也能说明精准扶贫工作是艰巨的,要脱贫需要基层干部的奉献、牺牲和付出,也说明扶贫工作不仅要面临很多困难,甚至还有生命危险,尽管这种危险并不具有普遍性。在这里,我不对这部电视剧做什么剧评,只想简谈关于精准扶贫的一些做法和启示。毫无疑问,精准扶贫是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即在整个中国开始富裕起来的同时,不能忘记农村,不能忘记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然而,如何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就需要做到精准,否则是无法让农民脱贫致富的,这不仅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更是一个理念的问题。

我认为这部剧的基层干部做得最好的地方就是以项目扶贫,做到了扶贫的供给侧改革,即用供给侧改革的思路进行扶贫,比如修路,建客栈,建漆器厂,引进可视化生态农业,成立农业合作社等,古莫村干部从来没有做针对某家某户进行一种简单的输血扶贫的工作,一直做的都是项目扶贫。通过项目改变人,通过人的改变达到脱贫致富的目标。可以说,古莫村的干部有精神扶贫的概念,这是他们最难能可贵的地方,也说明他们真正领会了精准扶贫的思想精髓和实质。精准扶贫不是救济,现在在农村依然还有不少人认为,精准扶贫与救济没有什么本质不同,就是选贫困户,给贫困户建档立卡,然后给予相应的物质支持,这说明一些基层干部的做法还是欠妥当,没有做到精准扶贫,而是做到精准救济。救济的方式是不可能改变贫困面貌的,所以才提出要进行精准扶贫。至于怎么做,不同的地方是有差异的,但是效果如何呢?不能一概而论,还是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索玛花开》这部电视剧,我想有这样几点应该是可以肯定的。第一,上级应给予下级充分的自主决定权。在上级检查工作完成情况时,应该是看效果,不要太过拘泥于形式的填表和档案,古莫村也做了相应的建档和填表工作,但是剧中反映的很少,大家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如何选择脱贫项目,如何改变贫穷面貌,所以填表的工作并不是主要的,它仅是一个手段,需要时则填,不需要则不要填。基层干部的精力是有限的,而农村的事务是也是非常复杂的,把大量的工作放在填表建档上,必然影响到精准扶贫工作的实质性开展。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剧中的第一书记都未婚,他们还没有来自家庭的负担,如果他们结婚了,有孩子了,那自然影响到他们的精力和时间,不可能像电视剧里那样,整天把时间全放在工作上。由此不难理解,现实中的情况则远比剧中要复杂很多,这就需要减轻基层干部的负担和压力,该做的一定得做,能不做的则不要让他们去做了,这样既节省时间,工作也容易有成效。第二,精准扶贫不是搞精准救济。救济不能解决贫困问题,更不能因为看着谁可怜就必须非得给谁一定的物质支持,《索玛花开》这部剧基本难以看到因为谁可怜就被定为贫困户的情况,但是现实中这种情况却并少见。为什么穷,需要找原因,而不是简单的给予物质支持。贫困的原因是复杂的,因为懒所导致的贫困,因为曾经超生导致的贫困,如果这些家庭被盲目认定为贫困户,那么必然会引起争当贫困户的现象。在村民看来,只要选上贫困户,政府就会给予物质支持,不争是不可能的,当出现争当贫困户时,就说明基层干部的做法出现了问题,而且这种做法,从根本上已经背离了精准扶贫的初衷,它不是精准扶贫,最多只能算是精准救济。

第三,扶贫需要资源。剧中的王敏有着特殊的身份,除了有市委副书记的父亲之外,她的朋友也是不可忽视的资源。尽管她的父亲不会给她提供便利,剧中父女的对话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农村有很多第一书记,他们基本都没有当市委副书记的父亲,如果父亲帮王敏完成任务,那其他人该怎么办呢?”即便如此,王敏父亲的身份在客观上依然有利于她开展工作,这不用怀疑。再来谈王敏个人,他是博士研究生毕业,书读到这个份上,她的同学、朋友所拥有的资源自然不用说,比如她的朋友就给予他很大的支持。中国农村的第一书记硕士是有的,我带过的学生就有曾经在农村做第一书记的,而且做得非常好,当地电视台还做过采访,但是博士有几人呢?我没有做过调查,不敢妄下结论,但我想应该没有多少人,因为即便是我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延安大学,招聘博士都面临困难,更不要说让博士去农村做第一书记,王敏应该只是一个特例。不过,王敏清晰的工作思路,大胆的做法和遇事时的沉着冷静,善于调动自己身边的资源开展扶贫工作,值得所有农村的第一书记认真学习。

第四,农村的事务远比电视剧里反映出来的要复杂的多。《索玛花开》里的阿扎和乌合无疑可以给大家增添一些笑料,尽管乌合也犯了很严重的错误,比如购买回来劣质的油漆,导致漆器厂几乎被转租出去,但是事情最终还是得到了比较圆满的解决。曾经的海来史布、巫萨和木牛他们的做法可以说是和村里对着干,但后来也都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一起投入到脱贫致富的工作当中去。“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现实中一些村民的做法,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的,基层干部的工作一点都不好做,这一点不可置疑。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古莫村的干部都非常团结,没有私心,他们正是所有农村都需要的好干部,而现实中这种情况可能只是一种理想状态。

第五,农村需要有能力有胆识有魄力的年轻青年做领导。这是农村工作和精准扶贫工作的必要条件,《索玛花开》中的木呷无疑是农村所希望拥有的年轻领导干部。他是彝族汉子的代表,有力量,同时又有智慧,遇事不慌,想着只是如何解决问题。在遇到不讲理的人的时候,他的力量足够使这些人在他跟前胆怯,而在遇到麻烦事情时,他又能够冷静处理。这两个条件都具备的人在农村其实是很少的,其它地方可能也差不多。如果没有木呷,仅凭王敏是处理不好古莫村的事情的。也就是说,第一书记必须要有一个得力村主任做帮手,才可以做好农村的事情。

第六,老同志的支持非常关键。约铁书记是村支书,虽然年龄大,但却能跟上时代潮流,成为年轻人的坚强后盾,这在农村依然非常难得。现实中的老书记未必能有这样的觉悟和能力。

第七,村委会有自己的权威。大家相信村委会,村委会也有权力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在遇到大事情时,进行投票表决,在遇到违反村规的情况时,村委会也能给予处理,而且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比如曲噶因儿子上大学办酒席的问题,村里就进行了严肃处理。所以,树立村委会权威非常重要。一旦村委会没有了权威,农民就失去了主心骨和领导,势必成散沙状态。

第八,古莫村有自己的特色资源。它拥有传统的漆器手艺和美丽的生态环境,这些也是实现古莫村脱贫致富的有利条件。实际上每个地方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资源,就看有没有人会发掘。对于农村来讲,一点都不缺乏自己特色的资源,只是缺少会发掘的人。农村工作和精准扶贫工作需要善于发挥自己优势的人来做。

经过王敏、木呷等的努力,古莫村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农民富起来了,但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周林牺牲了,这对王敏来讲,是经不起的打击,但是她没有倒下,而是去完成周林没有做完的工作。这是精准扶贫需要的牺牲和坚强精神,只有如此,脱贫致富的任务才能顺利完成。纵观《索玛花开》这部剧,我们不难看出精准扶贫工作是多么的有意义,不难看出基层干部的辛劳奉献和牺牲,不难看出扶贫成效取决于人的思想观念,不难看出扶贫工作依然需要再接再厉,不难看出农村有广阔的天地和优势,不难看出农村需要有为青年去改变。在十九大报告当中讲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索玛花开》中王敏、周林、木呷等青年的付出、努力和表现正是党和国家所希望的,所需要的。

本文作者为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要尊重基层扶贫干部发明的“土政策”
扶贫往事
2018年国家空降“第一书记”,派驻工作队到农村,专抓这两类人!
为什么扶贫政策到了基层就执行走样?
精准扶贫的酸甜苦辣,也只有千万驻村干部能体会到
含泪的农民新民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