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新研究:中国的"二胎政策"可能会加剧性别不平等

由于中国结束了独生子女政策,允许所有家庭最多有两个孩子,因此另外大约有了9000万妇女有资格生育第二个孩子。但人口的增加有可能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一项最新的社会学研究表明,中国的"二胎政策"有可能会加剧性别不平等,从而对妇女地位和性别平等产生消极影响。

该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中国社会学评论 》(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杂志上。作者是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的助理社会学教授钱岳和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的靳永爱老师。其中第一作者钱岳之前是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来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读社会学博士,现在主要的研究领域就是家庭婚姻,她同时也是"知识分子"和"缪斯夫人"两个公众号的签约作者。

"当丈夫拥有更大的婚姻权力时,丈夫的生育压力增加了女性打算生第二胎的可能性,尽管事实上他们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生育水平。"该研究的第一作者钱岳说。"相比之下,当女性在婚姻中拥有更大的权力时,他们的生育意向不会随着丈夫的生育压力而改变。"也就是说,在收入、资源和受教育程度方面相对较低的妇女,其婚姻权力较弱,从而"生育自主权"也会相对较低。即使他们不想,也有可能屈服压力从而生下产第二个孩子。

研究人员使用2016年的调查数据,重点研究那些已经生育一个孩子且生育意愿是不超过一个孩子的妇女。要求她们报告谁在家庭中拥有更大的权力:丈夫或妻子。研究发现自我报告中权力水平越高的一方,往往是拥有更多的物质资源、收入和教育程度,这反过来影响了当女性不想再要孩子时能按照自己意愿中止生育的能力。

调查结果对中国城市性别平等具有深远影响,因为母亲身份是导致性别薪资差距的主要原因。与加拿大和许多欧洲国家有慷慨的家庭友善政策来鼓励生育并促进工作与家庭的平衡不同,中国政府不会提供额外的福利补贴,例如育儿津贴或更多的公立幼儿园。结果就是,母亲的就业率和收入越来越落后于父亲。

"我们的研究表明,二孩政策可能会加剧改革开放后中国性别不平等的恶性循环。"钱岳说。劳动力市场中妇女的不利地位,加剧了她们在获得资源方面的性别不平等,而妻子相对丈夫掌握的资源越少,就更加会降低妇女的议价能力、推动家庭平等的能力,以及她们中止生育的意愿,而这反过来又进一步会危及女性的职业生涯。研究人员认为,应制定更多的政策,以减少妇女在生育方面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并提高妇女在普及二孩政策时代的地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多生孩子的父母更幸福吗?
猎头公司:职场女性屡遭歧视现象之深度透视
明年一季度将启动单独二孩政策 二胎概念表现不俗(赛迪网)
2019年二胎政策停止,两孩政策或将成为独立生育政策
二胎政策受益股
高考志愿填报女性学专业简介以及是否报考公务员说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