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领未婚女性婚恋选择研究
本文基于对来自深圳、杭州、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并就职于大型外企、国企、民企的20多位青年白领未婚女性近两年的访谈资料,探讨白领未婚女性婚恋选择特征与规律的研究发现:1.白领未婚女性的婚恋选择深受富足成长经历、良好教育水平、体面职业和充裕物质生活影响而呈现美好的追求、理想的期待、独立的个性、自主的选择和主体性建构等独立性特征;2.白领未婚女性的婚恋选择依然深受来自家族至亲、伙伴同辈、舆论媒体乃至社会制度的影响而呈现典型的约束性和妥协性特征;3.内在主体层面的独立性追求和外在社会层面的约束性羁绊相互交织渗透,造成白领未婚女性婚恋过程存在主体力量之间、价值取向之间、着力方向之间、根本动因之间的矛盾斗争、冲突风险以及融入和适应、叛逆和反抗、疏离和边缘的三重结果表现;4.构建婚恋领域进步文明、开放多元、异质包容的健康观念和制度政策成为化解白领女性婚恋选择矛盾风险,提升婚恋家庭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


独立与羁绊:白领未婚女性婚恋选择的二重性矛盾研究

来源:《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年第4期

作者:陈雯,韩若辰 江苏省委党校社会和文化教研部

1

问题的提出
 “个体生命带有社会世界的印记,剧烈变迁的时代尤其如此”。如果说180年前鸦片战争以坚船利炮打开国门开启的漫长外在拉动型现代化推动中国谋求民族独立、家国重塑和思维巨变,那么42年前“以经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开启的剧烈自觉内生型现代化则催生中国经济崛起、社会转型和生活巨变。如果说宏观整体的经济发展、社会结构、文化模式显性可见地彰显国家民族的文明进程与现代化质量,那么管窥现实具体的阶层重塑、群体变迁及代际、性别等多主体、多领域隐性无声地静悄悄变革,成为新时代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现实议题。
古今中外,婚配家庭与政治经济相提并论占据人类社会重要地位,亦为社会学182年发展历程中经典与现代研究的核心议题。时至今日,作为一种社会事实的“婚恋选择”成为衡量社会开放程度和文明进程的风向标。42年的渐进式改革中,国家逐步放松对社会的控制,产生“自由流动的资源”和“自由活动的空间”,催生白领、中产阶层及自由工作者等新生群体;而教育普及、代际变革、性别平等、女性独立及家庭现代化等领域亦伴随“时空压缩”的改革进程纵深发展。有目共睹的是,白领女性正以其知识智慧、创造精神、服务意识等独特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那么,深受传统与现代交织转型、信息化与个体化思潮并进引领、教育经济双重获得优势等多重影响而具有独特社会化经历的白领女性能否顺利实现公(主要指接受较高教育和职业发展)——私(主要指婚恋家庭和社会生活)并进,是否已实现婚恋选择和婚育家庭的主体化与现代化,能否同样引领积极健康文明的婚恋养育新风?这不仅密切关系到青年女性自身的主观幸福感、社会化质量、生命历程,还将深刻影响生育率水平、家风动向、共同体质量及社会整合程度等宏观议题。来自对深圳、杭州、南京、上海等地就职的20名白领未婚女性成长、恋爱、婚姻经历持续近两年的深度访谈,为本项研究探寻都市青年女性婚恋选择的特点规律提供了实证资料。
2
研究综述
一个世纪以来,国外学界持续关注择偶过程、婚配模式及生活经历对婚恋家庭选择和结果的影响并达成以下共识:第一,婚恋过程及模式选择深受文化制度、观念习俗与社会发展阶段影响,婚恋匹配程度预示社会结构的开放性,经济社会的现代转型推动婚恋模式从传统到现代的本质变化。第二,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一定程度地冲击结构论、文化论和理性选择论共同支持的同类婚模式。家庭、阶层、出身等先赋因素在婚恋匹配中逐渐弱化,教育、职业成就等自致因素和社会变革推动阶层间通婚,即异质婚模式。第三,择偶过程与婚配模式中,“同类匹配”、“资源交换”和“择偶梯度”理论比““需求互补”被更多地验证。即婚恋双方社会地位较大相似,拥有相似社会身份、同属相同社会群体,即阶层的同质性匹配。第四,跨越城乡、地区乃至国籍的流动和移民作为重大人生经历深刻影响恋爱选择、婚姻模式与家庭稳定性,城市化、现代化与信息化催生人的个体化与独异性,单身、不婚、同性婚姻和传统的婚姻主流、同类婚配一样不可忽视地并存于日益彰显的低欲望、独异性社会。
41年来,作为衡量判断社会开放性与整合程度重要标准的婚恋家庭成为社会学自1970年代末恢复重建以来的重要研究领域和议题之一。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第一,阶层内婚制,即“同类匹配”、婚恋选择的同质性依然延续并占据主流。即择偶过程中,人们基本遵循在同一阶级或阶层内部选择配偶。青年主体的个人自致性匹配提升,双方家庭背景的先赋匹配式微,而教育匹配的同质性上升迅速自1980年代后显著强化,择偶模式发生同质性回潮。第二,浪漫爱情伴随国家现代化历程日渐彰显,青梅竹马、白头偕老、终身婚姻等价值认同和情感诉求正逐渐取代以往的经济动机、阶层匹配占据现代社会婚恋选择的重要地位。经济和社会发展与到U型拐点同步形成,婚恋选择的经济重要性下降,“爱情是婚姻的基础”的自由恋爱观深入人心,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剧的地域、地位流动加快婚恋选择的自由程度和开放程度。
第三,流动和教育已经并将继续一定程度地冲击男高女低的“婚姻梯度理论”,城乡各个阶层女性在婚恋选择上均不同程度地呈现出情感自立、精神自由的独立追求,一方面,现代教育、城市打工和电视传媒对曾为留守女童的青年女性民工追求自由婚姻影响深刻,华中乡土派已对“重返光棍”的农村剩男、“抛夫弃子”的年轻妇女、“闪婚闪离”的结婚模式、婚变及临时夫妻泛滥等问题有过丰富描述和深刻解析。另一方面,城市大龄青年、“80后”、“90后”女硕士、高学历女青年、都市白领女性的婚恋价值观、择偶偏好、大龄未婚问题、婚恋压力、原因分析和趋势预测成为研究新潮与热点。
国内外的既有成果为研究者关注白领女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开阔的实证视角。与此同时,遵循社会科学关注人类作为身体的、精神的和心灵的综合体规律,进而整体性、系统性地关注白领女性生命历程中社会化特征和影响的研究还相对欠缺。以往研究侧重对婚恋观念、行为与模式的描述和归纳,深度机制的解释剖析略显薄弱,也未能把婚恋选择这一社会生活与广泛深刻的传统文化和现代转型之间的复杂交织规律机制解释到位,尚有深入研究探讨空间。已有成果为本项研究结合社会转型、性别平等发展下的白领女性婚恋选择的内在机制规律与衍生的矛盾风险研究提供基础与动力。
在“全面两孩政策下的亲职抚育困境与社会支持体系建构研究”、“新时代我国发展型社会矛盾的趋势特征与破解机制研究”等课题支持下,2018—2020年的近两年,研究者在深圳IT企业H、上海外企L、杭州民企A、南京国企G开展调查,观察、访谈、结交多位青年白领,深入了解30多位白领未婚女性婚恋选择的生活史,笔者保持对其中20位女性进行跟踪研究,获得其婚恋选择和生活变动的一手资料(个案详情见下表)。在学习并惊叹这群精英女性的精湛业务、知识才华和创新智慧的同时,也发现她们在婚恋情感、择偶婚配、家庭生育等生活领域“不一样”的秘密和特征,而这些新的观念、行为和特征已经并将持续在社会公私领域掀起一场不再“静悄悄”,而是狂风巨浪式革命。


3

独立性:白领未婚女性婚恋选择的主体觉醒

1.富足地长大:少子化家庭结构下的代际互惠与资源优势
改革42年来,无论持久近40年的“独生子女”,还是开启近5年的“全面两孩”,人口政策的两次重大调整重塑中国社会的生育观,衍生家庭结构的少子化和小型化。近三年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显示,家在变小(平均规模降至3.35人)和孩子变少(单身、两人家庭增至近40%)势不可挡。包括80后、90后、00后在内的改革开放后的新生代出生并成长于日渐富裕的社会环境,不仅享有较好的物资生活条件、营养健康水平、家庭资源投入,也一定程度地冲击、松动传统至上而下的代际关系和养育方式,父母和子女之间更加亲密平等、子女的个性需求和自主意识得到更多的尊重,亲子关系经历颠覆与重构。新生代集体展现的个性、自我、变革、创新等心智品质正不断绽放。
初入职场、25岁的独生女小月坦言自己是“父母家族6个孩子中唯一的女孩,一直备受宠爱。刚工作业务还不熟练,但父母却每天都要打电话念叨谈对象千万别找外地人,有喜欢的及时跟他们说……”。而入职五年,而立之年的小松则强调自己家庭“从小到大生活比普通人家好一些,想要的基本都能有,现在还没结婚父母哥哥有点着急,但每次见面也都强调处对象不要花人家的钱,就图一个人品好……”。
访谈发现,白领女性并非都是家境优渥的独生女,但即便来自小镇、乡村的普通多子女家庭,其总体物资生活都不匮乏,衣食无忧地长大,与原生家庭的双亲、手足、亲属等家庭成员保持良好的关系、频繁的联系、亲密的互动等。
2.良好的教育: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建设的助力和滋养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5年,妇女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有目共睹的是,建国时期,我国女性文盲率超过90%,至2017年,女童小学净入学率达到99.9%。高中阶段教育在校女生占在校生总数的47.7%,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女生比例已达50.9%。在高等教育领域,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女生占在校生总数52.5%,比1978年提高28.4%、比1949年提高32.7%,女研究生占研究生总数48.4%,比1985年提高29.8%。
可以说,伴随科教兴国战略和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确立,包括普及化的初中等教育和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在内的大众教育及其所提供的专业技能为新兴中产阶层职业的兴起创造了重要社会条件,女性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增长的最大受益者。“学历水平和专业技能是我们筛选简历的首要条件,面试阶段女孩子反而更有优势”,在上海知名外企从事五年人力资源工作的小梅坦言公司招聘最重视的因素就是业务精湛和教育经历。她自身入职时也得益于头顶海归名校双硕士的光环。开放、灵活、创造力、业务素养、战略眼光等人力资本是外企、民企人才选拔的关键标准。研究重点跟踪访谈的20位白领女性中,除4位行政类岗位是本科学历,其余16名均来自国内知名院校硕士博士。
3.体面的工作和生活:主体性与个性化的推力
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为女性在职业选择、经济收入和生活消费领域全面赋能。从就业结构和职业选择看,我国职业性别结构自改革以来发生巨变,包括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员在内的白领职业(拥有良好教育背景、稳定经济来源、从事不断积累职业经验的非体力劳动的社会阶层)至2010年呈现高层级职业女性快速增长,且职业层级越高女性比例增长越快态势。1982-2010年,中高层白领负责人女性增幅高达14.7%(其中事业单位负责人以16%、企业负责人以16.6%增长最快),专业技术人员的女性比例上升12.8%(其中经济业务人员女性占比高达70.53%),办事员女性比例增加8.5%(其中行政办公人员女性占41.3%)。
从经济收入和生活消费看,伴随改革的纵深推进,中国教育的经济回报率不断提高,1990年后期达到6-7%(即多受一年教育其收入增长6-7%),2005年前后达到14%的最大值,此后下降并维持在11%,女性教育回报率始终高于男性。而兼具“消费前卫”和“政治后卫”双重特征的女性中产正以“她经济”掀起消费新趋势和经济新动能。2014-2018五年间,中国女性总体支出高达6700亿美元,增长了81%,2019年市场规模高达4.5万亿,2.9亿25-40岁时尚女性人口决定着近75%的家庭消费,为中国乃至全球消费结构和投资方向注入新奇和活力。
“注重生活品质”、“出国旅游度假”、“独立购买住房汽车”、“社交丰富”、“做好随时炒掉老板的准备……”等等,在个案访谈中,无论年轻至25岁初入职场、月薪近万的行政专员、总裁助理,还是年长至入职十年、年薪数十万、上百万的部门经理,都市白领女性正集体展示出积极进取、热爱生活、重视尊严、追求人格的独立精神面貌。
4.理想化的婚恋期待:情感至上的现代特质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进入21世纪,从父从夫的依附性、传宗接代的工具性、“媒妁之言”、“门当户对”的功利性等曾经延续千年的婚配主宰力量持续式微。富足家庭养育、良好国民教育、体面就业生活等三重合力的支持和影响下,以80后、90后为典型代表的新生代白领女性正集体展现出情感至上的理想化、主体化婚恋追求。
首先,基于独立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白领未婚女性的婚恋期待呈现朴素的情感至上理想化特征。入职不久、26岁的个案小红感慨自己的劳累与繁忙:“入职三个月已经忘记世界上还有谈恋爱这件事情。每天要接上百个电话,处理无数业务,晚上十点多才离开公司,真的是没有时间……男朋友必须长得帅,对我好,我也喜欢!”访谈发现,不仅初入职场繁忙单身的小红怀有美好爱情理想,同一公司入职十年仍然单身的部门经理小萌坦言仍在耐心等待自己的初恋和“Soulmate”……
其次,受益于优质现代的高等教育和自我成长,白领女性在婚恋选择中表现出典型的独立性与主体性特征。个案小君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换了三任男朋友,她甩掉了妈妈给她安排相亲的“钻石王老五”、甩掉了世纪佳缘网站推荐的企业老板,在研究者第三次回访时,她和第三任男朋友已相处半年、感情稳定,两人在共同参与的城市志愿者活动中相识结交。对于前两段放弃的感情,小君坦言并不排斥相亲,及时止损是因为她在相处中感受到强烈的压迫感和不自由,主动提出分手。个案小静在第二次回访时就已结束七年恋爱长跑步入婚姻,但她坚决反对和父母、公婆任何一方共同居住,因为不自由、怕麻烦……
4

约束性:白领未婚女性婚恋选择的社会羁绊

1.亲缘群体的过度关注与理想期盼
亲缘群体的影响和约束首先来自父母双亲对子女恋爱婚姻在情感上的过度关注、理想期盼、心理上的焦虑强迫以及行为上的主动参与甚至过度干预。和研究者前期关注青年民工生命历程中早期社会化呈现与双亲疏离异化特征迥异,同为新生代的都市青年不仅获得亲密抚育、宽裕物资、教育获得等经济、情感支持,少子化的家庭结构和提前空巢的生活状态推动父母双亲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关注、焦虑并参与子女的恋爱感情、结婚居住、生育抚养甚至吵架离婚等生命重大事件的全部内容,其中,城市独生女的相关经历尤为典型,如26岁的独生女小静最大的苦恼就是深爱的初恋没达到母亲的预期:“妈妈嫌我眼光差,不能接受江西农村的出身,家里还有哥哥没正式工作,警告我以后他父母生病花钱养老俩兄弟会有很多麻烦,让我里这样家庭的人远一点,尽快处理好感情!”
其次,亲缘群体的关注和影响也来自父母双方家族构建的庞大亲属网络。如果说长辈群体的唠叨因为联系偏少可以自我消化,那么同辈亲属的交往与影响则如影随形挥之不去。仍是单身的个案小倩被大姨小姨的轮番上门说教吓得不敢回家,而已有男友的个案小茹则因家族的否定怀疑自己的眼光甚至动摇,因为三个堂弟一致咒骂男友“癞哈蟆想吃天鹅肉”……  
2.同辈和参照群体比较力量的内卷与妥协
作为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的同辈群体和参照群体以其态度和标准深刻影响白领女性婚恋选择的心理状态、自我评判及社会行为。而高等教育的获得、职业技能的拓展、经济能力的提升、消费生活的自由多重力量为都市白领构建了一个包括发小、同学、朋友、闺蜜、同事、公众人物、明星名人甚至网络社区等在内的丰富、异质、复杂、庞大的提供规范、比较和参照的社会交往网络,集体地或个性化地、显性地或隐秘地施展着“魔力”。
毕业工作8年、经济较为宽裕的小燕强调压力并非来自外界舆论,更是来自内心的认同:“谈恋爱结婚这事不能盲目攀比,但是我自己也很想结婚,有伴侣有孩子,我身边一起入职的男同事都有孩子了,平时一起喝茶的姐妹们也都名花有主。为了多认识男生我参加了校友会的篮球队……”可以说,情感婚恋、家庭生育等社会化议题并非孤立的私人空间,职业与生活中的密切接触强大地形塑思维习惯,同样是延迟婚恋,自诩为“女汉子”的小燕一边暗自焦虑,一边乐观应对领导的提醒、男同事的玩笑、闺蜜朋友的催促,而内向自卑的小娟则选择跳槽躲避,“独身不婚舆论压力太大,我跳槽换了一家公司,换个新的环境氛围,除非遇到白马王子……”。
3.大众传媒多元渲染的推波助澜 
面对“时空压缩”的社会巨变、面对婚恋家庭的传统与新风、面对新生代青年的独异与脆弱、面对女性群体的成长与困惑,主流意识形态不仅无力亦无意于持续有效推进平等共进性别关系的现代转型与新风重塑,反而在助长女性依附性价值甚至污名化等陋习糟粕上推波助澜,遑论助力现代女性的主体成长与阶层认同。
有目共睹的是,早在2007年,“剩女”作为汉语新词正式公布,然而最大的真相和现实却是中国城乡各年龄阶段、学历层次的女性数量、比例和结构均短缺而非“过剩”,大众传媒首先通过迎合消费社会甚至低俗文化混淆视听,削弱白领女性主体认同的集体自信。毋宁说消费“剩女”作为被夸大和被建构的伪命题成为丧失社会责任的历史倒车,“灭绝师太”、“白骨精”、“老姑娘”等话语表达经媒体渲染加速传播,无一不在彰显讽刺整体社会应对女性群体成长加速认可与接受的局促,无一不在揭露女性自我成长的矛盾、艰难与迷茫。
其次,信息化、智能化助力主流媒体打造精致公共产品渲染婚恋情感、家庭婚姻与就业经济并行不悖的社会生活主体性与理想化。无论时尚的相亲类节目、婚恋网站,还是全民热追的家庭伦理剧,抑或频繁更新的微信推文甚至权威头条的结婚离婚数据,无一不在渲染强化结婚的主流与实用。访谈中所有个案都对“剩女”等标签报以深恶痛绝、咬牙切齿和嗤之以鼻等排斥态度,但亦明确表示不想成为“剩女”,“白骨精孤独终老有点惨,亏大了,不断有人提醒,心里会遗憾、焦虑……”、“宝马和自行车我都有,关键是得把婚结了……”
4.社会制度的宏大滞后及其文化冷漠与再造
首先,刚性、规范化的法律制度不仅不能及时地跟进、有效地施力于急速社会变迁尤其是复杂嬗变的世俗社会生活,诸如情感关系、恋爱择偶、婚配机制等微观的非物质性社会事实,反而经常因其程序化、仪式化、权威性而制造文化意义的滞后冷漠、约束限制甚至变异歪曲,其中,《婚姻法》的修改和社会影响就极其显著。纵观新中国五次《婚姻法》的颁布或修订,婚姻自由、女性解放、性别平等的主旨精神贯穿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白领女性的整体性阶层成长很大程度地得益于此制度保障,但无论2011年关于“婚前买房归属权”的司法解释,还是2017年关于“彩礼返还”的司法解释,中性与公平的初衷本质上是对父权制下男娶女嫁传统的遵循,亦是与独立自由的现代婚姻冲突悖离,男方购房与女方彩礼的文化沿袭加剧了婚姻的功利、实用与复杂。白领女性谈婚论嫁中对此感受深切,甚至遭遇“不买房被指责抠门,买房被指责强势”、“不要彩礼父母骂,索要彩礼男友骂”的两难尴尬。
其次,隐性、生活化的社会制度不仅未能伴随国家性别平等国策推进和女性整体性发展得以进步革新,反而以其文化沿袭和顽固性再造转化,加剧性别不平等、低结婚率、低生育率等社会代价。世界经济论坛以卫生、教育、职场和政治为主要指标的《2020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显示,彻底消除性别差距全球需要99.5年,中国需109年,有生之年无法实现,经济领域的性别差距在扩大,社会缺乏提供家庭照料服务是限制女性职业机会的重要因素,但“支持性别平等对于建立强大、团结和具有风险抵御力的社会至关重要。”提及家庭和职业,访谈中的女性更多表现出“先赚够了钱再生孩子”的孤注一掷,乃至“为了工作和收入放弃结婚生育”的妥协式独立,乐观积极表示工作和家庭兼顾的凤毛麟角…… 
5

矛盾与风险:持久过程与“漫长革命”

1.从主体觉醒到社会羁绊:一个二重性矛盾
历经42年的短暂改革开放,性别平等不懈推进,中国女性获得整体性长足发展。80后、90后、00后新生代女性得益于少子化家庭结构获得充裕物资和亲情养育等资源优势、得益于国民教育体系发展获得学历知识、思维认知提升等人力资本优势、得益于国家发展飞跃获得灵活职业选择等自由自主优势,进而在恋爱情感、亲密关系、婚姻家庭、生育养育等个体社会生活较大程度地展露出美好的追求、理想的期待、独立的个性、自主的选择和主体性建构,这就是本项研究所发现和揭示的白领未婚女性婚恋选择的独立性特征和面向。
历经180年的漫长现代化历程,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举世瞩目,而文化旧俗依旧残存顽固亦为共识。在情感恋爱和婚姻家庭建构过程中,男强女弱或男弱女强的性别秩序隐忧、婚恋情感的功利实用价值诉求、结婚主流与女性婚姻价值的舆论引导、乃至双薪家庭参与的社会支持体系的匮乏薄弱等观念认知、话语体系、行为表达,都在通过家族至亲、伙伴同辈、舆论媒体乃至社会制度播撒至女性群体、男性群体及其共同建构的社会世界,这就是本项研究所发现和强调的白领未婚女性婚恋选择的约束性特征和面向。
在实力和能力上已获颠覆性历史进步的白领女性却依然在密切关系主观幸福与生命质量的婚恋选择上遭遇父权延续、传统陈规、社会偏见等多重桎梏。从主体力量看,一个生命历程和社会化过程与国家发展同步而彰显释放强大内在主体力量驱使追求情感自主和婚恋自由的青年女性群体却依然受制于结婚主流、嫁娶风俗、婚育持家等外在社会力量的制约和浸没;从价值取向看,一群深受白头偕老、终身婚姻、理想爱情文化观念熏陶的青年女性却依然要面对功利实用、经济至上、门当户对、稳定安逸等匹配模式和婚恋效益等传统执念的现实干扰;从着力方向看,一个由家族、同辈、媒介、制度多维构建的多元外力却依然能以其理性、客观乃至冷漠荒谬的婚恋渲染影响、干扰、施压甚至动摇精英、高知、白领青年女性的思考模式及行为选择;从根本动因看,一个曾经阻碍中国进步、使之从辉煌的过去降格为无法与西方竞争,并以其固有的封建保守性与现代青年的自由创新多有抵牾的父权制与功利婚姻等传统文化,却在21世纪不仅为城市婚恋模式注入诸多本土特征,也为青年群体的社会适应融入、顺从妥协提供了基础,这就是本项研究所揭示和强调的矛盾与悖论。
2.冲突与风险:矛盾的结果和表现
然而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内在主体觉醒的独立性和外在社会压力的约束性最终嵌入渗透在白领女性工作与生活建构的生命历程中。如果说二重性矛盾在本质上是一种内在理想与外在现实的冲突、是传统恪守与现代多异的冲突、是婚恋要价与情感无价的冲突、是女性个性成长与家庭约束的冲突、是主流推崇性别平等与支持体系滞后的冲突、是社会整体性飞跃与女性全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冲突,那么独立和约束的二重性矛盾又将如何统一整合?
1. 适应与融入:向主流妥协、顺从
朱丽叶·米切尔(Juliet Mitchell)曾批判“婚姻和家庭制度的基本特征像磐石般坚固:只有一种合法的两性之间的关系形式或代与代之间的关系形式”。面对坚固的结婚主流与家庭制度,白领女性经常选择妥协顺从社会规则,适应和融入社会期待与要求。
(1)门当户对、男娶女嫁、开枝散叶的人生章法依然深刻内化于独立与个性并存的白领女性,成为其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和生命历程的重要期盼,并且这一议题和期盼也会经常通过父辈、社会和个人际遇的合力而得以完成、顺利实现。

“好像从有记忆开始爸妈就一直在唠叨这个事情,比如反复强调就我这么一个女儿,吃的用的好的都给我,就盼着我读书工作后找个好人家嫁了。小时候我基本是听他们说,没什么想法,上大学了就发现他们很紧张,怕我谈恋爱私定终身,直接跟我说不能在学校自己谈,要听他们安排,因为很多人排着队找他们提亲呢……我也算是乖乖女,配合他们安排的几次相亲,还真把婚姻大事给解决了,也是我自己喜欢的人!”(个案小雪NJ1912,,30岁)

个案小雪坦言“嫁人生子”是父母从不避讳终生念叨的“摇篮曲”,但对于个案小华而言,这种微风拂面的关爱经常也会因为反叛骤变为强制性的“魔咒”。
“虽然已经确定婚期,他对我也很好(虽然因为工作忙陪伴比较少),但我总是觉得遗憾,不仅是我心里排斥相亲结婚,全家因为逼我分手吵架冷战一年多阴影太大了,难以想象父母会变成这个样子,以前他们从没跟我提及恋爱婚姻的事情,突然就警告我必须分手做个了断,以我的条件什么样的都能找到,我们确实也缘分尽了!”(个案小蓓HZ1909,31岁)
(2)态度与行为从单身、真爱、不婚、不育的坚持到约会、恋爱、结婚甚至闪婚的转变成为白领女性适应外在各方社会要求、约束和压力的重要转变。
“母亲重病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思考,不能继续这么自私了,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人接替她保护自己的女儿,不让她受半点委屈。其实除了母亲和家里给我介绍的好几个还保持联系,工作中我自己接触的也有比较投缘,对我表达好意的,主要是我自己一直比较谨慎甚至排斥,因为看到母亲一个人要强培养我照顾我真的太累了!很长时间内我都对进入关系排斥、恐惧,觉得浪费时间,怕对方变心,患得患失想很多!”(个案小萌SZ1908,35岁)
“只恨相遇太晚,房子装修好我们就举办婚礼……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之前等了这么多年,阅人无数都没有中意的,这个从添加微信聊天开始我就比较有感觉,有种相见恨晚的心情,见面后也很投缘,大家生活节奏都比较一致,很聊得来,看来牵线的校友很重要,我们已经在商量着回老家结婚还是欧洲旅游结婚了,家里人也跟着一起高兴呗,他们说只要我们赶紧结婚过日子生孩子,在哪办婚礼我们自由决定!”(个案小燕NJ19010,32岁)
研究后期发现,历时一年半的持续观察和访谈,许多个案的婚恋状态已经发生根本变化。不仅单身十年的“老姑娘”、名企经理小萌已结束等待、与一位“钻石王老五”频繁约会;自诩寻找八年、“三管齐下”(指亲属介绍、朋友撮合、网络征婚等方式)、约会百人的小燕也在校友的“牵线”下找到了满意的白马王子并谈婚论嫁……
(3)遵循结婚仪式、开启婚姻生活、备孕生育、联合育儿、扩大家庭甚至中断职业、回归家庭等等,也是白领女性向主流与传统妥协顺从的持续重要表现。
“就打算结这么一次婚,我中式大红和西式白纱都想要,先生当然听我的,全力配合!但老人难缠啊,婆婆天天打电话咆哮,说他们一辈子出礼都靠儿子结婚讨回来呢,都不回家办婚礼让她们老脸往哪儿搁啊?我妈也是哭哭啼啼委屈不断,强调结婚后闺女就不能孝敬她了,回家办婚礼热闹一下,让爸爸妈妈放心……”(个案小华HZ19009,28岁)
谈婚论嫁的小华在婚礼仪式举办地陷入痛苦,夫妻二人都想在杭州西湖畔举办一场浪漫独特的西式婚礼,但双方父母都坚持两边老家各办一场给亲戚朋友一个交代……
婚后就开始各种补品备孕的小茜则非常郁闷地倾诉苦水:“我花容月貌的怎么就老了呢,全家人都嫌弃我催促我,强调我是错过最佳生育年龄的高龄产妇,亲爸亲妈刚安排好出去旅游一段时间,婆婆见空坚持要搬到上海同住,他儿子说不出口不行,现在好了,老太太每天做各种补品送到公司,私下跟我强调他儿子是单传,我一肚子火,生的宝宝能漂亮吗……”(个案小茜SH1912,32岁)
2. 叛逆与反抗:向主流宣战、重塑
“娜拉走了,她去了哪里?还会回来吗?”“现代戏剧之父”易卜生曾在《玩偶之家》留问后人。141年过去了,女性的成长与发展已经突破个人、家庭和社会,成为全球持续进步与繁荣的最重要议题之一。历史和现实一再显示,已在经济实力、社会能力和主体意识强大支撑下较大程度地“自我选择、自我负责”的白领女性并非仅仅只向传统妥协、只与传统和解,反而还会坚强地、顽固地以及叛逆地向传统宣战、勇敢地开展社会抗争、接纳生命成长规律、积极主动地探索自我救赎良方,乃至义无反顾地深刻开启自主重塑新路径。
(1)叛逆与反抗已经经常性地表现为观念认知、态度意向、话语表达、行为举动层面狂风骤雨似的对立抗议、冲突斗争的硝烟弥漫甚至重要关系的持续恶化,短暂或持久地影响、干扰白领未婚女性的自我认同和社会关系。
年轻忙碌的小娟提起与父母关于恋爱结婚的分歧时难过的放声痛哭:
“我才27岁,工作才刚刚适应,忙的团团转,结婚先缓一缓不是挺好的吗?但是爸妈接受不了,都非常地着急焦虑,觉得晚婚晚育丢人。上次回家俩人一起破口大骂,说我要事业没事业,要家庭没家庭,害得他们在亲戚朋友那里都低人一等,问我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结婚,他们小伙伴现在逢人见面全在讨论儿女婚事,很多朋友都开始照顾孙子了……我气得直接摔门走了,故意联合起来欺负我,他们这是典型的爱自己,根本不是爱我,这个事儿都能拿来攀比,太虚荣了,现在他们电话视频我都直接掐断……”(个案小星SH1812,,27岁)
而即将装修婚房的小梅则和母亲就装修风格是简欧还是现代争吵不断……
“我住的房子怎么装修她都要控制,还威胁我要是不听话就还她的首付,气死我了!从买房到装修,再到婚期、婚纱风格,就没有她们满意的,纠缠没完。我特后悔让他们出首付款,当初也是他们吵个没完逼我买房的,说现在女人都是靠自己,给女儿买套房子有个保障,他们出钱出力,以后也能心安理得给我带孩子,把孙子也养的跟闺女一样优秀,听起来天花乱坠的,父母这么好多让人感动啊!现在倒好,非要美式田园,未婚夫喜欢现代简约,我喜欢简欧,三个人在设计师那里吵成一团,真是极品……”(个案小梅HZ1910,30岁)
对于奉子成婚,将为人母的小蓓,孩子的照顾养育与工作严重冲突,成为推崇亲力亲为的夫妻二人的心腹大患,虽然庆幸双方四个老人都积极表现愿意到上海照顾,但小蓓则明确拒绝婆婆照顾月子,夫妻二人已经预定好月子中心!
“先在月子中心住一段时间,然后再看看我们两个工作怎么协调合适,肯定至少一方经常在家,保证宝宝天天见到父母。虽然宝宝在预料之外,提前投胎,我们也将错就错,提前结束恋爱,这不双喜临门了,我们自己挺高兴的。因为两个人都很喜欢孩子,所以都很排斥老人过来照顾,特别是婆婆照顾月子的风俗,我看了一些资料,有点恐惧心理,让她儿子跟她解释原因,生气我也决不退让,我可不想产后抑郁!”(个案小蓓SH1905,31岁)
可以看到,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的双重推力下,职业多变的白领女性曾经离家越来越远,然而一旦触及恋爱、情感、结婚、生育、养育等人生议题,家又变得亲近并重要,父母至亲和亲缘关系重返白领女性的社会生活。只是除了上述和亲缘关系的纠缠抗争,白领女性为坚持婚恋选择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叛逆、抗议与斗争也会经常性地发生在同辈、同事等人际群体甚至制度、文化、媒体、舆论、网络等公共领域。
自尊心较强的小琛坦言曾因个人情感被干扰、被嘲讽而拉黑“闺蜜”,甚至与男同事在公司争吵开战并主动辞职的勇气和痛苦。
“我已经不止一次把她们朋友圈拉黑了,平时一起吃饭逛街本以为是闺蜜,一旦当感情出事,尤其是被劈腿痛苦分手,她们不仅不安慰,反而幸灾乐祸私下在公司内部传开,这跟工作没半点关系,为这事我们在公司吵了起来,领导找我谈话训诫,我主动辞职了,公司的这种公私不分的管理环境根本配不上我的智慧才华……”(个案小琛SZ1906,29岁)
甚至对于研究前文所述的文化陋习的延续和不友好、制度和法律的不完善等宏观社会环境,独立自强的白领女性们都在积极努力地寻求破解、自我救赎。
“房子和孩子,不要说父母亲戚,就是身边的男女同事或领导,都会对我们不怀好意,比如不出首付房产证上要不要加名字、不结婚工作再优秀人生也不完整、生孩子不能跟母姓,等等,社会已经够不公平的了,这些陋习为什么非要强调呢!我们公司女孩子都不简单,工作几年独立购房的至少有一半,这样婚后一起住在自己买的房子,哪个男人还要在房产证上写名字,那些老一套的问题就不存在了,主要是两人的感情!”(个案小沛SH1902,33岁)
(2)观念的、思维的、语言的、行为的博弈、逃避、冷漠乃至重塑等无声硝烟与隐性抗争成为白领女性婚恋选择过程中追求独立、坚持尊严、维护边界的叛逆与反抗的另一股静悄悄的强大力量。
入职十年并顺利跃升管理中层的小曼坦言工作五年使她解决了经济苦恼,工作十年解决了尊严困扰,情感恋爱,结婚生子,都是无法强求、水到渠成的事情,自己已经做好了内心笃定、岁月静好的耐心等待,外人的评价都将随风而去,不予理睬。
“我不会让任何人打乱节奏,更没有精力和心思猜测别人怎么议论我或者解释自己有什么难言之隐。恋爱婚姻我都很看重,遇到喜欢的,闪婚都没问题,要是不喜欢,再等几年也没关系,我觉得自己永远年轻……现在的工作,我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国内可以在深圳、上海轮值,需要的话去国外业务区也没问题,反正没什么牵挂!”(个案小曼SZ1907,34岁)
而校园恋爱进展顺利并已谈婚论嫁的小明则在实力担当、观念开明父母的支持下全款在上海购房并正式对男友提出婚后和女方父母共同居住的要求。
“两边父母都见面了,对我们俩的情况都满意,催我们早点结婚生孩子,趁着他们身体好可以帮忙带,减轻我们负担。毕业前爸妈就给我买了房子,一是他们相信我在上海找到工作没问题,二是把养老钱提前拿出来投资,三是给我买一份‘保险’。男友家里条件也不错,对于婚后住在我们家他父母没有当面反对,就说可以两边老人经常一起带孩子,只要两个孩子过得开心。现在房子已经装修好了,就盼着结婚住进去了。”(个案小明SH1912,26岁)
但拒绝与父母共住、夫妻合力购房、合力持家的新风文明也正悄然兴起:
“从选房到买下、装修、家具风格等全过程都是我们自己搞定的,爸妈就在视频里看到新房全貌高兴了,夸我们俩真了不起!婚后我们也打算自己住,先丁克几年试试,好好享受二人世界,当然主要是看两个人相处的情况,如果他连做饭打扫卫生都要和我吵架,那我生了孩子还能指望他给宝宝喂奶换尿布吗,我可不想辞职当全职太太,所以要考验他的能力,尤其是做家务责任心和水平,这事我们一直在讨论。”(个案小海HZ1910,28岁)
研究中,既有类似对恋爱婚姻内心笃定、岁月静好的耐心等待,也有全款购房投资婚房的另一种“安全感”与“从妻居”新风,还有在和男友商量婚后家务分工、育儿分工细节的积极尝试,以及取消婚礼、先试婚再结婚,婚后丁克五年再决定生育的反传统共识……
3. 疏离与边缘:对主流漠视、再造
“娜拉出走后将会怎样?”“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鲁迅曾在97年前为试图为当时中国的“娜拉”们寻找“新的生路”。然而近一个世纪过去了,中国的女性和中国社会一样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强大支撑下,个体化时代与独异性社会日益彰显,站在时代前沿的白领女性的婚恋选择除了上述妥协与抗争,正不可阻挡地呈现出难以预测的非主流、边缘化表征、多元化趋势以及深刻社会影响。
(1)现代生物科学的突飞猛进和实质性突破为白领女性延迟结婚生育提供了技术保障、心理支撑和尊严底线。对于中国女性而言,不仅城乡之间经济收入、生活状态和阶层地位差异巨大,白领阶层内部也不断呈现分化,“冷冻卵子”、“试管婴儿”甚至“代孕”等生殖辅助技术正不断地为白领未婚女性成功解决“后顾之忧”,助力其与主流要求疏离与隔绝。本项研究中的个案尽管真正选择上述辅助生殖技术的不多,但在态度上是普遍认可接受的。
“去年在美国出差时做的冷冻卵子,再迟年龄就太大了,我要是钱多一点早几年就应该去做。其实发达国家选择的人也不是很多,但人家在文化上至少不会歧视,你看苹果和Facebook、携程等大公司都报销费用、作为福利了,自己的身体自己做主,我也不是故意不结婚,想给自己生个孩子办理准生证、户口都会遇到麻烦!”(个案小云SH1908,36岁)
“就当送给自己一个昂贵奢侈的‘特别礼物’、“越是发达的地区、科技含量高的企业,文化责任也是开放包容的,员工可以有自己的尊严和选择,我们会对隐私尊重保护……”、“阶层地位越高的人见多识广,越能接受这类国际先进的生育观念和做法,年青一代正在重新定义性别和生育……”,研究发现,深圳、上海等公司的管理层和普通员工对此认同程度普遍较高。如果说小云用“安全”的途径顺利地平衡解决了生育和未婚之间的矛盾冲突,那么异地恋的小芳则正企图使用危险的方式破解婚姻和生育之间的难题。
“因为是子承父业的家族生意,他们台湾人非常传统,生儿子是最低要求了,而且希望我辞职回台湾相夫教子才同意我们交往。但是我身体不太好,我们一直计划着婚后做试管婴儿,或者代孕也可以,我主观上不介意,正好不用自己生产受罪了,正规医院和小道途径我们都了解了一下,龙凤胎和双胞胎儿子基本能保证……”(个案小芳NJ1910,34岁)
(2)市场化的复杂异质、劳动分工的细化多元、个性服务的特殊与繁荣等,都正冲击或突破既有的社会规则和秩序,潜移默化地塑造、或波谲云诡地催生白领群体私人生活的反传统、非主流的独异、再造等碎片化与狂风波澜。
“每次他来中国时我们就住在一起,他回日本我们互不打扰,因为他在日本有太太和两个孩子,但每年处理中国业务时间较多,至少有半年吧,所以一个人很孤独,我们也是真心相爱的!他没给过我什么承诺,我也无怨无悔吧,算是自己心甘情愿的不后悔……以后也许会结婚,但也许只能领养或者不要孩子了……”(个案小雁SZ1908,29岁)
“这也不是我的第一任伴侣了,怎么说呢,外国人观念比较开放,跟他们在一起不用那么累,顾虑少很多,公司跟着外国男朋友移民的也有不少,反馈在国外生活的也不错。很多国外派来的员工都不会在中国太久,所以如果不移民,我们的关系也很少能一直保持下去,在一起的时候都是认真的就能接受吧!”(个案小苏SH1911,33岁)
研究发现,在国企尤其是外企的白领女性做出小雁、小苏这样“临时伴侣”的并非另类个案,反而有相当大的数量,并且公司管理层既无任何干预,公司员工在价值上也都表示正常和接受,甚至部分女性表达出“甘愿被包养……”、“可以少奋斗十年……”、“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用负责,活在当下!”、“至少不会那么累,老的慢一点……”等所谓的“自我牺牲式”的扭曲、谬误的独立婚恋生育观念……
值得警惕和重视的是,冷冻卵子、临时夫妻、同性伴侣、终生丁克、一夜情、约炮……未婚的白领女性正以诸如此类积极主动或被迫无奈的多种反传统、另类甚至病态扭曲、道德沦丧等方式与主流要求渐行渐远,以疏离式再造维持私人生活的平衡。当然与此同时,由此原子化、不确定性、变异性而衍生的伦理道德、公共卫生、生命安全、整合与凝聚等诸多风险代价与不仅将由全社会共同承担,也必将一定程度地威胁共同体建设的安全、持续与文明。
简短结语
现代社会催生的个体化、独异性与阶层分化正将情感恋爱和婚姻家庭的异质性复杂性推向纵深。一个数量庞大、贡献卓越、地位突出、潜力巨大的白领女性群体,却依然在情感恋爱、婚姻家庭、生育养育等生命历程重要事件的独立追求、自主选择过程中遭受多重外在的、社会力量的约束和羁绊,衍生出诸多复杂异质的社会新风新貌,考验着社会整体的文明进程与现代化质量。身居繁华都市、占有优势社会资源、享受优质城市生活的白领女婚恋选择研究成为我们管窥全球化背景下婚恋变化和现代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领域。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7年4月14日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在第四项青年婚恋领域中,明确了文明健康婚恋观、高水平婚姻家庭和生殖健康服务的发展目标。党的十九大重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追求的发展要义,肯定青年的成长发展维系民族国家的命运前途,提出全党全民关心爱护青年的殷切重托。因此,破解白领未婚女性婚恋选择的二重性矛盾、提升婚恋家庭的现代文明、提高社会共同体的整合凝聚、促进女性群体成长发展等重要议题的战略重视,须从构建婚恋领域进步文明、开放多元、异质包容的健康观念和制度政策合力着力。
参考文献和注释省略。作者陈雯系江苏省委党校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韩若辰系江苏省委党校社会学2017级硕士研究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恐婚,“剩女”伴随而来的社会现象
女人27岁不结婚,就犯法吗?
《基层女性》:出身不好的未婚女孩,全都去读几遍,尤其是恋爱脑
为什么越来越多大龄女青年找不到对象?
“27岁离过婚和35岁未婚的女人,你娶谁”,这个男人的回答惹怒无数人
我,28,大龄未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