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

“夏”



 
 “夏”字楷书临写一

这个字中间部分不清晰了。但是也是个常用字,我们一起来试着研究下它的写法,只要能让自己写的比原来好看,就是有价值的。

1,一个很重要,但又常常容易被忽略的地方,那就是上下两个部分的比例

因为这个字整体比较高,而很多人在写之前不太考虑,直接在格子的中间起笔,所以下方的“夂”(念 zhi,这个偏旁叫折文儿,不是反文旁)就没法写了。

下方的“夂”写得太小太低是很常见的毛病。

所以下方的“夂”写开,是一个重点

看下图:


2,上方的第一横,有写得很长的,也有稍短的,欧体的这个“夏”字,已经是比较短的了,可以比这个长,不要再比这个短。

第一横是要能够覆盖得住下方的“自”的。

3,第二个常见的问题是,中间的“自”(姑且认为是一个“自”),相对于上方的横来说容易写偏!

如果用一根竖线将“自”分成两半,你会发现上方的横也同样被分成长度接近的两半。(看上图

偶然也会有“自”靠长横的右边写的,尤其是行书,但是不要往左边写。

4,“自”应当适当写扁一点,让这个字不至于太高瘦,同时最后一横往左放长,让中间显得丰满一些。

5,最后,下方的“夂”写的好不好,会成为这个字成败的关键

第一撇大约在上一横的中间起笔,要放宽放长,角度上往水平方向靠。

短了左边就有点虚了。因为右边通常都是一个比较重的捺笔。

第二笔横折撇,要注意起笔位置和宽度,否则容易失调。


带“夏”的作品:


成语释义: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

出    处: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刘向是汉高祖刘邦的异母弟的四世孙,是西汉很有名的一位文学家、史学家,我们所熟知的志怪古籍《山海经》,遍是由他和他儿子刘歆编校。

《说苑》是刘向编的记录春秋战国至西汉时期一些遗闻秩事的一本文集,记录诸子言行为主,共二十卷,《贵德》是其中的第五卷。

这个成语故事是这样的:话说梁国宰相孟简子,因为有罪逃到了齐国,管仲接待了他。然后就问他,你在梁国最风光的时候手下有多少门客啊。

孟简子说,三千多人呢。

管仲一看他身后,又问,怎么就带出来这哥仨?

孟简子说,这仨人都是我给过他们巨大的恩惠才跟着我的,不然我就一个人来找你啦。

管仲听后很是感慨道,我不能像春风一样温暖别人,也不能像夏雨一样滋润别人,看来我离穷困潦倒也不远啊!

挺有启发的一个小故事,树倒猢狲散,你有恩于人,人才会对你不离不弃,而不是靠你的职务。

找资料找了半个多小时……


成语释义:冬天的扇子,夏天的火炉。比喻不合时宜。也比喻毫无用处的东西。

出        处:·王充《论衡·逢遇》:“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何福祐之有乎。”

王充的《论衡》在中学历史课本里就提过,极其有名,就不细说了。

《逢遇》,是讲官宦仕途的一篇文章。这段话的意思是:去作弄一些无益的技能,接受一些无益的主张,这等于在夏天向君主进献火炉,冬天向君主献上扇子,尽做些君主不想做的事,尽献上些君主不想听的话,不碰上灾祸就算幸运了,怎么还可能德福呢?

ps:为什么花那么多时间去找这些资料,并非无的放矢。

是因为我们学书法,都是在学古人的东西,不管是字帖,还是古人的书法论著,你完全不懂文言文,是很难更进一步的,所以,如果您想在书法上更加精进,就跟我一样,咱们一起学点文言文吧!


      谢谢您的驻足,我是一只笨蛋,

       85后,笨拙而努力的书法爱好者,

       如果您也是,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关注我,我们一起研习书法!

如果觉得不错,一定要记得:

分享给你的小伙伴们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赏鉴〗每日一字:户
赵孟頫《四字成语》惊世书法
【】赵孟頫《四字成语》惊世书法
【行书精品】赵孟頫《四字成语》惊世书法
【每日一字】 虚(961)2017.04.13
赵孟頫用笔的三个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