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练字是不是必须得先学楷书?


.

       练字学行、草是否必先学楷?虽然素枫是很推崇楷书的,但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又是否定的。何以如此呢(实在尴尬,以往与人回答这个问题,都是“一来如何,二来怎样”这样罗列几点,就结束了,这次却要将其扩写到一大堆至于成文,却又不愿说那些没有营养的废话,竟一时不知接下来如何下笔了)?

    首先,就楷、行、草三种字体出现的时间而言,草书和行书是早于楷书的。汉代有草圣张芝,其生活的年代是要早于“正书之祖”钟繇的。这一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在楷书还没出生,就已经有人成了草书之圣了。至于创了行书的刘德升的生活年代,也是略早于钟繇的。

    其次,在直观的笔顺甚至结字上,行草书较于楷书,差别还是比较大。因此楷书对于行草书也没有很直接的联系,也就是能算作“有所联系”,是结体和笔画的逐渐简化的形态变化。艺术性和实用性也各有所别。或许也正是因为楷到行到草的笔画递减,概括性和艺术性又递增,所以主流学习顺序都是先楷后行而进草。但是,细想起来,若是天赋足够好,临习能力够强,越过楷书而学行、草,也未必不行的。

        另外,有许多朋友练字的目的,也就只是想让自己的字“好看一点儿”这样的工作或生活诉求罢了(素枫也如此,只是学进去之后,越学越觉得自己写得太丑,所以才一学就不能自已了)。而这样的工作或生活需求(前期有谈到这种需求的,通常是硬笔学习者),直接学习现在市面上的行书或是行楷,是足够的了,若是掌握正确的方法并能持之以恒,能吃透某一家的帖,便也是所谓“大神”了。

        我为何又是极力推崇楷书的呢?因为学不好楷书,便写不好行书草书,是实实在在的事。您一定马上想起上文然后疑惑:你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其实不然,我这里的“好”,不再是仅仅是乍看好看的“好”了,而是经得起推敲琢磨,耐看耐品的“好”了。

明代大书法家文征明的小楷

很多人的字,都是乍看好看,但是学过书法的人看来,都能知道缺少帖味,缺少法度,就是我们平常所谓“江湖体”。素枫总结“江湖体”的特点,就是:好看,却缺少帖味,不耐看,拆开了一个字一个字细看,看久了,就能看出问题(即使是没学过书法的朋友也能看得出来)。而真正的好字,像这样拆开了细看细品细推敲,是越看越好看、越有味道的。

从当代的草圣林散之(启功先生草书同样精妙),到近代草圣于右任,再到清代的铁保、傅山、明代的祝允明、元代的赵孟頫、宋代的黄庭坚、唐代的张旭乃至晋代的王羲之,这些草书或行书极负盛名的大家,无一不精楷书。也就是怀素,这一位草书大家没有楷书作品传世,但是,您去细细看看他的论书帖和小草千字文便不难发现,他的楷书同样非凡——这两部作品中,有不少字,其实就是楷书。

黄庭坚的小楷,同样精妙

您还疑惑,那么像张芝、皇象这样与钟繇这楷书鼻祖差不多时期生活甚至早于钟繇的草圣,还没有楷书出现,就已做了草书之圣的,以及更早的创了行书的刘德升,又作何解释呢?解释不难。张芝、皇象等人,所作草书是章草,这些人,无一不将隶书写得精妙(上文所探讨的是楷书,大家问的,也是楷书,这里已是题外进一步的解释了,所以也不算什么“钻空子”)。

于此,素枫也是有这经历和体悟的。素枫本人最早也是直接学了当代书家罗扬的行书,后来总也没了进步,后来才回头学楷,学了两年后,就突然发现,再上手各种字体,都顺手很多,与学楷之前的感觉全然不同了。即使现在还是写得很糟糕,但也总算能知道方向和自己的问题,不会有那么多可走的“弯路”了。

再附一故事以佐证:曾有一老者携作品请林散之先生点评。林老先生翻阅作品过程中只是时时点头,却一言不发,到老者走后,旁人问起,林老先生才坦言:这位不会写楷书,草书还在门外转哩!若是就实说了,还要他这把年纪了再重新开始么,且这对别人对写字的这份热爱也显得不够尊重了。所以只好随他去,“顺其自然”了。这个故事,除了证明要精草先精楷,还能学习林老先生对他人的尊重和高情商呢,对不对?

一只笨蛋:林散之先生活到91岁,60岁以后才开始学习草书,他初学唐碑,后学魏碑,包括汉隶,都有身后的功底——虽然他被誉为“当代草圣”。

写字订制:大家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区里(不是后台不是后台不是后台),提出你想要的字(毛笔字数限定1个到10个,硬笔或者小楷字数1个到100个),并说出你的要求(毛笔或硬笔,楷书或行书等),我写完之后,会在周末一起发出来。

想写好字,请保持耐心,坚持下去。

想卓有成效,请忘掉自己的聪颖,付出努力,像一只笨蛋一般,和自己死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主席狂草出神入化,这位“狂僧”的法帖对“毛体”形成影响最大
以网评馆阁体的眼光看书法,草圣张旭等人的书法都是丑书
喻小波和他的书法艺术
评价别人的草书要先看他的楷书,这观点貌似很正确,凭啥?
为何古今楷书名家多不善草书?-头条网
写草书为何这么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