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于佛在心,藉画事于丹青——记佛系画家马运芳先生

​中华佛教,起于东汉,后肇有佛画。载汉明帝刘庄,尝梦金人以为是佛,乃遣蔡愔、秦景、王遵等人求佛于西域,十年即至,诸人一行于大月氏乃见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人,即携经卷,白马驮回,至洛阳,明帝乃命画工图佛置清凉台及显节陵,并绘制壁画千条万乘骑群像绕塔图。其间天竺僧人迦叶摩腾等亦随大汉使者使华,雕画佛教造像、绘画。三国时,天竺僧康会,远游于吴,吴主孙权笃信之,于江南兴建佛教寺院。后乃佛教绘画于汉乃兴,至魏晋、隋唐盛之也。

魏画家曹公不兴,喜于绘事,于天竺佛画用功最勤,终日临摹,为我华夏有史记载早期以佛教内容为题材之画家。至曹弟子卫协,传统绘画尚简之风渐趋细密。据《华阳郡国态略》记载:“南夷俗征巫鬼,好盟诅要质,诸葛丞相乃为夷作图。先画天地日月君臣城府,次画神龙牛马驼羊,后画部主吏乘马,又画夷牵牛负酒赍珍宝诣之,以赐夷,夷甚重之”。当隋以前,鲜有印度画僧遣华,为我绘画,渗入新风。新甘洞窟壁画,曾有中亚细亚、印度画师来华与我画家以合绘事,南朝陈时姚最《续画品》云:“右此数手,并外国比丘,既华戎殊体,无以定其差品。……下笔之妙,颇为京洛知闻。”观乎此,则于我画坛佛教艺术所占地位之重要。至唐代,佛教绘画更盛极一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举“两京外寺观画壁”有上都寺观画壁一百四十余处,东都寺观画壁二十处,多出于名家之手。其中道子吴画有三十二处;杜甫诗称“画手看前辈,吴生独擅场”。吴画既精且多,享名非是偶然。

伏羲以降,世者行绘画之人者重矣,且佛系之画之人鲜以,当今画坛马氏运芳先生便是佛系画家之佼佼者也。马氏运芳号智择居士,又名佛缘,家中州封丘。封丘乃北据黄河,南林汴京,西达太行,东指泰山。黄陵旧渡厄于津口北岸,陈桥古驿临于牧野南塬;翟母进饭于刘秀,史治封丘,张良刺秦于嬴政,名扬博浪。此乃地杰人灵,物华天宝之地也。运芳生于斯,长于斯,时乃兴事也,得先人之遗风,绘当今之画愿。

佛系绘画,求技艺之精高,体形神之兼备,究线条之优美,运墨色之灵动,更求禅境禅意之相融。运芳于此潜心钻研,求学佛教,静中悟道,个性超然,尤喜弥罗佛海纳百川怀日月;笑口常开自在心。运芳于弘一大师情有独钟,倾其精力研习揣摩。对历代名家真迹亦反复研读、欣赏、临摹,汲众家之长,融会贯通之势。经年累月,研究感悟,画风清奇,笔墨精进,尤为世人所爱。

佛系绘画求者众矣,绘事亦难以,得之者家旺,求之者人喜,绘之者亦乐矣!

谨以此为序

王凤年作于2022年6月26日红雨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佛教绘画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代寺观壁画发展历史
超然物外,神游八荒——解读佛缘画家马运芳
吴道子老师手绘作品【封侯图】一幅
丰县永宁寺:梵音千年,安宁永远
魏晋南北朝时的佛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