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花洲诗苑众诗友第7期 / 清明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本期作者

喻志烈、落花人独立、西山一抹云

曌、西山开心雨、远方

龙定安、海之梦、用因堂主

茶乡茶香、何道玄、巴山夜雨

焰火、冬临天下、小青

邓习学、西山玉可可、撷芳词 

西山金珠、白云朵朵、杨书娟

老何、星之子、飞天鸿云

许胜带、永清、吟松

菊潭清风、微诗词情、沧海恩仇

西山酒真人、鸿、丧门剑

刘芽萌、刘崇元、君言君语

梅子、离宫火、徐建

碧霄、八零老兵、刘德洲

温素玲、优哉游哉、赵子牧

腾红洲、白长新、疏篱菊影

曲世昌、尘落、蘸墨笙

西山小师弟、红叶竹马、戒酒

(按收稿顺序以及绝律词古风部排列)

绝部


五绝·清明祭亡弟

文/喻志烈(广东深圳)

儿时共被窝,打架又言和。

一去天堂里,千呼不理哥。

七绝·清明

文/西山落花人独立(江西南昌)

青春过半岁华惊,柳絮纷纷乱绪生。

似雪梨花愁落泪,人间犹是近清明。

七绝·清明

文/西山落花人独立(江西南昌)

由来节序绪无涯,惆怅东风吹落花。

独步芳庭行复歇,心灯一盏又思家。

七绝·清明杂感

文/西山一抹云(云南)

锦字天涯芳草路,清明幽恨叠春深。

濛濛柳絮凭风乱,簌簌梨花断梦愔。

七绝·清明伤怀

文/曌(山东济南)

絮重红飞乱暮天,乌啼落蕊葬林泉。

春残谁惜芳时短,星泪沾妆共惹怜。

七绝·清明祭母

文/永清(山东潍坊)

子规泣血雨含烟,松柏迎风诉绝弦。

每向茔园遥怅望,清明银烛泪涟涟。

七绝·清明有怀

文/西山开心雨(陕西西安)

林花烂漫香飘雪,陌上轻尘乱晓昏。

春色无边谁与共,一抔新土掩梅痕。

七绝·清明

文/远方(黑龙江佳木斯)

双亲青冢远山孤,梦里音容醒却无。

回首经年风雨路,清明祭扫泪如珠。

七绝·清明

文/龙定安(广东湛江)

又到清明扫墓时,荒坡一带草离离。

纸灰未被风吹起,是为新坟湿泪垂。

七绝·下乡祭祖有感

文/海之梦(辽宁大连)

斜斜雨点乱松冈,冷冷风侵泪两行。

山外杜鹃啼断续,坟头野草掩凄凉。

七绝·遥想清明(新韵)

文/用因堂主(河南邓州)

一生一世几清明,花落花开转瞬中。

欲望染心难了了,诸相谁解本空空?

七绝·清明

文/用因堂主(河南邓州)

爱恨皆埋黄土中,再无执念共愁生。

人间百岁终觉苦,冢上花开尘境封。

七绝·清明

文/茶乡茶香(河南南阳)

桃花照面又销春,燕子衔泥报主人。

天地归心多少节,宽仁慈爱守愚真。

七绝·清明

文/何道玄(陕西西安)

又是清明一载中,凄凉细雨伴魂同。

故人晰面如昨日,梦里湿巾岁岁重。

七绝·清明

文/巴山夜雨(河南邓州)

阴雨连绵谛燕殇,梅樱谢树褪红妆。

一杯浊酒和情泪,洒向清明慰断肠。

七绝·清明

文/焰火(湖南张家界)

水冷清江三月春,风寒野岭墓前昏。

天涯游客匆匆急,新土一抔又远村。

七绝·祖祭(通韵)

文/冬临天下(河南镇平)

生前人事料难知,别后阴阳两不期。

蓬草无贪坟上土,如何高过去年时?

七绝·清明有感

文/小青(陕西汉中)

年年春色复年年,又是清明柳上烟。

逝去亲人终不见,空将纸烛对苍天。

七绝·清明

文/邓习学(河南邓州)

节近清明欲断魂,青烟直上九天云。

落花又见泪盈目,杜宇依鸣哀泣闻。

七绝·清明

文/邓习学(河南邓州)

哀思澎湃海潮生,祭扫茔园最动情。

寸草岁来春又绿,心香一瓣泪交横。

七绝·清明路

文/红叶竹马(福建莆田)

万物春时人凭吊,驱车爱与恨无涯。

一生一岁一回望,何日同归也化花。

五律·清明踏青

文/西山玉可可(中国香港)

鸠啼长短雨,蝶趁暗明花。

气暖收绫袄,烟轻采早茶。

游祠擂社鼓,过寺逗神鸦。

买醉笙歌里,醺醺不识家。

五律·清明遥祭

文/撷芳词 (江西上饶)

客旅值清明,廉纤锁暮城。

柳边烟未散,牖外鸟空鸣。

浊酒三樽酹,羁心百结萦。

遥思肠断处,墓草又丛生。

五律·清明

文/西山金珠(河北保定)

斜雨因风细,乡书解泪痕。

桐花开陌树,碧色满行人。

酹酒先人敬,焚香老父陈。

阴阳相去远,交感在三春。

五律·姜族金鉴

文/远方(姜一常)(黑龙江佳木斯)

族谱鉴门开,源头渭水来。

结庐三尺界,白首九天垓。

百世今如许,千秋复壮哉。

姜宗同一脉,联袂筑高台。

五律·忆父亲(新韵)

文/戒酒(辽宁大连)

清明忆父亲,哽咽泪沾巾。

善诱还身教,殷勤有爱嗔。

儿时常体恤,成长更关心。

仙逝斯长矣,拙儿永念恩。

律部


七律·清明

文/白云朵朵(河南邓州)

弱柳如丝闻鹁鸠,风斜雨细水长流。

携儿带女空啼恨,叩首焚香不尽愁。

纸火三千迷野蝶,青烟一缕锁林丘。

风光又是清明近,悼祖萦怀难为酬。

七律·清明渐近思祖母

文/白云朵朵(河南邓州)

清明渐近断肠人,病困他乡夜梦亲。

未忘生前情切切,犹思耳畔语谆谆。

天心博爱恩行客,德性贤良惠友邻。

念祖空悲仙国远,涟涟泪水洒埃尘。

 七律·清明祭父

文/杨书娟(河南邓州)

又到清明念故时,天公有感雨丝丝。

炮声阵阵山间起,灰蝶纷纷墓上辞。

几缕青烟迷泪眼,三杯水酒寄哀思。

年年此日魂将断,父在黄泉是否知?

七律·清明雨夜思母

作者/老何(浙江长兴)

寒雨临窗风欲收,思来不觉泪双眸。

也曾海内名医访,未得床前遗愿留。

儿宿人间三度祸,母埋泉下五回秋。

梦中若肯常相见,何惧如今霜满头。

七律·清明汤山所见

作者/老何(浙江长兴)

春来又复踏新泥,晚日萧萧影渐迷。

野杏无人花自落,荒山一路鸟空啼。

忽闻邻女悲声近,但见村夫纸焰低。

冥烛寄魂将散尽,青烟已到古陵西。

七律·无题(新韵)

  文/西山一抺云(疏帘淡云)(云南)      

有心避讳悲咽事,午后西窗又共喃。

一曲华胥花溅泪,几多潸怅浸春衫。

戚戚尘世霜丝染,寂寂黄泉祭唁函。

十载悠悠魂梦杳,年年今夜黯凭栏。

七律·清明有寄

文/星之子(江西九江)

料峭东风柳色寒,行人凭吊涕飞弹。

一杯淡酒化思泪,三柱香尘祭苦坛。

泣血杜鹃啼野陌,寄哀火纸托悲峦。

声声呼唤灵空诉,寂寂瀛台不忍看。

七律·春祭(新韵)

文/飞天鸿云(河南南阳)

野岗清明涕鸟飞,此节多雨满天悲。

千茔青冢埋银骨,万捆黄钱遗纸灰。

泪溃仙容乘鹤去,诚祈冥府告灵回。

寒泉乐土铭忠孝,十里青烟敬永垂。

七律·近清明抒怀

文/许胜带(广东阳江)

清明渐近草离离,着雨碑文苔色滋。

一径啼痕魂欲断,两行足印恨终随。

茔前岁岁栽珠泪,心上年年发沈悲。

唯叹此情从未旧,徒教老树换新枝。

七律·清明有寄

文/永清(山东潍坊)

又惹相思到墓田,清明祭拜各纷然。

听松唤起悲风至,看雨化成清泪涟。

两隔阴阳难聚首,一朝离别不同天。

在生二老须多孝,未见酬恩到九泉。

七律·清明祭

文/吟松(河北石家庄)

母如大海父如天,山水长离泪自溅。

梨树数枝悲怆泪,人间四月薄寒天。

时思教诲耳边响,几念缝衣身上穿。

养育之恩情不忘,清明叩首到坟前。

七律·清明祭

文/吟松(河北石家庄)

莫道将晴又未晴,杏花村里雨盈盈。

陵园祭祀伤前事,心内翻腾忆母声。

每遇清明流恨泪,长怀父辈养儿情。

为人立孝当为上,不悔相逢在这生。

七律·悼祖父

文/菊潭清风(河南南阳)

柳绿桃红二月天,清明临近泪涟涟。

慈祥祖父安棺内,贤孝儿孙跪柩前。

瑶母惜怜风瑟瑟,天公悲悯雨绵绵。

白幡起舞仙音绕,铺盖金银入地泉。

七律·陌上寒食吟

文/微诗词情(广西)

万里萍踪二十年,每临寒食梦魂牵。

凭吟故墓侵荒草,遥忆春山啭杜鹃。

多少清风催白发,几回浊酒祭黄泉。

平生数掬相思泪,空对乡关哭逝川。

七律·又见清明

文/沧海恩仇(湖南娄底)

月落长河影自单,心思慈母夜阑珊。

音容宛在何曾在,相见时难确实难。

不孝常悲亲未待,深恩哪得子承欢。

归情若许生双翅,一路离愁过楚关。

七律·清明祭

文/西山酒真人(河南南阳)

浊酒三杯洒墓前,家翁若晓也欣然。

尊师有道教无类,小子多情路未偏。

休笑千章填恨海,但凭一念舞空拳。

如能遂得平生志,何惧孤身下九泉。

七律·清明

文/鸿(河南)

梨花又引时令雨,寒日灰焚泪湿巾。

柏竹怜君哀已绝,阴阳相隔忆犹新。

青山寂寞埋忠骨,俭节从容寄旅身。

后继儿孙延此志,素衣叩拜慰亡亲。

七律·清明祭弟

文/丧门剑

夜入清明愈怆神,焚钱歧路若添薪。

身前如昨已怜瘦,泉下于今莫饮贫。

黄纸旋燃明灭蝶,白烟升笼幻虚身。

火光数点参差起,各映痴痴自语人。

七律·清明

文/刘芽萌(河南邓州)

风和日暖春方好,落尽梨花绽早樱。

地母笼香才二月,天公洒泪又清明。

初萌去意琼崖断,欲问归程楚水横。

杯酒只鸡灰蝶起,余人对泣不成声。

七律·清明忆双亲

文/巴山夜雨(河南邓州)

落地榆钱百万金,清明代月祭亡魂。

闲乘橹棹游蓬海,羽化登仙驾鹤云。

忘却人间烦恼事,得安岁暮静悠心。

新词旧阙笔头泪,铭记无边父母恩。

七律·清明悼父母

文/刘崇元(湖南娄底)

已是春深绿满枝,情心料峭黯然悲。

鹃声凄切悼慈母,父背依稀忆旧时。

哪得人生千易稿,空闻梦里一呼儿。

清明可约人无约,徒向坟头奠酒卮。

七律·近清明,祭祖母二首

其一:忆人

文/君言君语(江苏南京)

灵台小像触犹温,老院萧条抚旧痕。

去日亲栽塘下柳,当时浣洗井边盆。

怜它风物应长在,宠我斯人久不存。

已是伤心无处道,一逢寒食更销魂。

其二:扫墓

文/君言君语(江苏南京)

茔树萧萧纸蝶扬,伏丘燃烬一炉香。

可堪回首生涯老,不忍衔悲岁序荒。

去后总期明月满,别来还患九泉凉。

伤心欲寄归何处,数点莲灯照北塘。

七律·清明  

文/梅子

春雨微茫小径头,石山脚下竹溪流。

烟飞浅白迷荒野,风剪残红落古丘。

尘世荣枯真幻梦,涅槃轮转尽浮沤。

唯将遗愿拼全力,报答平生志未筹。

七律·清明节前感怀

文/离宫火(吉林长春)

无花无酒意何怜,凭吊幽魂踏晚天。

野色荒荒风送羽,春痕渺渺柳生烟。

荣枯梦断悲欢事,今古愁多聚散缘。

借问林公谁是主,一轮明月总安然。

七律·清明祭

文/徐建(江苏如皋)

辛丑清明细雨寒,东皋郊外祀尊先。

断肠墓地添新土,洒泪坟头奉纸钱。

两界遥怜青鸟远,三生谁解故人缘。

感恩跪拜无遗憾,回望柏松浮翠烟。

七律·清明祭双亲

文/碧霄

每至清明倍感伤,三番跪拜念爹娘。

轻除坟草添新土,虔送春衣点细香。

儿女哀思萦夙夜,椿萱福荫茂庭堂。

泉途若把家山望,功果隆心百祉长。

七律·清明

文/茶乡茶香(河南南阳)

国民肃穆祭清明,天地维新日月情。

秉烛方能开智慧,孝廉最宜启和平。

绵绵细雨梨花渡,淡淡轻风竹叶鸣。

浮世繁华车马过,苍山松柏送涛声。

七律·清明返乡

文/红叶竹马(福建莆田)

青山昨夜着红妆,邀我离城返故乡。

世路行行肠九曲,童心皎皎胜千章。

炊烟香可通星海,棠棣梦难栖凤凰。

年少耽书余旧物,更深还透老时光。

排律


排律·清明归故祭

文/八零老兵(甘肃兰州)

细雨绵绵雾锁丘,归心不见暖阳头。

前途浩渺云山寂,昨夜微茫楚客忧。

踏破芒鞋朝故里,行穿野径越江洲。

长帆但得长帆助,落木还因落叶休。

事事回思犹切切,年年转觉亦稠稠。

青烟袅袅哀情甚,白草凄凄杜宇啾。

去去音容今又远,冥冥教晦自常留。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月知秋水共秋。

欲向蓬莱求未果,还临沧海笑千舟。

逍遥我是凡间客,乐得逍遥暮色优。

注:借毛泽东词采桑子一句,人生易老天难老。

排律·清明抒怀(读杜甫《清明》有感)

文/八零老兵(甘肃兰州)

飘泊求生荡九洲,霜寒寄宿泪藏楼。

悠悠浸枕思前事,寂寂望空念旧丘。

万里鞦韆同世俗,十年蹴鞠远风流。

家山有酒愁难解,草木无言怨自囚。

每到清明游子哭,只因故冢断魂搜。

韶华逝去残云度,化作青烟绕陇头。

排律·清明

文/许胜带(广东阳江)

山深又染清明味,蔓草铺张满径缠。

几处青苔遮旧石,一些冥纸兑尘烟。

茔中黄土风堆厚,陌上啼痕雨弄寒。

燕剪虽锋思怎理,柳绳却细梦难牵。

浑浑忆里留今日,浅浅云间续雁弦。

惯在韶光充过客,终无功法淡情缘。

深杯浊酒盈离恨,野树疏枝隐噪鹃。

啼落声声皆别意,唯期往事两相连。

排律·清明祭父

文/刘德洲(河南邓州)

时值四月又清明,雨足郊原草木青。

春鸟啾啾难解语,野花漫漫不知名。

携家带口归故乡,祭扫祖宗乘车行。

纸灰化作飞蝴蝶,鞭炮轰鸣荡太空。

冷酒一杯敬慈父,双膝跪进稀泥中。

慈父故去十九载,生离死别凭泪倾。

寻常怕听哀乐响,谆谆庭训在梦境。

莺啼鸟啭添愁绪,语塞声噎两眼红。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荒丘蓬蒿共。

日暮远峰青似染,神情恍惚诗难成。

谁言傍河坟墓寒,芳草做衣若有情。

回首故乡多怜爱,难舍难分情更浓。

野云堆积冷风响,茂林频传鹧鸪声。

落花有泪伴风雨,风雨送我晚归城。

词部


 最高楼·清明雨

文/温素玲(天娇)(辽宁)

清明雨,淋湿我心扉。

一任冷风吹。

苍天能懂人心碎,娘亲知否女心悲?

念无声,思满盈,泪双垂。

风呜咽、心如三月雪,泪未竭、情淹千古绝。

梨花落,燕南飞。

经年未解相思苦,梦时惟愿去灵归。

节仍延,情又叠,慰谁谁?

江城子·春祭

文/飞天鸿云(河南南阳)

踏青细雨又还乡,

矮砖房,院门荒。

四壁蛛丝,老屋好凄凉。

尊父寒泉祈永寿,

亲不待,养何偿。

少年叛逆逞刚强,

弃寒窗,跪庭央。

换位方知,愧对孝无疆。

告慰年年回祭日,

清明路,土丘旁。

好事近·清明祭双亲

文/优哉游哉(河北石家庄)

插罢柳枝条,再至坟前长跪。

回想平生父母,泪水潸潸坠。

养儿方懂双亲苦,欲孝成追悔。

若问悲伤几许,恰如撕肝肺!

赤枣子·风细细

文/赵子牧(河南邓州)

风细细,雨凄凄。烟笼青冢正迷离。

往事万千成逆旅,清明惟有泪沾衣。

蝶恋花·清明

文/腾红洲(广东深圳)

烟柳依依生短絮,

又至清明,满眼飞银素。

粉透海棠花满树,

馨香缈缈随风去。

羁旅迢迢无觅处,

借问村童,遥指田间路。

浊泪盈盈遮不住,

乱红飞瓣愁无数。

小重山·清明

文/微诗词情(广西)

春到清明春雨霏。

楚天垂悯泪、共吟悲。

苍山声绕杜鹃啼。

香火处、烟袅递凄迷。

荒冢纸灰飞。

行人魂欲断、湿襟衣。

一壶醇酒化春泥。

千秋祭、安得九泉知。

钦定词牌/薛昭蕴体

如梦令·清明

文/白长新(河南南阳)

长忆子规啼血,

柳笛声声悲切。

天亦泪轻抛。

岁岁年年此节。

呜咽。呜咽。

谁不愁肠千结?

鹧鸪天·清明(新韵)

文/疏篱菊影(河南镇平)

浅草青青柳岸风,思乡紫燕绕堂东。

他年暖语犹萦耳,今夜情丝谁与同。

从别后,盼相逢,牵肠入梦泪双瞳。

子规声里纷纷雨,总恨寒食又落红。

鹧鸪天·寄语清明

文/海之梦(辽宁大连)

满目凄凉迪柳残,为君一赋鹧鸪天。

又逢尘世清明日,追忆恩情祭祖先。

从公墓,到陵园,敬花祈祷意诚虔。

苍生厚德千秋善,大爱无疆万代贤。

钗头凤·清明祭

文/曲世昌

梨花素,清明雨。

返乡亲友坟头聚。

防火日,村长职。

禄色山林,火烟防急。息!息!息!

先贤祖,弟哥父。

子孙坟墓添新土。

衣襟湿,痛悲积,

思念愁肠,赋诗书笔,忆!忆!忆!

古风


古风·清明有感

文/尘落(山东济南)

频斟浊酒向天涯,游子身疲羡落花。

自比薪资常落魄,何如俗世掌中沙。

不知节气清明至,方悟经年未著家。

解语尘缘身后事,依稀檐底又新芽。

古风·清明

文/蘸墨笙(河北石家庄

细雨悠悠九州山,销魂深碧柏森然。

几家星火欣贤祖,无数游子远乡关。

三十无成家未立,十载消磨行路难。

凭谁尝尽此中味,未妨暂作酒中仙。

古风·四月六日

文/西山小师弟(江西南昌)

春山春水连还迭,春风春雨啼复咽。

春山花落伤杜鹃,春水波皱隔胡蝶。

当时昂首问生涯,笑答风物寻常竭。

迥有年光掩要眇,莘梓阴阴棠棣发。

万里来归投一瞥,荒坟残碑各奇崛。

何人弃之若微屑,不应有泪凉和热。

黄钱灰烬题薤露,静看前尘风飘忽。

四月五日清明节,往来凭吊肝肠裂。

莫能相见怀空设,人事阴阳中断截。

四月六日摧寄客,春山春水行波折。

风势不消雨暂歇,殊方魂梦思可啜。

去路茫茫复孑孑,何时重与修契阔。

幽怀添得新愁烈,指点东风说暂别。

诗词解析


文/徐洪波(离功火)

关于一首题图诗的解析

原诗:

七绝题图·海棠

文/离宫火

月洗风流春洗妆,红唇轻颤醉明皇。

华清出浴娇慵散,子美闻羞欠一章。

一、白老师修改意见:

说到练字,翻看了前晚大家讨论这首。三句两个典:海棠睡未足和工部不留诗,只是前者分成两句,显得不够凝炼,试修订如下:

月掩风流夜掩妆,红唇轻颤少幽香。

华清出浴爱慵散,子美闻羞欠一章。

不妥之处见谅!

二、作者本人离宫火的解析:

大家好,白老师好!下面我回复一下有关白老师的质疑。

(1)、关于第一句,白老师改为“月掩风流夜掩妆”,这是一种暗色调,失去了原句“月洗风流春洗妆”的明快与亮丽,月掩与夜掩且涉重复。月、夜再加上掩,这不是盖子吗?焉能得见海棠的风姿?再说,月亮是有光的,用掩字合适吗?而用洗则自然,大家也可以体会一下:“掩”和“洗”两字在此处的不同妙处。原句是说,海棠在月光和春天的滋润下不同的风姿和容貌的意思。因此,我还是坚持原句。

(2)、诗中第二句原句是:

“红唇轻颤妒霞光(或压群芳)”,

但这样一来,韵脚处变为三处阴平,后来想用“醉三郎”,三郎是李隆基的小名。但一想有些口语化,所以改用醉明皇。白老师的“少幽香”,香亦为阴平。若不避韵脚三阴平的话,也可考虑用:酣红妃子醉霓裳。酣红:多指因酒醉而使脸色发红,这里用妃子的醉脸比喻海棠花朵的红艳。

(3)、白老师将转句之中的”娇”换为“爱"字,我不赞成。原句的意象是:海棠花就象美人出浴后,那种慵散之态的美,换为“爱”字后,句意就变为美人出浴后喜爱慵散的状态了,这是一种主动的行为,失去了天真与天然,所以不可取。

(4)、白老师说的三句两处典,不够凝炼,我以为,这无关凝炼。就是整首诗说一个典也不是不可以,例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其实,诗中说的就是三处典,且与海棠皆有关。妃子醉:杨妃卯醉未醒,被唐明皇瞧见,原话是这样:“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所以,后人常用“妃子醉”来形容海棠,或其它鲜花。而“海棠睡”则用来形容妇人的醉姿或卧姿。古诗词中,用美人比喻花的美和用花比喻女人的美,随处可见。

我的原句“红唇轻颤醉明皇”,即是“妃子醉”的暗用,但却误导了许多人,令人以为与“华清赐浴”典出一处。虽然这两处典都出于一人(杨贵妃),但却不是一回事儿。华清赐浴:华清池本是帝王专属,华清池里有:九龙汤和芙蓉池。由于杨妃受到明皇的极度专宠,所以,明皇赐杨妃可到华清池沐浴,芙蓉池后来也改名为贵妃池,这个传说足以说明杨妃受到的宠爱程度。

(5)、子美不留诗,大家都知,就不说了。

最后,非常感谢白老师的指点,也非常喜欢大家的参与探讨!若文中有得罪处,实非本心!盖出对诗词的喜爱与交流。绝无不敬!

再次感谢白老师。

文中所用书法分别为河南新野书法爱好者张显学老师,河南邓州著名书法家冯洪勤老师,河南邓州著名书法家赵子牧老师提供,感恩、感激、感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诗歌报唐宋格律诗词创作室第76期优选合集
【龙风快讯】第十期【龙风文化专栏】【北京头条】推荐阅读●城市金榜头条
七律·清明(外二首)
七律三首,排律二首
同题38【清明】诗词选萃(下)
《诗家天地期刊》 第 552期为河南加油同题:讨向龙王一支令,家乡草木尽平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