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女神献身,这部片子美到心碎!

芬兰在人们印象中是一个以高福利、高幸福指数著称的国家。

可是,一旦你看过《没有过去的男人》《希望的另一边》《薄暮之光》《浮云》《火柴厂女工》等电影,

那么你定然会怀疑甚至改变对于芬兰的印象。


从这些带有个人深刻印记的影像中,

一个整体性的芬兰文化景观和民族性格被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而其塑造者就是当代芬兰最伟大的作者电影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


阿基·考里斯马基是芬兰导坛的重量级人物。

是当代北欧著名的导演、作家和制片人。

是欧洲各大电影节的夺奖专业户。


他在1990年的《火柴厂女工》、

1992年的《波西米亚人生》和1999年的《爱是生死相许》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三次夺奖。


当代芬兰三部曲的首部1996年的《浮云往事》在戛纳电影节获普通评审团特别奖。


2002年的《没有过去的男人》再获评审团大奖和普通评审团奖。

2006年三部曲的完结篇《黄昏中的灯光》继续入围戛纳,足以证明欧洲影坛对阿齐·考里斯马基的偏爱。


而今天为大家推荐的这部影片,

正是在02年上映的正是继“浮云”之后当代芬兰三部曲的第二部——

《没有过去的男人》


在这部电影中,

阿基通过一个人的失忆反映了当代社会疏离冷漠的本相,

以及社会角色和自己的寂寞成为鲜明的反差。


影片继承了他黑色古怪,同时又充满了现实主义批判的风格。

故事集中在一个叫“M”的男人身上。

该角色的设置类似于卡夫卡存在主义的反英雄。


M来到赫尔辛基,睡在公园的板凳上,

遭遇一伙恶棍的袭击,几乎毙命。

他被送到医院,仪表显示他已经死了。



突然间M起身,拔掉仪器,穿上衣服走了。

下一个场景他躺在河边,一个流浪汉换走了他的鞋子。

濒死的M被两个男孩发现,在一个小家庭里疗伤,他们生活在海港边的集装箱里。


因为M的脑袋受创,他几乎丧失了所有记忆。

他开始重建自己的生活,获得了这个家庭以及其他角色的帮助。

包括救世军组织的女人、一个宽宏大量的银行抢劫犯,一个软心肠的保安等等。


M面对着一个新的世界,

他必须知道自己的真名,找到自己的身份。


他做出的反应,与周边人产生了诸多共鸣。

他鼓励救世军的女人重新认识自己,

她也帮助了M很多,给予他爱与希望,告诉他必须自控。


他在贫民和流浪汉中寄居,

并开始在贫瘠的海边种土豆,

遇到一连串温暖的大小事。


最终因偶然卷进一宗银行抢劫案,找回了自己的身份。

但最终他没有选择回到过去,

而是告别,回到南方成为那个社区中真正的一员。


出身贫寒的导演阿基始终站在同情底层人民的立场上。

他的可贵是他不加自己任何的道德评判,

只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我们看见了官僚制度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麻木和抛弃。


在一大堆规矩和程序面前救助形同虚设,

特别工作人员对M的歧视更加凸现了这个社会公益的虚假和不可接近。

他们的刻板、冷漠无情和那家善良平民之间热心相帮成为了鲜明对照。


这部投资仅150万芬兰币的低成本电影,

就这样以它的人道主义主题和乐观的人生态度打动了国际戛纳。


影片获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而导演阿基的御用女演员卡蒂·奥廷宁也斩获最佳女演员奖。


导演以黄昏的星星灯火反映了人心的向往。

同样通过M种土豆和拣到电唱机后的自娱自乐让观众理解生命如何战胜生活的窘境。


这部片子延续了阿基·考里斯马基一贯的风格:

缓慢的镜头、丰富且浓郁的冷色调、简约的构图、舞台剧式的精炼对白,画龙点睛的音乐。

以及最重要的——最小限度的表演。

影片整体呈现出一种简洁又稳定的美感。

虽然场景设置在贫民区,但镜头下的环境贫穷但不肮脏,匮乏但不凌乱。

每一帧画面都体现出生而为人的尊严。

影片不长,经典的一个半小时时长。

但让我们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和男主人公一同经历了一段非同寻常的人生。

这段人生尽管建立在虚构的剧情上,却对我们当下的生活颇有启发意义。


演员的表演故意的呆板,总是面无表情。

这个角色在传统概念里,应是属于现实主义的范畴。

可并非如此,M表现得很谦逊很内敛,是为给予观众很大的空间投射自己的灵感与联想。


本片的台词间总是有很长的停顿,

语言也很朴素甚至粗俗,都是带有指涉性的。

比如电工给M安电线时,M问他多少钱,他回答:“如果你看见我倒在排水沟里,把我翻过身来就好。”


剧情充满了巧合,几乎不用推断,

也没有意图让观众去总结与评论。

电影看上去呈现的是一个世俗的世界,可是我们并不能适应,显得奇怪。

这部电影是关于情感、冥想的,跟行为、性格与事件几乎无关。

考里斯马基开采了身份的概念。


即我们怎么建立自我意识,

怎样知道自己是谁,如何收集证据,从别人那里得到自我认同。

他所用的方法是,从别人那里效仿到礼貌,建立起责任感。


银行抢劫犯,认为自己的行为并不是自私,

是在做正义的事情,只不过他和法律与道德产生了裂痕。


保安做生意也不是自私,倒显得度量很大。

救世军乐队并非古板,只是出于一种自我保护,其实他们能创造出更新潮的音乐。


所有角色都有天真的一面,

存在一个反“自我”的无限开放空间。


而影片的情感也是一种不紧不慢的反应。

像是一种自我审视。

即让事件挂在空中,进而可以我们挖掘更深层次的含义。


它反应了人类正直的可能性,

正如圣经上所列的,有关于互相帮助。


M可以说是死而后生,仿佛是对我们来生的预示,

正如维姆·文德斯在《柏林苍穹下》一般。


考里斯马基创造了一个超自然的世俗,

纯属是个想象出来的空间,来表达这种预示。


他的处理方式很微妙,也很谦逊,

正如片中的角色一样。

他构筑起来的灵活框架,能让观众去想象,去寻找答案。


有人说,这部电影是“献给好人的奏鸣曲”;

有人说,这部电影讲述了“身份消失”;

也有人说,这部电影讲了贫苦的老百姓和迂腐的官僚之间的矛盾...... 


导演非常克制,仅仅露出冰山一角,

剩下的部分留给观众揣测。


《没有过去的男人
剧情/喜剧 |97分钟芬兰 |2002年 
导演: 阿基·考里斯马基
编剧: 阿基·考里斯马基
主演: 马库·佩尔托拉
豆瓣 8.5    IMDb 7.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都第4次了,张震终究败北!柏林影后竟是《小姐》的她!
【阿基·考里斯马基】一个把所有城市拍出芬兰味儿的偏执狂导演
你喜欢阿基·考里斯马基吗?
漂泊:在绝望与温情之间丨阿基·考里斯马基作品展
戛纳评审团奖:“冷面笑匠”阿基·考里斯马基写给成年人的爱情童话
来自留言区的芬兰电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