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戏说晏几道:一生只愿做个“痴人”!

晏几道,字书原,号小山,是北宋著名词人

提到他就不得不先提一提他的父亲,被称为“宰相词人“的晏殊,晏殊5岁便有神童之称,14岁便成为进士后来官拜宰相。

晏几道是晏殊的第七子,晏几道出生时晏殊已经40多岁了,老来得子,因此晏殊对他的这个儿子十分疼爱。

令晏殊感到欣慰的是这个小儿子完美的继承了他的文学基因,7岁就能写文章,14岁参加科举考试,和他老爹一样拿了个进士的身份回来。

因为晏几道的创造风格与其老爹晏殊的创造风格有相似之处,因此历史上将父子俩合称“二晏”,分别为大晏和小晏。

小晏晏几道身为“官二代”,在早年过着诗酒燕笑,裘马轻狂的日子,可惜好景不长,老爹晏殊一去世,家道中落,晏几道的风光日子也到了头,其后步入官场仕途一直不顺,晚年的时候凄惨落魄,甚至依靠朋友的救济才能存活。

那么身为宰相之子的晏几道为何落魄至此呢?

这便在于他是一个“痴人”,黄庭坚曾在《小山词序》中说他有“四痴”。

“仕宦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

“论文自有体,不肯一作新进士语,此又一痴也”

“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面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痴也”

“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此又一痴也”

其一,在政治上不得意却不攀附权贵;

其二,明明有自己的文学主张却不肯适用于考场的“时文”;

其三,用钱很慷慨,明明财产耗费完了,家里的人都在挨饿受冻,但他却像不懂事的孩子一样无动于衷;

其四,别人做了很多对不起他的事,他却一点也不怨恨,他自己相信别人,而始终不怀疑别人欺骗了自己。

这“四痴”为他带来的是其悲惨的后半生,

“真”和“痴”是晏几道的性格特点,也是他的创作特点。

在文学创作上,无论是在词情还是在立意上,小晏的都要略高于大晏,虽说小晏在词的形式运用上和造语练句的能力上都深受大晏影响,但实际俩人“成就不同,体貌各具”。

晏殊毕竟身为宰相,因此词作中难免会透露出一种富贵气,而晏几道则“以贵人暮子,落拓一生,华屋山邱,身亲经历”,其词中常常不经意流露出对往事的追忆与怀念,在感旧怀人,感叹人世无常的时候常常带有淡淡的哀愁。

晏几道词风真挚深婉,工于言情,其感情基调凄婉低徊,感情哀伤浓郁,风格更接近于李煜。

因此有人评价他是“古之伤心人”也不为过。

少年贵族郎

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

威武俊美的年轻人跨上金鞍,扬鞭跃马轻驰而去,这首《生查子·金鞭美少年》是晏几道早年的时候所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晏几道对自己早年生活和地位的良好感觉。

早年的晏几道贵为宰相之子又深受宰相晏殊的疼爱,再加上自己本身颇有才华因此生性高傲。

在十几岁的时候,晏几道便填词《鹧鸪天·碧藕花开水殿凉》献给宋仁宗,得到了宋仁宗的大加赞赏。

碧藕花开水殿凉。万年枝外转红阳。升平歌管随天仗,祥瑞封章满御床。

金掌露,玉炉香。岁华方共圣恩长。皇州又奏圜扉静,十样宫眉捧寿觞。

可惜,好景不长,晏殊去世了,晏殊的去世使得晏家失去了顶梁柱,晏家瞬间坍塌了。后来,晏几道因受恩荫担任太常寺太祝。

然而,祸不单行,在熙宁变法时,晏几道的朋友郑侠因为反对王安石新法被治罪,而晏几道自己也受到牵连被迫入狱。

后来,宋神宗下令将晏几道释放出来。这时候的晏几道已经三十六岁了。经过一系列的事情打击,早已没有了少年时的风采。

悲惨余生 尽情创作

从狱中出来后,晏几道一直在做一个小官吏,在起伏多变的政治风波中,小晏超然旁观,毕竟自己已经被关进监狱一次,他既不攀附新党也不依附旧党,据说,当初,苏轼曾经经过黄庭坚的介绍与小晏结识,但是被晏几道拒绝了,说:

“今日政事堂中半吾家旧客,亦来暇见也。”

仕途不顺,那么这时候的小晏在干什么呢?

这时候晏几道抛却了一切前尘旧事,放飞自我,跑到“花间”填词。

梦后楼台高锁,消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蔬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这首《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被公认为晏几道最好的词之一。

这首词是晏几道为怀念歌女而作,词的上片写春恨,描写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下片写相思,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况,表现词人苦恋之情以及孤独寂寞之感。

全词在怀人的同时,也抒发了对人世无常,欢愉难在的淡淡哀愁。

晏几道一生作了许多有关歌女的词,比如《木兰花》、《虞美人》 《鹧鸪天》等等,这些词通过描述歌女的悲惨遭遇,寄托自己的怜惜,寄托自己的同情,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这首《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仍是写追忆与相思,通过今夕对比,表现出相思之苦与追忆之痛。

本词写词人与一个女子久别重逢的情景,以相逢抒别恨。上片回忆当年当年宴会,下片写别后思念,相逢难在。最后一句“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道尽了“甜蜜的梦境容易醒”的伤感。

宋徽宗大观四年(1110年),年过古稀的晏几道安然辞世,但是他的著作《小山词》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痴人一生

晏几道,宰相之子,豪门贵族子弟,最终却落下一个悲惨的晚年。这不得不让人感叹命运的捉摸不定。

晏几道自幼潜修六艺,旁出百家,一身的才华却难以伸展。

父亲去世,牢狱之灾,残酷的现实社会使得晏几道甘愿一生只愿做个“痴人”。

在早年,他也想做官,想在官场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完成自己的抱负。

但是他却不愿去攀附那些权贵,因为晏几道不屑于去做这些事。他有自己的傲气。一则他有书生的傲气,二则他有“宰相之子”的傲气。

仕途屡屡不顺,再加上当时官场上风起云涌,难以捉摸,所以他开始做一个“痴人”。这个选择其实是一种“选择性逃避”。

现实的不满,使他寄情于“花坊”之间。不去过问朝堂之事,每日填词作词作罢。

但晏几道虽有不肯趋时附俗,傲视权贵的一面,但是在他的词中却没有得到太大的体现,他的词还是以表现感伤惆怅的情绪为主。

晏几道自己也说过自己作词本来便是“析醒解愠”“期以自娱”。

他的词在内容上无非是写一写男女的悲欢离合,但感情比较真挚。所以有人评价晏几道的《小山词》

“清壮顿挫,能动摇人心”

总的来说,晏几道以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的典雅风格和“秀气胜韵,得之天然”的清丽词风盛极一时。

一生的坎坷经历也让晏几道落下个“古之伤心人”的称号。

(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篇文章了解北宋“婉约派”词人——晏几道
如何评价晏几道?
【宋代词人列传】—晏几道
论晏几道词在宋代的传播和接受
欲将沉醉换悲凉——“词坛贾宝玉”晏几道的骄傲与哀愁
晏几道:宰相府里的“宝二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