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代词人高观国的一首咏草词,全词无一草字,却字字句句都在写草

宋孝宗隆兴元年符离一战以后,南宋偏安一隅。一种苟且偷生、得过且过的风气影响到文学。

有些人讲究乐律,陶醉于自然景物,不问政治;有些人只着眼于个人的离愁别恨,发泄无可奈何的伤感情绪。

下面高观国的这首《少年游·草》,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所写出的抒发离愁别恨之作。

《少年游·草》

高观国 〔宋代〕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裀。

软衬飞花,远连流水,一望隔香尘。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

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

这首诗的大意是:

春风吹绿了芳草,在白云的映衬下,芳草显得葱绿可爱,是在晓梦中梦见了这如茵的芳草。花瓣轻轻地洒落在软草上,蒙茸的草地随着流水延伸向天际。一眼望去,伊人的芳踪已被无边的芳草阻隔,春恨别情无限。

萋萋的芳草,遮盖了伊人的足迹,给人留下了多少相思别离之恨,使人追忆起像绿草地一样的翠罗裙。冷落的庭院,凄迷的古道,都笼罩在茫茫烟雨之中,这景象勾起了人满怀的愁绪。

在南宋诗词圈子里,吟物之风十分盛行。但平庸草草之作,屡见不鲜,不足为怪。高观国的这首吟草词却不沾不滞,以意贯串全词。通过写草色来抒发自己的离愁别恨。

“春风”二句写草色。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枯草转荣,就好像是春风吹碧一般。白云蓝天,与翠草上下相衬,芳草又好象为春云映碧似的。

这两句由天上到地下,状写春草翠绿,同时,以“春风”、“春云”为小草抹上了浓浓的春的气息,写出了“天涯无处无芳草”的状态。

“晓梦入芳裀”完全是从长诗“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化出,青青的草色已经侵入了春闺之梦了。

“软衬”三句,词境亦开阔悠远,写春草与飞花相映衬,与远水相连接,但思念中的人却远隔芳尘,无从再见。读词至此,我们自然地联想到江淹《别赋》的有关描写: “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那种伤别怀人之境。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萋萋”,芳草美盛之貌。词人写自己经历过的事,以抒发他对远隔香尘的伊人的思念。此词在“翠罗裙”上缀以“翻忆”二字,感情上又多了一个曲折。翻者,反也。本想眺望一下,略舒郁悒,没想到反而勾起了对绿色罗裙——这最具有女性特征的服饰的思念来。

“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三句正面托出“恨”、“愁”的感情,点明这种感情之所以产生,是因为看到绿草,想到翠裙,深情地思念起情人。

词至此才把咏草的本意和盘托出。此词无一字提到草,却字字句句围绕着“草”展开。词人咏草仅是一种映衬,一种起兴,实是以此抒情怀人,写法上别开生面。

高观国的这首吟草词却不沾不滞,以意贯串全词。通过写草色来抒发自己的离愁别恨。咏吟春草是一个古代文人津津乐道的永恒题目,名篇佳作,数不胜数。

有评论家说,在高手如林的名人队伍里,高观国用他那巧妙的艺术构思和秀美婉约的风格另起炉灶,独成一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首吟草词新颖别致,全文无一草字,却梦幻写意
一首词
少年游·草原文|翻译|赏析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宋词鉴赏:高观国名词赏析
林逋《点绛唇》阅读练习及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