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是怎样的大爱!百姓舍弃亲生骨肉,只为八路军......

国家记忆 军旅警营

关注军旅警营公众号

阅读更多军旅美文

来源:CCTV国家记忆

1939年6月,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迎来了一支特殊的队伍,八路军第一纵队和山东分局在日军的“扫荡”中转移到了这个地理位置独特的小山村。当时,东辛庄整个村子三面都被汶河河水环绕,而且河水连接着险峻的山脉,自古以来易攻难守,被人们称为“兵家禁地”,然而,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和政委朱瑞却出乎人们意料地决定让部队在此驻扎。

抗战时期,八路军的驻扎地点需要被高度保密,徐向前和朱瑞之所以对东辛庄和当地村民如此信任,是因为东辛庄的抗日运动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王换于,东辛庄众多红嫂中的一名,当时是村妇救会长以及艾山乡副乡长。1938年,全面抗战爆发不久后王换于就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村里最早的共产党员。虽然当时她已年过半百,但却主动承担起了八路军的情报联络任务,投入到抗日工作中,因此在当地村民心中,王换于有着很高的威望,就连徐向前和朱瑞两位八路军首长都选择住在她的家中。

跟随部队来到村子里的还有随军子女。眼瞅着这些跟随部队奔波的孩子们一个个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甚至还有几个生病得不到及时治疗而夭折。王换于萌生了办一个托儿所的的想法。

在当地党组织的协助下,1939年10月,东辛庄抗日战时托儿所正式成立,地点就设在王换于家里。此后,在发动群众收养抗战将士子女的同时,王换于以身作则,安排自己的两个儿媳张淑贞、陈洪良抚养了托儿所内四分之一的孩子,在她的感染和带动下,不到五天的时间,27名孩子就全部找到了收养家庭。

在王换于、张淑贞、陈洪良等人的精心照料下,托儿所里27名抗战将士的子女全部得到了最细心的照顾,没有一个遭受饥饿。但是张淑贞和陈洪良的4个孩子却因为奶水不够疏于照顾,导致营养不良,先后夭折……

奶奶是这样讲的:我们家的孩子死了,你们俩还年轻你们俩还能生。但是这些孩子不能受损伤,他们的父母都在前线打鬼子,还有一些烈士的孩子,如果他们死了,那他们就断了根,咱们豁上命也得给他们要保住根。

在这段时间内,东辛庄不仅需要解决内部粮食短缺的问题,同时还要面对来自外部严重的安全威胁。1940年后,为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日军对沂蒙根据地进行了更为频繁、残酷的扫荡。

为提早做好应对准备,王换于白天照顾孩子,晚上带着亲戚们钻进村子周围的大山中,挖凿用于躲避藏身的山洞。

1942年初,日军对东辛庄进行扫荡,王换于带着孩子们躲进山洞。这一躲就是两个月,王换于和家人们几乎将山洞周围能吃的野菜全部挖尽,实在无法维持生计时,王换于便在晚上独自一人在洞口站岗,让儿子于学翠去村外借粮,在一家人的坚持下,孩子们终于平安躲过了鬼子的扫荡。

然而过了不久,1942年夏天,在一个下着倾盆大雨的夜晚,有两个孩子突然发起了高烧,呕吐不止,不一会儿便陷入了昏迷状态。这个时候给八路军子女看病,一定要找一位信得过、靠得住的医生,容不得有一丝风险。

王换于立即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去不远的万良庄请一名医生,东辛庄和万良庄两地间虽然只有七八百米的距离,但此时外面汹涌的洪水已将道路全部淹没,此时通往万良庄的最快的方式,就是顺着湍急的河流到达万良庄。

兄弟二人每人扛着一根木头当浮漂,因为水流太急,漂出十几里地以后才上岸。

找到医生后,二人没有停留片刻,让医生坐进一个大盆当中,自己则重新跳入水中,在汹涌的河水中逆流将医生带回了东辛庄,给两个孩子治好了病。

从1939年秋到1942年年底的三年多时间里,在王换于、张淑贞以及全村村民的细心呵护下,战时托儿所的孩子们从刚开始的27名陆续增加到40多名。1943年后,又陆续有革命将士的45名子女由王换于抚养。

如今,虽然当年的战火已经被岁月消磨殆尽,但共同经历过的那段艰难时期,却让沂蒙人民和八路军缔结的深厚情谊历久弥新。2018年,在王换于儿媳、沂蒙红嫂张淑贞105岁生日的这一天,一群由她抚养长大的古稀老人,自发地聚集在一起,为远在沂蒙的母亲祝寿。

沂蒙母亲王换于、张淑贞和村民们用自己家庭的巨大牺牲,换来了革命后代的安然无恙,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沂蒙人民,使八路军在与日军的作战中得以放下后顾之忧,奋勇杀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若克:抱着出生不久的孩子走上刑场,牺牲后墓地长出两棵苦楝树
她是普通老农,政府为何花250万为其建纪念馆?元帅之子还来祭拜
03年政府拨款建造纪念馆,开馆当天胡奇才之子跪地痛哭:这是我娘|王换于|胡鲁克|东辛庄|徐向前|小春...
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
沂蒙红嫂用自己母乳喂养八路,建国后这孩子成大官,这样报答她们
1985年,上海一位厅级干部,千里迢迢赶到沂蒙看望和自己没有任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