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灵璧随笔】年来年往


年来年往


 文/春江暮雪
        
   


(图片来自网络)

         
     年是越来越近了,小城顿时沸腾了起来。


     看,大街小巷,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外地务工的游子,他乡求学的学子,一时间纷纷涌进这座小城。小城本想以母亲一样温暖的怀抱拥抱一个个风尘仆仆的儿女,无奈不堪重负,应接不暇。街上的车辆更多了,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几多热闹,又几多烦恼。多少司机朋友探出头来,“无奈何望望车,叹叹气把头摇”。人们拥挤着,抱怨着,却又不得不苦笑着。


    女人们是更忙了。除了日常家务和照管孩子以外,突然又多出许多事情。新年新气象,家中卫生有必要彻底清理一下,老式旧厨具也应该换一套新的,还有这伙食也要改善改善。虽然如今天天都过年,哪天没有鱼肉,但是年货还是要买的,过年了吗,就要与众不同。于是,那就上街挤呗,但是最好换上一套旧衣服再去菜市场。


    男人们也忙了。虽然现在公务员三令五申,严禁吃喝,但是必要的应酬还是有的。特别是在外地发了财的小老板,难得回家一次,总要和亲朋好好聚一聚。看吧,街头巷尾,饭店门口,又多了一些满面红光,踉踉跄跄的人。你抱着我的肩,我拉着你的手,兄弟哥哥的“依依不舍”。


    当你匆匆的忙完,静下心来想一想,也无非就是个忙,无喜也无忧,就像一场轰轰烈烈的闹事,最后把你狠狠地摔在寂寞的拐角,一切流于形式,一切也止于形式,只是匆匆间多了几分倦意。还是想念那个小时候的年。那时候的年来的很慢,那时候的年去的也很慢。如果现在的年可以用浓墨重彩的油画来渲染的话,那么我们小时候的年更适合淡淡的水墨画来描绘。没有刻意的渲染,只轻轻地几笔,即勾勒出一幅闲适,祥和而温馨的画面,让人回味无穷,年味悠远。


     那时人们总是说“进了腊月就是年”,其实真的是这样。到了腊月,大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孩子们也喜盈盈的迎接假期的到来,可以痛痛快快的玩了一个寒假,而且是一个很长的寒假。腊八那天家家都要吃上腊八粥,这样可以确保来年的吉祥安康,旧时的老人们更是讲究这些。年货也不是一次购齐,要分好多次采购。进入腊月二十以后,年也就迫在眉睫,男人们开始准备年画,准备春联。女人们开始炖肉,腌鱼,炸制食品。最重要是蒸年馍,这是很出体力的一件大事。通常是邻居姑婶妯娌的一起合作,今天你家蒸,明天再蒸她家的,这个合作的过程很有乐趣。大家和面的和面,调馅的调馅,烧火的烧火,上馍的上馍,笑语喧哗,其乐融融。几家的孩子们也玩在了一起,在大人们的呵斥声中,笑骂声中窜里窜外,不小心要是碰倒了馍馍,可是要挨一顿狠揍。还不到中午,一锅锅热腾腾的大白馍就出来了,摆在庭院里晾晒,煞是喜人。孩子们更高兴了,想吃哪个拿哪个,尽捡俊的拿。


     年三十的中午没有什么丰盛的菜肴,一鸡一鱼,一盆猪肉炖粉条足矣。最让孩子们期望的是大年初一的压岁钱,奶奶爷爷能给多少?叔叔姑姑能给多少,这个可要提前做个预算。最好是在初一早晨的饺子里能吃出两个硬币,这可是一笔额外的收入。别以为攒了这些钱是用来玩游戏的,那可是用来买中月十五的大花灯。中月十五的那个晚上,半个村的孩子都聚拢到一起,谁的花灯好看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一群孩子,挑着花灯在村里村外的跑上大半夜,那才叫玩得尽兴。


     那时候的年,只有过了中月十五以后才会慢慢的结束,但是一直到了中秋也许你还会津津乐道。数十年以后,你还会忆起,忆起母亲端出一笼笼热腾腾的大馍,忆起父亲站在高高的凳子上贴春联,你仰着头向上看,把春联一幅一幅的递上去。所有的回忆都被鞭炮声惊醒,所有这些年,都在鞭炮声中来,又在鞭炮声中去......






本文作者本名韩英,灵璧家园网优秀写手,来自灵璧农委,是一名农艺师。


(作者近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故乡的年
岁朝图 老北京过年-- 清逸斋主
散文||守岁【征文】
关于春节的好词好句好段集锦,寒假作文必备
散文精选:家乡的年味
东北年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