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灵璧记忆】生产队里的记工员



记工员

文/乡村农夫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不在是地主、富民的私有,农村成立了大队(村)、生产队,农民聚在一起,集体劳动,每年到年终才分红,这么长的时间段,谁出勤了,谁缺勤了,队长也记不清楚,所以找个识字的人出来记工,这个人就叫记工员。

  听老辈们说,因为刚刚解放,那时想找个记工员,是件很难很难的事。解放前,祖辈务农的,家里很穷很穷,衣难裹身,食不饱肚,一年有半年在外淘慌,哪里还有钱,让孩子上学识字。所以,想找个识文断字好难;村上有个把个识字的也不敢用,他们身份多半是地主、富农,正在接受劳动改造(解放前,他们是很少下地干活),没有上级批准,哪个队长敢用这样的人。后来在党和政府的倡导下,各村都办起夜校,识字速成班,聪明勤快的人,很快就能认识好多字,同时也掌握了加、减、乘、除法的算法;这样会写的、会算的人就多了,记工员就好找了。到了上世纪五十代年中期后,由于党和政府大力推广农村办学,农村的适龄孩子,也都基本上进学校,学文化,后来在也不缺记工员了。

  记工员在生产队里不算官,但实权大,也是最快活的差事。社员们的一年劳动出勤,到年终分粮食、分柴草,全凭他的记工、纪录多少为准,谁说的都不算数。

  记工员,实际很少下地干活,他的工作,主要是记和算,有时也帮队长分派活计。

  在我儿时,见闻过记工员分工、行权,有一年午收割麦子,社员们纷纷的来到地头,记工员手里拿着笔、记工本和算盘(算算这块地有多少垅麦子),慢条斯里姗姗来迟(他来的最晚,是最后一个到地头的),开始分垅割麦;社员们割到头了(有快有慢),有人不愿意了,说比分垅时多了几垅(多垅是正常的,过去用牲口拉耩構地,走的不标准,垅于垅之间,忽远忽近,有时还有重垅的);记工员只好重新挨个数垅,重新评分,结果真有多了。这时的记工员没经队长同意,就说,给你加两分、给你加三分、给你加……垅也有少的,就按少多少扣分。这就是特权,他说你几分就几分……

那时的记工员,在生产队里人缘忒好,每逢过年时,年后有好多村民请他吃饭喝酒(在我儿时时,我家也请过),有什么大事小情的也都乐意请他出面说合。

  记工员这个职位,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随着土地联产承包,分地到户,记工员这个职位,就此画上了句号。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生产队里的记工员,也许永远永远的成为六七十年代人的记忆……

作者乡村农夫,本名刘亚,灵璧禅堂乡人氏,1982年高中毕业,现为灵璧政协十届二次社情民意代表,灵璧家园义工组成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们的生产队,致曾经的时光
记忆中的生产队
六七十年代农村生产队劳动,农民一天挣十分工,仅值几毛钱!
人民公社农村五大员指的什么
【太行民生】窦林徳 生产队真相
赵小明 | 我家的承包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