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灵璧刘秋后这个人,他…


灵璧奇才刘秋后,小石头作出大文章

文/春江暮雪

      刘秋后,灵璧县著名石雕艺术家,1988年出生,安徽省灵璧县冯庙镇人。2015年安徽省第一届玉石雕刻大师评审认定工作委员会授予其“安徽省玉石雕刻大师”荣誉称号;2017年被安徽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促进委员会特聘为理事;2018年12月被第五届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审认定工作委员会授予“安徽省工艺美术名人”荣誉称号;2020年灵璧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予其“灵璧县艺术名家”称号;第十届灵璧政协委员。

   当你看到这众多头衔的时候,眼前是不是会站着一位西装革履、做派十足,沉默冷静、颇有城府,一位形象高大的艺术大师?可是事实却出乎你的意料。当我们走进灵玉轩白灵石雕刻馆,正在欣赏那琳琅满目,栩栩如生的石雕艺术时,突然从外面连蹦带跳跑进来一个毛头小伙子。一条说白不白,说蓝不蓝的牛仔裤,一件白色体恤,伟岸身材,敦厚朴实,圆圆的脸盘,黑里透红 ,一看就像学校那个即淘气又聪明的中学生。我以为是一个学徒,可是众人却向我介绍:这位就是“灵玉轩”的主人,大名鼎鼎的刘秋后先生。我一时感到很意外,嘴角扬了扬,没有说话。好在他也没把自己当作什么雕刻"大师",立即热情地招呼大家就座喝茶。

   不错,他的确是一位农民艺术家,在他的身上充满着农家子弟的淳朴与厚道,但也充满着聪明和智慧。刘秋后自小聪颖过人,尤其喜欢绘画艺术,初中毕业后,父亲便把他送到江苏邳州,拜当地著名玉石雕刻大师卢发明为师,学习雕刻艺术。从2003年到2008年五年的时间,他刻苦钻研,潜心学艺,由于他悟性很高,敏而好学,师傅特别器重他,把自己看家本领悉数传授给他。五年后他学艺归来,顺利出师,可是他仍然感觉自己技艺不精,于是又先后到徐州贾汪、江苏苏州等地拜师学艺,从细节入手,学习小挂件的雕刻艺术。历经三年,他的技艺更加精湛,特别是对细节的处理上,可谓炉火纯青。2011年他开始转战蚌埠,独掌门面,从事玉石雕刻艺术的创业。在蚌埠那几年,他挖到了人生中第一桶金,在蚌埠玉雕届业已崭露头角。但是身在异乡的刘秋后,常常会思念自己的家人,特别是年迈的父母,身体也大不如从前,有道是“父母在,不远行”,他想,灵璧美石传天下,何不回到家乡去,利用丰厚的奇石资源,既能发展自己的雕刻艺术,又能为家乡的建设增砖添瓦,最最要紧的是可以在父母膝前尽孝,可乐而不为呢?于是2013年他毅然离开蚌埠,回到家乡灵璧,创办了“灵玉轩”白灵石雕刻馆,开启了白灵石雕刻和精品灵璧石的经营。

   初到灵璧,一脸茫然,除了一手好手艺,他一无所有,一切从零开始,白手起家,其中的艰辛与困苦可想而知。但是功夫不负苦心人!刘秋后凭借他精湛的技艺和厚道的处世风格,很快以丰厚的工资待遇招聘一批工人,他开始买石选石、用心雕琢、四处跑展,把灵璧的文化艺术带出去,也把自己的艺术作品宣传出去,他的作品逐渐被中国石雕届认可。2013年作品《乐学归》获得中国玉石雕刻“陆子冈杯”银奖,同年获得中国玉器百花奖铜奖;2014年作品《金钱缠身》获得第六届中国上海玉石雕刻“玉龙奖”最佳创意奖,同年其作品《刘海戏金蟾》荣获第七届中国玉石雕“神工奖”金奖;2015年6月,他的作品《驼铃悠悠》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金银珠宝商会举办的“中华玉冠奖”中获得优秀奖;2016年获得中国首饰玉器百花奖银奖,作品《代代寿》荣获中国首饰玉器百花奖银奖,作品《子母蟾》获得第十三届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荣誉称号;2019年作品《徽州印象》获得安徽省第九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徽工奖”银奖。

   看着他高高的一沓获奖证书,回过头来再看看他满屋子摆放的艺术作品。他的石雕艺术正如他的人一样质朴,一块平常的带着土气的白灵石到了他手里就开了花,成了艺术精品。大到山水人物,小到花鸟虫鱼,哪怕一棵大白菜,一个小顽童,无不被他雕刻的细致入微,出神入化。他善于“因石造型”,青石作背景,利用天然的白灵石来雕刻,远景和近景浓淡相宜,疏密有致。开怀大笑的弥勒佛祖,手拿浮尘的观音菩萨,挥动大刀的关公关云长,这些人物动作形态、面部表情,都被刻画地栩栩如生、呼之即出。一棵玉兰树,青石作枝,白灵作花,下有老树盘根,周围蝴蝶纷飞,那一番精致美不胜收。一块镂空的废石,被他捡来,利用天然的黄色和白色,雕刻出一撮小豆芽,白石作根,黄石作瓣,有的豆瓣中间还展露出小小的叶芽。这些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黄豆芽夹在镂空的青石之间,别有一番情趣。特别是作品《丝绸之路》,一块巴掌大的石头,只在方寸之间,他利用青石作远山,黄金石作大漠,负重前行的骆驼,头戴斗笠的旅人,大漠孤烟,黄沙莽莽,仿佛有驼铃声声。这幅作品意境之悠远、主题之宏大,众人不禁拍案叫绝。

别看刘秋后平日说话做事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可是搞起艺术创作来却判若两人,那真是张飞穿针——粗中有细。他的作品不但技艺上精益求精,而且特别注重艺术品味,注重思想性和独创性。一块原石买来后,他从不急于下手,而是把它放在墙角,走来过去看一看,有时间就蹲在那仔细琢磨琢磨,这块石头雕啥好呢?如何能充分利用这块石头的优势所在,创作出最有价值的作品?他为了专注于作品的构思,晚上常常独自一人睡沙发,这样才能静下心来,不受干扰。一旦有了创意,才开始创作,每一副作品至少要经过五道工序,仔细打磨,方能完成。第一遍根据他的创意,因石造型,做出大型;第二遍定位;第三遍定细,这个时候他特别注重先后顺序,比如人物,先做身体,然后根据身体的轮廓、形态再做面部表情,这样才能使整个作品协调一致,形态逼真;第四遍了尾修光;第五遍打磨抛光。经过这一套复杂的工序,一副作品才算圆满完工。

   刘秋后特别注重作品的创新性和思想的独到性,他创作时不喜欢加入别人的思想,因为外行人的思想不仅毫无价值,反而会干扰他的思维。所以一副作品在没有完全完工以前,他绝不会拿出示人。最后他神秘兮兮地告诉我们:"我现在正在创作一个宏大的主题,有时代意义的,但是现在不能给你们看,防止你们指手画脚的,干扰我的思维。”我们都笑了起来,那好吧!就让我们静静等待他“宏大”的主题横空出世,希望能给我们大美灵璧再增光添彩。

 

韩英女士(近照)


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灵璧家园网知名诗人、作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灵璧百灵石雕刻欣赏
精美的玉石雕刻艺术作品欣赏
玉石雕刻艺术作品欣赏
雕刻大师王明入驻中华名人库
【雕刻欣赏】当代玉雕颠覆者——邱启敬2014作品展(一)
曾义远作品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