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怀念没有减负的时代,校园里充盈着那么多的“苗霸天”

“胡说”公号坚持日更原创文章,目前已经有76000粉丝。本公号发表的网络课程辅导广告,都经由胡老师的认真审查。眼下,网络授课已经成为中小学生课外学业的途径,大家可酌情尝试即使广告与己无关,也请帮我点击一下

商务合作联系电话和微信:13831979088

胡子宏生命日记(965)

怀念没有减负的时代,校园里充盈着那么多的苗霸天

(一)

建议中年人去看看电影《老师好》。平时看惯了好莱坞的大片,此番,如果不是有于谦的吸引,也许我会错过这部电影。不过,看罢这部电影,我怅然感慨了一番,既怀念自己的青春,也感慨彼时的校园,充盈着那么多感人的正气。

从电影拍摄的角度讲,这部电影汇集了一大批腕级的优秀演员来客串,有些只是说了几句话,有些只是一句话,更多是一句话也没说。像吴京、胡军、何冰、马苏、张国立、乔杉、杨立新等,都为电影情节出了彩。

不过,《老师好》跟其他的校园电影一样,依然是老扮小。上世纪80年代,高中学生哪里会有这么高、这么成熟呢?看看教室里的那些学生,都已经是20多岁的样子,怎么都扮不出十六七岁的样子。“老扮小”是很多校园电影的通病。

孩子拆苗老师自行车的时候,脱口说了句“牛逼”。其实,这是网络时代才出现的名词。霹雳舞之类,是1985年之后才逐渐兴起的,彼时,它在校园里还没有流行开。

校园里的红色条幅,在35年前也不会出现,那个时候,还不会出现电脑打印得如此标致的条幅。彼时的条幅,是用彩笔写在红布上的,或者把写好字的彩纸,粘贴到条幅上。

甚至,若非在大城市,甚至人们还没有充分接触到小女生涂抹的口红。抹口红,在学生们中间似乎是异类,显不出美来,还会惹来冷眼相看。

老师们私下举办培训班,在1985年前后还没有出现过。当时,人们的商业意识还没有那么浓厚。电影中出现老师办培训班的情节,应该是10几年后才会出现的事。校长嘴里的投机倒把,在改革开房的80年代中叶,已经不再提了。


甚至,彼时学校里不会出现一年一度的艺术节。要知道,高考制度恢复没几年,学校里尚且没有素质教育的观念,老师和孩子们瞅准的就是高考。像歌咏比赛、艺术节健美操,出现在1985年甚至以前,似乎是不可能的事儿。

那个年代,校园里的主旋律就是应试,《未成年人保护法》十年后才出台,素质教育的口号也是十几年后才甚嚣日上。那个时代的学生,会把全部的精力用在学习上,似乎不可能抽出时间去排练青年韵律操。

电影中的街道电线杆上,甚至还出现了如今才有的网络分线盒。显然,编剧和导演在竭力还原上世纪80年代的原貌,只是,如果没有切身经历那个年代,编剧一不留心,会在一些细节上露出瑕疵。

尽管如此,《老师好》依然充盈着很多看点。它像冯小刚的《芳华》一样,把如今50岁上下的观众带到了35年前的应试时代。

(二)

那个时代,每个校园里都充盈着一些电影中“苗霸天”那样的老师。在物质稀缺的年代,考大学成为人们众望所归的鲤鱼跳龙门。因此,校园里的老师们体现出的敬业精神,是知识分子们心里最本真的善良和正气。

那个时代,有一批老师源自名牌大学,服从国家的分配而到了一所中学,辛苦一生,几十年都是一名普通老师。由于交通不发达,他们见一次父母,有的都要穿过几千里的疆土。

我的高中班主任就毕业于云南大学,家乡在遥远的云南思茅。因为在我们本地没有家庭背景,他甚至找不到老婆。我的师母就来自遥远的思茅老家,每年暑假,老师和师母都要经过三天的路途奔波,回思茅探亲。我的政治老师来自天津市,及至老年,他依然满嘴是天津口音。

彼时,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但老师对学生的严格是无与伦比的,确实近乎《老师好》中的苗宛秋。如果学生在学习上出现违纪或懈怠行为,老师会真的用心管,用力管,家长们也不会出现怒怼老师的行为。

如今,老师们不会打骂学生,对学生的缺点采取的惩戒措施很少。他们未必会真心去管束学生,甚至,即便是想对学生严格要求,也会对学生持以足够的尊重。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学校里的食堂里会出现泛着油性的菜汤,吃肉成为一种藏在心底的向往。老师们会给学生足够的经济支持,会有穷学生被喊到老师家吃饭,会有老师把一大锅面条汤端到教室里。越是在艰苦的岁月里,校风越正,很少出现家校纠纷,也鲜见学生一时激愤,发生极端行为。

《老师好》并不是一部生动到众口皆碑的优秀电影,它只不过填补了电影素材的空缺,唤起了人们对高考制度恢复初期,师生关系既单纯又掺杂着冲突的回忆。

时下的80后、90后也许无法理解苗宛秋这样的老师,为什么对学生考上大学寄予了如此殷切的希望。只有我们这些得益于“苗霸天”的严格管教,且通过高考实现社会阶层逆袭的学生,才会对当年的老师抱以感恩的心情。

当年那个管自己最狠的老师,才是爱自己最深、最敬业的老师。

可惜,眼下的老师们总是被无形的桎梏拴得死死的,对学生的所有管教,总会牵扯到体罚上。师生之间的矛盾,总是以老师们的颜面扫地而告终。于是乎,校园里晃动的多是些明哲保身的身影,微笑的面孔之后,是对问题学生的悄悄放弃。


(三)

苗宛秋本来名列全省第一名,收到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录取通知书,却因为成分问题而取消录取资格,只好读了一所师范大学。对苗宛秋等老师而言,他们激励班级的孩子们考大学,不仅是改变学生们自身的命运,还希望下一代完成自己未竟的梦想。

我敢保证,40岁以下的观众,对“地主成分”很陌生,更感受不到这个名词对前辈们一生的折磨。也许,只有我这种家庭成分是地主的观众,才能读出苗宛秋内心的苦闷和不甘。

只有我这个年龄的中年人,才会感知到,在影片中,当安静也决定报考北京大学中文系时,苗老师脸庞上浮现的微笑,是自己的青春梦想在安静的人生中得以实现的期待。

只可惜,因为一场车祸,安静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三十年后,于谦出现在她面前,没有出现观众期待的师生重逢,而是白发苍苍的苗老师转身离开。苗老师终极一生,自己的梦想也没有在现实中成真。

如果不是经历了“文革”时代,年轻的观众不会了解上世纪80年代,高考对社会底层的孩子,尤其是对“地富反坏右”子女的价值。高考制度的恢复,其实是社会各阶层恢复到平等地位的标志。

我记得,高考制度恢复之后,我填写各类表格时,家庭成分一栏中的“地主”已经改称“农民”,再也不会受到其他社会阶层的歧视。倘若这个时代早出现十几年,青春时代的苗老师,将会成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学生。

时下的老师们,不管是不是能做到像苗宛秋那样爱生如子,但是,肯定体验不到苗老师对学生良苦用心的出发点。他们感悟不出,上世纪80年代的老师,对高考改变学生命运,有着更加清醒的认识。

千军万马竞独木桥,老师对学生近乎粗暴的苛刻严管,背后是实实在在的爱。


那个时代,计划生育政策刚刚执行,家庭小皇帝现象还没有普遍出现,家长们对孩子也没有出现那么多的溺爱。家庭中也没有手机和电脑,顶多是街头的录像厅能成为孩子们娱乐的好去处。即便老师的严管让学生受了很大的委屈,家长们也不会护犊子,也不会出现沸沸扬扬的家校矛盾。

从那个时代起,计划生育政策越来越严格,随后,独生子女成为家庭小皇帝。再后来,素质教育口号越喊越响,网络时代渐渐来临,手机游戏成为孩子们成长的桎梏,校园里的苗霸天开始退出历史舞台。敢于掌掴顽皮学生、夺走女生口红的老师,慢慢地在校园里绝迹。

当年,父母会对孩子们絮叨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那个时代没有喊响减负的口号,但是,校园里总是充盈着那么多的苗霸天

如今,高考40多年过去了,高考已经完成了两代人的社会阶层逆袭。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难度越来越大,社会阶层越来越固化。与此同时,受各种观念和条框的约束,校园里的“苗霸天”,确实近乎绝迹。

怀念没有减负的时代,校园里充盈着那么多的苗霸天”。不管是今天,还是在彼时,一个学生遇到“苗霸天”那样的老师,确实是一生最好的时光。

胡老师编写的学习资料系

《看图作文不发愁:小学低年级看图范文123篇》

《语文每天学一点(1—6年级)》

《360篇分类范文迎中考》

《值得模仿的150篇小升初作文》(校对修正新版)

《衡中家长给孩子推荐的120篇励志美文》

《孩子,你为什么必须刻苦学习(学生版)》

《孩子,你为什么必须刻苦学习(家长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师·好》遇上教师节:学生时代那个管你最严的人,其实爱你最深
国产青春片,终于有一部最敢拍的了
​陈天乐:最美校园
红色年轮15中学时代-1
Mondaymonday | 《老师好》:我们最好的时光
老照片:我在聊城一中难忘的中学时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