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出台,河北省学霸慌了,衡中大门还会不会继续敞开

我们一起做独立思考、终身学习的人

清晨醒来,请读“胡说”

提醒胡粉“胡说”公号坚持日更原创,本号的网络教育课程辅导广告,都经由胡老师认真审查,高质靠谱,您可先廉价试听,获赠学习资料。如果涉及到存储和投资,请一定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要贪图利益。

胡子宏生命日记(1672

《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出台,河北省学霸慌了,衡中大门还会不会继续敞开?

最近,教育部出台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对民办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各个方面,制定了相关的规范管理措施。

关于民办学校的建校措施,我们家长不必计较。譬如,有些地方打着衡水系中学的旗号,举办本地的民办中学,这样的手段是违规的。就家长而言,评价一所民办中学的唯一标准就是升学率。对河北省的学霸而言,最向往的中学就是衡水中学。

相关媒体对《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进行了多方解读,新旧政策进行了对比。对我们家长影响的,大概有如下几条——

一是,实施普通高中教育的民办学校,应当主要在学校所在设区的市范围内招生。

我觉得,今后,民办高中将会被限制到本地招生,且不能出市——这里说的通常是地级市。

受影响最大的,是衡水中学、衡水二中、石家庄二中等名校麾下的民办学校。近几年来,以衡水一中为首的各个民办名校,确实在河北省形成了“掐尖”的态势。限制这些名校跨区域招生,确实影响它们的升学率,同时对各地优秀生源“用脚投票”设置了障碍。

未来几年,衡水系中学的民办高中,对各地优质生源的“掐尖”之势,将会逐渐消退。不过,衡水以外的家长们也许会采取其他手段,继续“撞击”衡水教育资源的堡垒。

二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应当在审批机关管辖的区域内招生,纳入审批机关所在地统一管理。

这一点表达的是,民办初中在招生上,也遇到限制,只能在所在的区域内招生。这里的区域,基本上指的的学校所在的县或区。民办初中将会失去跨区、跨县招生的机会。

著名的初中不能跨区招生,怎么办?貌似有办法。它们可以让学生先把户口迁移到本区、本县,然后再纳入本校。此时,外地迁来的生源,肯定与本地的“土著族”生源,产生一定的矛盾。怎么办?先优待本地生源,在招生上对外地生源设置一定的约束。

近年来,衡水市的几个民办初中,外地小升初学生通常都被要求转户口。衡水市的中考政策中,考生的户籍就分成了四个等级,A类户口的考生在选择范围上,要宽泛得多。B类户口,只能报考市内的几所民办高中。实际上,外地家长来说,就成为花钱买教育资源,同时,在孩子的成绩上,也要赌一把运气。

“实施条例”对外地小升初生源报考衡水市民办初中有影响吗?肯定会有,目前貌似不大,这要看衡水高层对管理模式的选择了。数年来,家长们都习惯了在衡水读初中要转户口。能到衡实、桃城中学、滨湖志臻等名牌初中就读的学生,家庭的综合实力都是比较突出的。

三是,民办学校可以在审批机关核定的办学规模内,自主确定招生标准和方式,与公办学校同期招生。

这一点有些微妙,这意味着,民办学校在招生上,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只要审批机关同意,可以在本区域内适当地“掐尖”,甚至可以打破公办学校划片摇号的约束。不过,通常情况下,学校怎么招生,自己说了不算。这是给教育管理部门的招生政策,留下来一些灵活性范围。

同时这也意味着,这些民办学校只能在“窝里横”。对衡水市的优秀学生,无论是小升初还是初升高,都是皆大欢喜的利好消息。分数就是硬道理,将会进一步体现。

四是,实施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不得提前招生。

这句话貌似是套话,只是在警告民办学校“不许坏规矩”。实际上,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在招生上,“暗度陈仓”的举动,一直都没有消除。越是名校,越显得规矩些;越是升学率低的学校,越显得“皮厚”。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出台,让一批学生家长欢天喜地,又令另一批爹妈愁容满面。最为利好的是那些成绩优秀,又向往本地高质量民办学校的学生。譬如,衡水市区的优秀学生,在进入衡水中学麾下的四个校区上,会赢得很多的便利,竞争的压力会小到最低限度。

因为民办学校招生受限制,省会石家庄的某些民办中学,也会失去掐尖的优势,这对省会的学生而言,也是利好的消息。

从生源上看,“实施条例”的出台,既让某些优质民办中学失去了“掐尖”的机会,同时,又在招生政策上给了自主招生的优惠,它们可以在本地“掐尖”。这对需要用优质生源壮大实力的民办中学,既挨了一耳光,又发给了一颗甜枣。

那么,《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对河北省的学霸而言,衡中大门还会不会继续敞开呢?它能不能阻断优秀学生家长和优质生源对衡水中学的向往呢?

个人的感觉是,设置了一些障碍,增加了一些麻烦,但是,“用脚投票”的大门没有关闭,具体的操作措施就是——转户口,成为衡水人,舍得花钱。

如果家长下定了决心,想让孩子拥有衡水市的优质教育资源,那么,尽早转户口,则是最好的选择。眼下,衡水市的A类考生基本上倾向于户籍在5年以上,学籍在4年以上,明年就有可能户籍在6年以上,学籍在5年以上了。这意味着,转户口还要转学校,难度比较大。

在小升初上,衡水市的衡中实验学校、桃城中学、衡水志臻滨湖校区三大初中名校,始终对外地生源敞开大门。

只不过,被录取的学生必须转户口。这种操作很微妙,既要符合相关政策,又不能违规。这要看衡水市管理层的具体态度。

但是,毋庸置疑,衡水市的著名初中和高中,肯定不会对外地生源完完全全关闭大门。因为这些年来,学校建设投入资金很多,衡水本地的生源根本“喂不饱”,必须要吸纳外地生源,否则学校的运营就会断掉资金链,不得不“倒闭”。这将对衡水市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创伤,是衡水人不愿意看到的。

未来一段时间,大批优质生源将通过转户口的方式,绕道小升初,再投奔到衡水中学等名校。这样的途径,衡水人需要,外地实力雄厚的生源也需要。

当然,这个过程也会比较麻烦,外地的教育部门将会加大对学籍的控制。从现在起,一些家长在孩子小学阶段,就把户籍转到了衡水市。“实施条例”的出台,会催促着不少外地家长赶紧钻政策的空子,把户口转往衡水。也许,未来几个月,“孔雀衡水飞”将会成为一股热潮。

衡中实验学校、桃城中学、衡水志臻滨湖校区三大初中名校,也会逐渐形成微妙的竞争。前两者,倾向于为衡水中学输送优质生源,而志臻滨湖校区倾向于为衡水二中输送优质生源。三个校区都在各个角度宣称是衡水市的中考老大,都将成为外地生源投奔的热门目标。

 

“实施条例”对衡水中学、衡水二中的“掐尖”设置了障碍,但是,省会石家庄民办名校的日子,恐怕也不好过——首当其冲的是石家庄精英中学、石家庄二中南校区等面向全省招生的民办学校。

按照“转户口”的潜规则,目前,外地学生把户口转往衡水市,可谓易如反掌,几乎没有什么特殊条件。但是,石家庄二中、石家庄精英中学的高中部,只能在本市招徕优质生源,那么,在两校麾下的初中民办校区,学生也要把户口转到省会,才能在政策框架内,先读初中,再读高中。

石家庄毕竟是省会,房价比较高。学生的户口是不是好转,民办初中能不能找出足够的“政策空间”,这对它们来说,真的是一场考验。

可能,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决策者没有考虑到。“实施条例”的出台,将会撕裂开三线城市以上与县城中学的办学质量。此前,因为有着衡水中学等名校的“掐尖”,县域中学的尖子生可以直接被衡中录取。如今,因为招生范围的限制,县城初中的优质生源,会死死地捆绑在县城的中学

县城的中学获取了一批优质生源,但是,对没有名校高中可读的尖子生而言,则是陷入了本地中学“教育懈怠”的泥淖。“寒门出贵子”的通道,更加狭窄和漫长。 

综上所述,“实施条例”的出台河北省学霸向往衡水中学的大门并未完全关闭,但具体到每一个学生,想进入衡水中学,则要拼家庭的整体实力。学生不仅要成绩好,还要克服户口上的障碍,甚至河北各地对优质生源的阻拦措施,会出乎家长们的意料。

无论如何,衡水中学等被人称之为“掐尖”的名校,将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同时,优秀生源“用脚投票”的障碍,将会越来越多。表面上,教育资源越来越均衡,实际上,大小城市之间的教育壁垒,将会更加坚固。在缺乏优质民办教育资源的县、区,公办学校因减负而导致的“教育懈怠”,将会导致本地的优秀生源丧失社会阶层逆袭的良机。

唉,投胎真的是个技术活儿。一个孩子生在省会和衡水市,与生在偏远的农村,从教育资源的起点上就存在着落差。如今,“实施条例”又把一批优秀的寒门子弟挡在了名校之外。这真是,时代的一粒尘,落在每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衡水一中退出历史舞台”,教育格局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小升初"考试取消 公办民办未来谁领风骚?
从长沙五大名校生源看,我更看好这所学校
中国最牛的23所中学!中国最牛的23所中学,按清北录取数,前三甲
新民办扎堆来袭,这几个问题不解决,想发展——难!
外地孩子去衡水上私立初中,中考后真的就能上衡水一中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