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路过贵州:三宝侗寨游

        在凯里颐嘉宾馆睡到自然醒,然后外出简单吃了早餐便出发经都匀去榕江看侗寨。约中午2点时抵达榕江县,榕江被誉为“中国侗苗文化发源地”,到榕江来主要是看看三宝侗寨。没想到榕江这个地方环境太差,从高速公路下来后一路都是滚滚灰尘,进城后发现街上也是脏兮兮的,看到一个宾馆广告牌,条件不错,便顺着方向找到了,安顿下来己经两点过了。听宾馆保安介绍,县城桥头附近有很多小吃不错,跑来一看,环境太差吃不下去,就买了个西瓜带到寨子里去吃,路上吃点干粮充饥。

       三宝侗寨位于榕江县城以北,距县城5KM。自助游的游客可以从县城桥头边坐当地叫做“慢慢游”的交通工具(三轮摩托车),2元/人(2011年价),10分钟左右就能到达,我们也驱车灰尘滚滚地向三宝侗寨进发。

        一路上看见公路两旁的大榕树很多,可惜已经被粉尘折磨的不成样子了。我想,要是这些大榕树都被粉尘折磨死了,榕江还是榕江吗?

       很快就到了三宝侗寨,停车的时候发现停车场就可以进寨子,后来发现其实整个寨子都是敞开的,与外围四通八达,只有从三宝鼓楼处进去要买门票,门票10元/人(2011年价)。尽管我对地方政府把寨子围起来收钱很反感,但还是买票入场了,也许是我们这代人已经养成的循规蹈矩习惯吧。

       三宝侗寨的大门还是气派非凡,上方“天下第一侗寨”六个大字醒目抢眼。在门旁小窗购买门票,但见票价有两种:10元、30元,问其故,答曰平时10元,黄金周30元,皆有歌舞表演也。

       始进门,一高大鼓楼迎门耸立,心想应是建于一百二十多年前的鼓楼了,但见楼瓦共有二十层,每层檐有八角,均塑有飞禽走兽,整座鼓楼色彩鲜艳,煞是好看。趋前细观,全楼均以水泥钢筋筑之,旁一小石碑刻铭此楼建于2002年,乃现代产物也。

        三宝侗寨号称“天下第一侗寨”,寨中建有“三宝鼓楼”,为侗乡第一高大鼓楼,据称该鼓楼以“最高、最大、楼层最多”的特点而入编《吉尼斯记录大全》,一口气拍了很多张。

       寨门两边各建有一长廊,有侗族风情壁画、还有诗词书法等,颇具欣赏价值。

        走过鼓楼,见一广场,此场应是黄金周歌舞表演之地了。

        看看这三宝侗寨的新鼓楼、表演、商店、饭馆、旅店一应俱全,其全心全意为游客服务堪称可嘉,尽心打造旅游环境也无可非议,并确实已成为一个“景点”了,对此网上也有所云。唯对欲了解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风俗,感受少数民族风情之游客,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走过鼓楼,再往前行,便到都柳江边,但见一行粗大古榕树沿江而立,根叶茂盛,如同一把把巨伞,与江水相影成趣,形成了一条罕见的沿河林荫带,是人们休憩的好地方。

         这些榕树大概植于清代乾隆年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现有古榕数30多株,这些高20米,胸围6米以上的参天巨树,彼此之间根系相连,枝叶相拥,形成一片罕见的榕树群,像一个绿色天盖。

           在古榕群间有一条鹅卵石铺成的的小道,当地人叫花街,上嵌十二生肖图案。

          街尾有一尊侗族青年男女相依雕塑,记载了一凄美爱情故事,据说堪称中国的“罗米欧与朱丽叶”。男的叫珠郎,女的叫秦娘美。20世纪60年代中国曾拍过一部电影叫《秦娘美》,这里就是秦娘美的故乡。

         据说该地侗民为抵御河水对沿岸的冲刷,在河沿岸边遍栽榕树,抵御洪水对堤岸的冲击,数百年来,这些榕树一直护卫着堤岸和村寨,如今这里成了古榕群风景区。

         江边的古榕,在迷茫的岁月里变得越来越老了,老到没有人知道它年龄的地步,朦朦胧胧,在一种神秘的不可触摸的想象里。

         好了,已经在这条花街上磨磨蹭蹭了一个小时了,还没有进寨子去看看,便匆匆跟着这一群侗族女人进去了。

        进了寨子,漫无目的地穿棱于这个号称十村九寨,有2600多户13000多侗族人集居地,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好奇的,一切都是拍摄的对象.....

        三宝侗寨的来历来源于一个历史传说:相传古老的三宝地区是一个长湖,湖的北端抵笔架山,湖的南端抵马鞍山,东抵九十九垴坡脚,长约30华里,宽3至5华里不等。

         三都、寨蒿、平永三条河都流入湖里,每条河各住一条龙,三条龙经常到湖里来游玩。

        有一年连续下了九天九夜瓢泼大雨,三条河同时涨水,湖水越涨越高,突然湖下端一声巨响,马鞍山与杨家湾相接处崩塌,湖水直泻都柳江,三条龙兴风作浪下南海,留下了三个龙宝。

          待雨停水退,长湖现底,三个龙宝分别落在乐乡塘、寨头塘和车寨塘。

        后来侗族祖先从两广交界的梧州一带沿河迁徙来到这里,建寨落村,就以龙王留下的三个龙宝来命名,叫三宝。乐乡附近的几个村寨叫上宝,寨头附近的几个村寨叫中宝,车寨附近的几个村寨叫下宝。

         有一首侗族的祭祖歌也唱到:想当初/真遥远/我们侗族祖先哪里来/老人说/老人摆/ 我们祖先从梧州、音州迁上来。

         ……不是梧州地方窄/不是音州无大街/只因那里古怪多/我们祖先不能呆。

        ……公说那个地方住不得/奶说换个地方才兴旺/鸡毛插满耳旁/琵琶背在背上/离开梧州、音州/离开了那古老的地方/哪个地方才发达/哪个地方才兴盛/公公戴着斗笠前面引路/奶奶扛雨伞随后紧跟/爬山涉水沿河上/寻找幸福村。

         古州地方宽/三宝坝子平/我们祖先很高兴/决定在这里建寨落村。

        上面的传说和祭祀古歌与车江乡口寨村发现的腊王萨玛祠《名垂万古》碑记相吻合。

        碑记记载:“始祖由浙右之粤,移徙雷州星县,沿河而上,寄迹于斯。自车鲁及月脉等处,共十二姓。越元明清,固不知来自何年。”

         此碑立于道光十八年,当时的老人们回忆,三宝侗族始祖由“粤”(广东、广西)先迁徙雷州星县(广东境内,难对现在地名),后沿河而上,定居黔地三宝是最可信的。

         “车鲁及月脉”是对车寨、章鲁、月寨、脉寨的简称,这些村寨是三宝最古老的寨子。

         “越元明清,固不知来自何年”,由此可推测,至迟于宋代侗族先民已到此定居了。

        三宝侗族居住喜欢聚族傍河而居,寨边河岸上栽有四季常青的护堤榕树,寨内木屋与窖子屋错落有致,鳞次栉比,江水、榕荫、村寨、田园构成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

         清代咸丰同治乱世之前住的是吊脚木楼,乱世期间被毁,重建时改为地屋,多为四排三间或三排两间,加后厦或偏厦做厨房,楼下住人,楼上存放粮食或杂物;

        光绪年间,有的富裕人家封上了窖子屋,现保存完好的还有车寨二帝阁杨氏家族和寨头弯街杨氏家族等处。

        三宝侗族信奉女神萨玛,现坝区十村九寨尚存萨玛祠12处。萨玛祠有专人管理,每月初一、十五烧香上茶祭祀;每年正、二月间要隆重祭祀,祈求萨玛保佑村寨子人丁安宁,六畜兴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萨玛节期间,全族妇女盛装打扮参加祭祀活动,踩路、多耶、盛况空前。有人赞萨玛节就是三宝侗族的妇女节。

         从三点半到达三宝侗寨,到六点半离开,我们一共在这里呆了3个小时,时间显得太紧了一点,三宝侗寨是一个值得再来的地方,引用一位旅友对侗乡的评价:侗乡如歌。虽然淡季,我们没有看到侗族歌舞表演,但见到侗族自然、纯朴的真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黔东南·侗族天下第一寨(组图)
生活如歌在千户侗寨——凯里车江三宝侗寨介绍(附图)
三宝侗寨,最具浓郁民族风情的侗族村寨
三宝侗寨观三宝,都柳江畔看古榕
探秘黔东南纯朴苗寨
村寨中民风淳厚的侗族萨玛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