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元节 | 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正确认识中元节)

中元节简介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中元节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日,部分地方也有在七月十四日。

中元节是一个“缅怀先祖,珍惜当下”的传统节日。

中元节的源头,应与中国古代流行的土地祭祖有关。

据说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

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

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

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的“鬼节”,也是民间祭祖的日子。相传这一天地宫将打开地狱之门,已故的亲人便可回家,再食一回人间烟火。

就这样每年到了这一天,它成为了一个秋尝祭祖又表达着祈祷祝福的华夏传统节日。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组成了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

清代文人王凯泰的诗《中元节有感》便描写了福建一带过中元节的习俗。

《中元节有感》

(清)王凯泰

道场普渡妥幽魂,

原有盂兰古意存。

却怪红笺贴门首,

肉山酒海庆中元。

中元节的习俗

中元节也称之为“鬼节”,民间习俗这一天人们要上坟扫墓、祭祀先人,有的人家在门前或街道巷口焚烧纸钱。还有些人在这一天要到河边去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现代女作家萧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清代诗人庞垲的《长安杂兴效竹枝体》一诗形象描绘了中元夜儿童持荷叶灯结伴游乐的情景。 

《长安杂兴效竹枝体 》

(清)庞垲

万树凉生霜气清,

中元月上九衢明。 

小儿竞把青荷叶,

万点银花散火城。

中元节祭祀的含义

慎终追远,感恩祖先

中元节是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在这一天,民间按例祭祖,祈求祖先保佑。中元节对应的是地官赦罪。每逢七月十五日,地官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所以七月十五日也是人们消灾的节日。

“鬼节”的祭祀,是对先人的缅怀,是对祖先的纪念,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爱和尊重。以孝事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祭祀是爱心孝心的体现,是寄托哀思,追悼亲人的主要方式。

懂得敬畏,善待他人

“鬼节”不是迷信,在科学昌明的今天,“鬼节”也依然有意义。两千年前的荀子,对于祭祀和鬼神这一类看起来可有可无,若有若无的事物有一个经典的论述:“君子以为文,小人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君子把鬼神之说当成一种文化,小人把鬼神当成一种灵异的迷信。当成文化是好事,当成迷信就坏事。

中国人常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倘无敬畏,则无所不为,无所不为则难免无恶不作,鬼神的意义就是给我们敬畏感,让我们约束自己,善待他人,有所为有所不为。

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拥有历史感,祭祀先人并不是迷信,它让我们不忘先人的恩泽,在祭祀追思中,自勉自强,传承家风,不堕家声。

不忘历史,保持敬畏,或许这就是现代“鬼节”的意义所在吧。

中元相关诗歌

《中元作》

(唐)李商隐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娀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中元夜百花洲作》

(宋)范仲淹

南阳太守清狂发,未到中秋先赏月。

百花洲里夜忘归,绿梧无声露光滑。

天学碧海吐明珠,寒辉射宝星斗疏。

西楼下看人间世,莹然都在青玉壶。

从来酷暑不可避,今夕凉生岂天意。

一笛吹销万里云,主人高歌客大醉。

客醉起舞逐我歌,弗歌弗舞如老何。

《中元夜》

(唐)李郢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红烛影回仙态近,翠鬟光动见人多。

香飘彩殿凝兰麝,露绕轻衣杂绮罗。

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

《请告南归留别同馆(中元作)》

(唐)李群玉

一点灯前独坐身,西风初动帝城砧。

不胜庾信乡关思,遂作陶潜归去吟。

书阁乍离情黯黯,彤庭回望肃沈沈。

应怜一别瀛洲侣,万里单飞云外深。

《即事中元甲子》

(唐)韦庄

三秦流血已成川,塞上黄云战马闲。 

只有羸兵填渭水,终无奇事出商山。

田园已没红尘内,弟侄相逢白刃间。

惆怅翠华犹未返,泪痕空滴剑文斑。










来源 | 教师苑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中华寺(ID:ZHONGHUASI999)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晓苑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元节:中国人三种情怀,儒释道三家智慧
中元节: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
中元寄哀思,灯下念故人
不了解中国传统祭祀文化,你只是过了半个中元节
寒衣节:怀敬畏之心,感恩一切
寒衣节:为先人送寒衣,给家人添福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