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乳腺癌ADC新药蜂拥而出,解救HER2靶向耐药,高效、入脑强是重点!

近年,乳腺癌新研发了不少靶向HER2的新型ADC药物,一个接一个带来疗效惊喜。ADC(antibody-drug conjugates),即抗体药物偶联物,由单克隆抗体(mAb)、偶联链(linker)、细胞毒小分子(cytotoxin,也称荷载payload)三部分组成,其中细胞毒性小分子通过偶联链连接至单抗。ADC药物依靠单抗对肿瘤细胞相关抗原的特异性和靶向性到达肿瘤细胞,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偶联链在细胞内低pH值或溶酶体蛋白作用下断裂,释放出细胞毒小分子,对肿瘤细胞进行精准高效杀伤。以下来看看乳腺癌五种HER2-ADC药物。

一、DS-8201:

可挽救赫赛汀和T-DM1耐药,入脑强,对HER2低表达也有效

DS-8201(fam-trastuzumab deruxtecan-nxki)是阿斯利康和第一三共研发,上个月获得FDA加速批准用于治疗无法切除或转移性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这些患者在既往接受过2种以上抗HER2疗法的治疗。这也就是说,DS-8201可以治疗赫赛汀(曲妥珠单抗)和T-DM1等耐药的患者。

该获批是基于DESTINY-Breast01的II期多中心研究数据。该研究纳入了经治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DS-8201治疗。入组患者中有38%为亚裔。患者既往接受针对晚期疾病的治疗中位治疗线数为6(2-27),其中100%都用过曲妥珠单抗和T-DM1,65.8%用过帕妥珠单抗,54.3%用过其他抗HER2靶向治疗,48.9%用过激素治疗,99.5%用过其他治疗。结果显示,共有184例患者接受5.4mg/kg的DS-8201,ICR确认的ORR(客观缓解率)达到了60.9%,其中有11例(6%)患者为完全缓解(CR)。DCR(疾病控制率)为97.3%。临床获益率(CBR=CR+PR+SD≥6个月)为76.1%。中位DOR(缓解持续时间)为14.8个月。结果意味着,在重度经治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中,DS-8201都能有非常令人满意的疗效和持久的获益。

中位PFS(无进展生存期)为16.4个月。中位OS(总生存期)未达到,1年生存率预估为86%。在24例脑转移患者中,中位PFS为18.1个月,说明DS-8201治疗脑转移效果可观。

二、T-DM1:

首个上市的乳腺癌ADC药物,治疗赫赛汀耐药

T-DM1是乳腺癌最早上市的HER2-ADC药物,由罗氏和ImmunoGen研发。该药于2013年获得FDA批准上市。2019年3月27日,T-DM1在中国的上市申请获得CDE承办(JXSS1900012,JXSS1900013),7月纳入优先审评,预计2020第一季度获批。

T-DM1最经典的EMILIA三期研究纳入了接受过赫赛汀和紫杉醇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分为T-DM1组或拉帕替尼+卡培他滨组。结果显示,T-DM1成功将中位PFS延长了3.2个月(9.6 vs 6.4个月,P<0.0001),同时也将中位OS延长(30.9 vs 25.1个月,P=0.0037)。两组的ORR分别为43.6%和30.8%,T-DM1更优,DOR为12.6 vs 6.5个月。

该药也基于KATHERINE研究获批用于术后辅助治疗。

三、RC48:

中国研发ADC药物,亮相国际乳癌大会

RC48是中国研发的首个ADC药物,荣昌生物研发。2019SABCS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徐兵河教授团队公布了RC48-ADC在乳腺癌中的结果——C001 CANCER和C003 CANCER研究的汇总分析。两项研究均纳入HER2阳性(IHC 3+或IHC 2+和FISH扩增)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此次汇总分析包括了所有70例患者。基线时,87.1%的患者发生内脏转移,78.6%的患者接受了至少两线化疗,47例(67.1%)患者先前曾接受曲妥珠单抗用于新辅助或辅助治疗。近一半患者(42.9%)曾接受过HE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24例患者(34.3%)接受过2种以上HER2靶向治疗。ORR为31.4%(22/70),临床获益率(CBR)为38.6%,中位PFS为5.8个月。在接受≥1.5 mg / kg剂量的64例患者中,ORR为34.4%(22/64),中位PFS为6.2个月。接受1.5 mg/kg、2.0 mg / kg和2.5 mg / kg剂量患者的ORR分别为22.2%、42.9%和36.0%,中位PFS分别为6.2个月、6.0个月和6.3个月。

四、ARX788:

后线控制率达91.7%

浙江医院研发的HER2-ADC新药ARX788已经获得批准开展II/III期临床试验。I期临床试验在美国、澳大利亚及中国进行中进行,招募的患者均经曲妥珠单抗治疗后失败,其中47%的患者经曲妥珠单抗与拉帕替尼治疗失败。截至2019年11月20日,ARX788在48位可评估的参与者中的DCR为91.7%(44/48),包括19例部分缓解(PR)患者和25例稳定(SD)患者。在该试验中,患者的响应率与ARX788剂量水平相关,ORR和PFS随着剂量水平的提高而改善。ORR从0.33 mg/kg剂量水平的0%增加到1.3 mg/kg的56%,再到1.5 mg/kg的63%。在所有剂量水平下,ARX788的耐受性都很好,没有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目前尚未达到最大耐受剂量。在51例患者中,仅有2例3级及以上相关的不良事件,且这些不良事件是可逆的。

五、BAT8001:

治疗HER2靶向耐药初步疗效可观

由百奥泰生物研发。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王树森教授团队在2019年SABC会上公布了关于新型药物BAT8001的一项I期研究结果。29例曾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或两者联合化疗的HER2+晚期或复发性乳腺癌患者每21天接受BAT8001治疗,分5个剂量递增组(1.2 mg/kg、2.4 mg/kg、3.6 mg/kg、4.8 mg/kg和6.0 mg/kg)。主要终点是BAT8001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次要终点是抗肿瘤活性。在6.0 mg/kg、4.8 mg/kg和3.6 mg/kg组中,5例患者出现了剂量限制毒性反应,最大耐受剂量为3.6mg/kg。29例患者中有14例(48%)发生了3级或以上不良事件,有一定的初步抗肿瘤活性,ORR为38%(11例PR)。

多种ADC新药在研

以HER2为靶点的ADC多个药物正在临床积极研究中,国内药企亦不示弱。除了上文提到的百奥泰的BAT8001、荣昌生物的RC-48,以及上文提到的浙江医医药与Ambrx合作的ARX-788,恒瑞、复星医药、复旦张江、科伦药业、三生制药、多禧生物等也在进行ADC药物研发,但多处于Ⅰ期或更早阶段。百奥泰的BAT8001跳过II期临床,成为国内首个进入临床III期的ADC药物。国内ADC项目多扎堆于HER2靶点,适应症主要是HER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胃癌等,期待ADC带给患者全新的靶向治疗时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ADC发展迅猛,看国内外药企如何布局乳腺癌!
Her2靶向ADC的新发展策略和挑战
抗癌新宠ADC,快来了解,别out了!
DS-8201申请中国上市,T-DM1降价应对,罗氏与阿斯利康的天王山之战
SABCS 2019 | 胡夕春教授解读抗HER-2领域重磅研究:新型抗体偶联剂(DS-8201a)...
【前沿】靶向HER2的ADC新药ARX788治疗乳腺癌的III期数据积极结果公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