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下车智|小鹏重回牌桌,大众不想错过
电动化转型受阻,大众系向中国车企求助。

文/天下车智


中国汽车工业在电气化浪潮的推动下,不仅成功实现阶段性“换道超车”,同时也完成了由“市场换技术”到“反向输出技术”的角色切换。

7月26日,大众汽车集团官宣与小鹏汽车达成技术框架协议,双方会共同开发两款专供中国市场的大众汽车品牌电动车型。并且大众将向小鹏汽车增资约7亿美元,收购小鹏约4.99%的股权。

其实对于大众和小鹏而言,这次合作绝对算得上1+1>2的双赢开局,因为双方都拥有彼此急需摄入的发展元素。正如小鹏CEO何小鹏所说那样,大众汽车集团和小鹏汽车高度互补的优势,是双方长期战略合作的基础。

1
转型遇挫,大众不想错过电动盛宴

当占据大众全球40%销量份额的中国汽车市场开始切换至新能源赛道时,在燃油车时代占据绝对领先优势的大众即便万般不肯,也必须跟风入场,并且为了在电气化时代依旧占据主导地位,大众在推动电气化转型方面的表现也比较积极,早早就打造出MEB纯电车平台架构,并推出ID系列纯电车型。

不过从市场销量来看,效果并不算理想。

今年上半年,我国纯电动车累计销量271.9万辆,同比增长31.9%。在这种大好市场环境下,大众在国内上半年纯电动车交付量仅为6.24万辆,同比还下降约2%,这还是在大幅优惠政策的加持下,不然销量表现会更加惨淡。

显然,切换赛道后的大众,在国内呈现出明显的水土不服。

之所以在国内新能源车企围攻下难有招架之力,主要是因为大众在车辆智能化方面存在短板,在车机智能网联和智能驾驶方面的体验更是一言难尽。虽然大众也有专门研发车辆智能技术的CARIAD软件公司,可惜在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后,研发进度依旧太过迟缓,短期内很难派上用场。

在发现车辆智能化方面无法实现自救后,大众便开始踏上寻求技术外援的道路。经过和特斯拉、华为等诸多大咖的沟通协商后,最终选择“咖位”相对较小,但智能科技不容小觑的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

2
小鹏填补大众短板

没错,大众看中的就是小鹏在车辆智能化方面的技术。

不夸张的说,假设现阶段想采用类似特斯拉的车辆智能技术,却又不想与其合作时,那么小鹏汽车绝对是不二之选。这也是为何大众会将股权精准卡在4.99%,因为5%股权是举牌线,意味着将介入小鹏的日常经营上。

客观而言,小鹏确实在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智能座舱等方面有着领先的技术和创新。尤其是自主研发的XPILOT 辅助驾驶系统,在国内智驾领域更是第一梯队的存在。不仅支持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和停车场等多种场景的辅助驾驶功能,并且在不依赖高精地图的情况,还可以实现对全国范围内多个城市道路的覆盖。

此外,小鹏自研的Xnet感知网络,采用的是和特斯拉类似的以视觉感知为主的BEV+Transformer大模型路线,可利用神经网络取代原系统中繁复的后台处理逻辑。为了更好处理这些数据,小鹏还配备有算力高达 600 PFlops 的智能驾驶计算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小鹏在车辆智能化和智能驾驶技术方面,不仅是中国智电技术领先的代表,在经过多年换代升级后,也更符合国内消费者的用车需求。

3
小鹏借势新合资时代

大众选择用金钱换取技术和时间,可以极大缩短造车周期和试错成本,带来更加本土化、智能化,适应中国市场的纯电动车型,从而反哺优化自身的纯电动车产品矩阵,提升市场竞争力。

目前,除大众主流的ID纯电系列外,奥迪也与上汽达成合作冲击高端豪华电动市场,而大众与小鹏合作的混血“大鹏”电动车型,在2026年登场后,或将以智驾见长的B级车形象,帮助大众丰富产品矩阵,加速覆盖多个新能源细分市场。

另一方面来说,当小鹏以技术主导者的身份参与到这场合作中时,其实也为其带来了极大收益。

自从G9失利后,小鹏汽车的市场销量就持续低迷,财务层面更是惨不忍睹。在缺将又少粮的情况下,小鹏虽然有着领先的技术护城河,但依旧很难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中出彩。这次大众的技术合作,无疑是为关注小鹏的消费者们打一剂强心剂。

因为首先就是技术变现带来的资金缓解了时下紧张的财务工作,其次就是大众对小鹏智能化技术的认可,强化和凸显出小鹏在车辆技术层面的实力,提升品牌影响力。并且小鹏还可以通过这次深入合作,优化供应链,了解和学习大众MEB平台的优点,提升品牌综合实力。

长远来看,小鹏品牌势能提升,重回新势力第一梯队牌桌,远比7亿美金更具有价值和战略性意义。

大众的造车底蕴+小鹏的智能化技术,通过优势互补的方式,确实能带来更具市场竞争力和符合本土化需求的纯电动车型,如此来看,确实算得上是双赢开局,只是不确定这次合作的最后,是否能完美谢幕。

毕竟在以往车企的合作案例中,两方能否患难与共,始终是个未知数。像雷诺与美国汽车公司的合作就是个颇具代表性的例子。

经过9个月的谈判,雷诺汽车在1979年以4.5亿美元购买了美国汽车公司46%的股份达成战略合作。随后,雷诺不断增持美国汽车公司的股票,到1982年,雷诺已经把股份增持至46.4%,成了美国汽车公司的绝对意义上的大股东。

然而,恶化的宏观环境让两家车企的业务变得不堪一击。在欧美暴发的两次危机之时,美国汽车公司的财务状况不断恶化。而石油危机之后,小型车失宠,雷诺在美国市场组装销售的雷诺品牌车型遭遇严重滞销,自身难保的雷诺也无力再给美国汽车公司输血,最终两败俱伤。

同样是联手造车,国产汽车与国际品牌以前的合作方式是“以市场换取技术”,而此次变成了“以技术换取市场”, 这个角色转换用了足足40年,由中国企业主导的新合资电动汽车时代正在到来。

然而,剧本如何演绎,合作怎样双赢?是接下来要重点思考的。

4
写在最后

在更大的视角下,无论怎样,也必须承认我国在新能源车方面的巨大成就。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国通过新能源浪潮打破燃油时代的技术枷锁,实现“换道超车”,开启由我国占据主导权的全新电气化时代。大众和小鹏这次技术合作,我方用先进的新能源技术反向输出来换取利益,这可以说是中国汽车工业在技术层面由“被动”化“主动”的重要转折点。

可以预测,随着电气化转型进度的推进,新能源车辆渗透率的不断提升,这种寻求技术合作的现象,未来将会在越来越多的合资品牌中出现。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宝马戴姆勒共享自动驾驶专利:“世仇”牵手背后的阵痛前行
中国技术出手,跨国车企低头
“大鹏”一日同风起
研究所 | 师夷长技以制夷?5个问答聊聊大众7亿美元入股小鹏
大众给小鹏交了50亿学费
从大众汽车7亿美元入股小鹏说起,中国汽车时代已经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