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碧桂园中期成绩亮眼: 净利230.6亿大增41.3%,穿越地产周期的秘诀?

出品:每日财报

作者:张京

8月22日,碧桂园公布了2019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碧桂园营收2020.1亿元,同比增长53.2%;净利润230.6亿元,同比大增41.3%。每股收益0.73元,同比增长21.7%。

归属于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方面,碧桂园上半年高达2819.5亿元,权益合同销售面积达3129万平方米。此前第三方统计机构克而瑞数据称,今年上半年碧桂园权益和全口径销售金额均位于行业第一。

在地产低迷的当下,碧桂园的中期成绩单并没有令市场失望。

《每日财报》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地产企业利润和规模尽管整体处于上升周期,但由于地产调控政策持续加压、融资渠道收紧,各家房企应对外部冲击的抵抗力并不一样,从而内部分化严重。反而已经是龙头的碧桂园继续走在地产行业的前列,越走越稳,越成长越厚重。

令投资者兴奋的是还有碧桂园中期派息每股22.87分,同比每股派息增幅为23.5%,半年派息总额占核心净利润的31%。

那么上半年,碧桂园有哪些经营亮点?相比同行,碧桂园有哪些优势?穆迪在5月份曾发布了一份研报称,碧桂园具有穿越周期的执行力。那碧桂园这种穿越周期的力量又表现在什么地方?

布局广且精,长三角5000亿货值储备底气足

业绩高增长的背后是碧桂园广泛的业务布局,及对三四五线城市城镇化前景的看好。《每日财报》发现截至2019年6月,碧桂园业务遍布中国内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300个地级市、一千余个县/镇区,是行业内布局最广泛的房企。

截至2019年6月30日,碧桂园在国内已获取的权益可售资源约17587亿元,潜在的权益可售货值约10251亿元,权益可售资源合计27838亿元,可满足集团未来三到四年的销售量。

碧桂园的土地储备结构也在逐年优化,获取的土地中,目标一二线与目标三四线销售金额比例为44:56,既可享受一线城市的高溢价,也能赶上三四线城市的升级需求,减少了踏空的风险。

碧桂园的业务布局不仅广,而且精,在有潜力的地区也是大力加码,长三角和大湾区都有其身影。

今年5月13日,国家公布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将经历了36年长跑的“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房企而言,抓住长三角机遇是关键的一步。

纵观行业内,据克而瑞发布的《长三角26城土储比拼》数据显示,绿地、碧桂园、融创三家企业在26个城市中货值超过5000亿,遥遥领先其他房企。截至2019年6月30日,碧桂园在国内已获取的权益可售资源约17587亿元,潜在的权益可售货值约10251亿元,权益可售资源合计27838亿元,可满足其未来三到四年的销售量。可售资源分布合理,在已获取的可售资源中,98%位于常住人口50万人以上的区域,94%位于人口流入区域,75%位于五大城市群,大多数货量的分布符合人口流动趋势。

如此全国性的多元化布局真是让碧桂园“遍地开花”。供地充足可让老百姓获得更多的房源和较低的价格,集团总裁莫斌也曾表示,“碧桂园是民生地产企业,多年来一直坚持造老百姓买得起的房子,寄希望为老百姓带来更多实惠”。这也是受市场认可的原因之一。


“现金流”安,碧桂园“逸”

过去十几年来,中国国内大部分房地产因为扩张过度,现金流长期处于紧绷状态,净经营性现金长期为负,需不断通过外部融资输血以缓解资金压力。在此情况下,市场上仅有极少数运营能力较强的企业,能够让现金流在内部良性循环,实现连续多年的净经营现金流为正值。而碧桂园作为龙头房企却做到了。

公开数据显示,碧桂园去年权益物业销售现金回款约4557.9亿元,权益销售回款率高达91%。这也是连续第三年实现正净经营性现金流。今年上半年,碧桂园继续保持稳健的经营策略。根据中报,碧桂园权益物业销售现金回款约2659.4亿元,到2019年6月末,集团可动用的现金余额为2228.4亿元,且净借贷比率仅为58.5%。

当其他地产公司为融资焦头烂额时,截至2019年6月末碧桂园账上还有3133亿元的银行授信额度还没有使用,营运资本非常充裕。

在所谓“高负债高增长”的行业定律下,碧桂园可以说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兼顾了规模增长和负债管控的企业之一。

或许正是由于稳健的资金流,碧桂园才有底气维持丰厚的派息。根据中报,碧桂园将派发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22.87分(股东可选择以现金及或股份收取),同比增长23.5%,半年派息总额就占核心净利润总额的31.0%。

人工智能成为新的起点

除地产开发主业之外,碧桂园正加速布局人工智能,推动业务多元化发展。地产、农业、机器人已成为公司未来三大重点发展方向。

《每日财报》发现,其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正在研发适合建筑工地使用的智能机器人。通过建筑机器人作业,不仅可以降低房企生产成本,还可以提高房屋建造效率,这一技术有望成为碧桂园业绩的全新增长点。

碧桂园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布局可能会让大众迷惑,但的确是紧紧围绕其地产主业挖掘新市场和新动能。

例如人工智能技术除帮助房地产企业降本增效外,还可以增强业主体验感。从建筑机器人发展来看,目前尝试较少,但对于房企而言,租赁房屋、装配式建筑等领域都可成为机器人的应用场景。碧桂园有2000多个项目,服务超400万业主,在建筑、物业方面无疑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和现实需求。

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进步,在进入家庭生活后,通过研究用户需求,还可以为不同类型人群提供差异化服务。

譬如布局现代农业,公司通过研发、生产和销售,为更多人提供安全、好吃、实惠、丰富的农产品,进而为地产主业增添附加值。目前海南润达产出的西瓜等优质农产品已经进入碧桂园社区零售超市销售。

所以不管是现代农业,还是大力发展机器人,碧桂园都在一步步实现“为全世界创造美好生活产品的高科技综合性企业”的新定位。

业绩稳定增长,引资本垂青

正是由于稳定的销售、利润率以及健康的资产负债结构,碧桂园获得了众多资本的支持。

《每日财报》发现,早在一季度碧桂园就在资本市场上备受评级公司及主要金融机构认可和支持,高盛、德银、摩根大通、兴业证券、中银国际等多家国内外权威机构均表示看好,并给予“买入”评级。而且,国际三大权威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的标准普尔评级(S&P)将碧桂园企业信用评级由BB上调至BB+,展望稳定。

与此同时,标准普尔评级(S&P)将碧桂园优先无担保票据评级自“BB-”调升至“BB”。标普认为,碧桂园以其雄厚的销售实力,大大拓展了规模,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地位。同时,受到利润率回升以及收入快速增长的影响,碧桂园的杠杆水平也有所改善,这部分抵消了资本支出带来的压力。预测碧桂园销售的强劲势头将会延续,另外在运营方面的改善及经济水平的规模效应都助推了公司的整体运营实力提升。

公开财报显示:碧桂园2016年~2018年的营收增长率远超国内top10、top100上市房企平均水平。这三年的营收增长率分别为35.2%、48.2%、67.1%。以去年为例,国内TOP10房企TOP10营收增长率为33%,TOP100营收增长率为29%,碧桂园高达67.1%,营收能力远远领先同行。

“对于未来发展预期,稳定的销售、利润率和资产负债结构能为碧桂园体量增长起到支撑,并且有充足的资金为公司在行业下行周期拿到大量的土地,作为头部房企,未来市场占比有望不断提升。”亿翰智库研究中心研究总监于小雨曾这样评价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硬核碧桂园:千亿现金万亿土储,行稳致远奋斗不止
盈利稳健、高质量增长,碧桂园凭什么?
碧桂园上半年销售额夺冠,农业、机器人多元布局逐步落地
业绩屡攀新高,碧桂园逆势领跑底气何在? || 焦点
碧桂园步入稳健经营新阶段 上半年权益销售行业第一
“打野狂魔”碧桂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