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夫妻过年回不回老家、回谁家?冲突分歧发生时,你能觉察到什么?

材料整理自第16期《个人成长营》

春节是否回家,回哪里过年,是每对夫妻都会拿到台面商量的事情,有的夫妻会产生分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苏苏(学员化名)也因春节回娘家过年这件事情,今早上班前,跟老公大吵了一架,心里有很多的委屈,忍不住跟辅导老师吐苦水。

你是否在回家过年这件事上跟家人有过矛盾,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辅导老师是如何带苏苏回顾事件,通过觉察看见自己,看见丈夫。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仁和老师以对方为中心去做深入的倾听,以同理心去倾听,与对方共情,帮助苏苏觉察愤怒的背后有什么。

正是带着这份觉察,你也会跟苏苏一样,发现所有的冲突都是为了唤醒爱。


1


苏苏说她已经七年没回老家看望父母了,2018年的时候父母来家里住过一段时间。

而在疫情之前,每年国庆节,她和老公都会回婆家陪陪他父母。

在去年疫情管控刚放开的时候,苏苏的爸爸因脑梗住院了,她当时着急回家,但老公说太不安全了,便不让她回去。

如今爸爸已经康复出院,苏苏也是一直惦记着想回家。即便老公不太情愿,但他还是帮忙订了一家三口回家的票。

不过,苏苏觉得,在老公的心里,这件事就像一根刺,只要和他提到跟回家有关的事情,老公就会莫名其妙的发脾气,苏苏也因此备感困惑。

“有时候我觉得他挺自私的,不是没有孝心,而是太以自我为中心……”

仁和老师同理她的感受,“看来你一定是委屈的吧~”

“他更多的是担心老家没有暖气,会不舒服。他还说等春暖花开的时候,什么时候回去不好,非要在最冷的时候回去?”

仁和老师继续同理,说,“我老家也是,武汉,我也和你一样遭遇着老公每到过年就不怎么情愿回到那个没有暖气的冷冰冰的老家,同病相怜~”


苏苏回家心切,因为爸爸之前生病实在令她牵挂,她继续跟仁和老师袒露心声:

“当时老爸脑梗的时候,一度分不清她和她姐姐。”

“那还真是有些严重,你一定心乱如麻,很担忧呢……”

“是啊,我当时放下电话,嚎啕大哭……”

“特别理解你的委屈和无奈,你还要担忧着老爸的身体……”

苏苏说,这一点她老公也是知道的,但她实在想不明白,老公怎么就这样不情愿回去。

其实,老公回老家除了怕没有暖气会冷以外,也没有别的好担心的。


2


仁和老师接着帮助苏苏去觉察她对事情的看法,以及背后的信念。

“你能接受他怕冷的事实,但不接受他不愿意吃这份苦,与你同在,感受不到来自他的支持和温暖,是吗?”


“对呀,我今天早上说他不懂得感恩,包括对他的父母,双方的老人都快接近80岁的人了,从来没给我们添过麻烦。想到这,听心塞的,我觉得他没给儿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这时候,仁和老师邀请苏苏继续觉察:

“除了怕冷是事实(真相)以外,后面这些是评判还是真相呢?”

苏苏觉得那是真相,这么多年来,除了给父母钱,好像什么也没做过。

老师:看来是这些年过得挺安逸的,舒适区待得久了,走出来会有更多一些的不舒服呢。

苏苏:双方的老人家真的很慈悲,一直是报喜不报忧的。

老师:一般来说,事实是客观的,带有主观的成分时,多半都是评判……

苏苏:我也知道他内心其实是很善良的,他对别人都很善良。

老师:比如,事实是你们给钱比较多,近身尽孝相对少一点,而"不懂感恩"可能就是因为带有情绪,所以起了评判了……你认为呢?

苏苏:但这件事,我很是愤怒。

老师:是的,确实可气,你可以愤怒。

苏苏:对,跟其他兄弟姐妹比,给的钱多一些。

老师:愤怒是情绪的一种,它≠"我可以泄愤的方式骂你",因为前者是自己的状态,后者是对他人和关系的攻击,你认同吗?

苏苏:我愤怒的是,他根本就不能够理解我的心情。

老师:是,这确实很无力……所以你不能允许他不理解你,是吗?亲爱的,他的理解,对你意味着什么呢?

苏苏:今天早上我没有骂他,因为说到回家过年要带什么东西的问题,他不赞同我的提议,然后就像机关枪一样说就不应该回家……

老师:嗯,不一定是真的"骂",准确地说,是评判,或是指责(多半吵架说的话也都是带着这些攻击性的)。

苏苏:因为我也知道他是一个直男,也没指望他怎么样,就是希望既然已经决定了的事情(票都已经买了),就按计划执行就好,哪来这么多歪歪叽叽的。

确实,带着情绪的沟通完全是无效的,我完全被他的情绪给左右了。

老师:男性的脑回路有时候还真是有点儿——用一个评判词叫"幼稚",就是做了选择,有了决定,但并不坦然接受这个选择带来的"硬币的另一面",用书面语说,就是不愿意为选择负责任。

想想看,什么人会有这样"出尔反尔"的状态呢?或者说,人的什么阶段是这样的状态呢?

苏苏:小孩子吧~

老师:你看见的他,大概几岁呢?

苏苏:有的时候真觉得是养了两个孩子,他也就三岁吧~比我儿子都小,都幼稚。

老师:抱抱你~我有时候看着我老公也就七八岁左右,一看他只有七八岁,就只能好好抱抱自己,心疼一下自己了。

苏苏:早上其实是在说带东西的时候,我说看看多买点儿吧,毕竟好几年没回家了,他立马就爆了,说好几千公里,拿那么多东西干什么……

老师:亲爱的,此刻,呼吸一会儿,带着觉察,看到他也就三岁的小孩儿,承认"我找了一个偶尔会退行成孩子的男人",去接纳"这就是他的一个面向",看看你能走到哪一步呢……

这里省略苏苏深呼吸觉察的过程。

老师:如果能继续往前走,再欣赏自己能看见他的状态,然后看看你能为你们再做点什么.....

苏苏:这是唯一的一个我自己能够选择也是自己选择的人,不接纳又能如何?

他是工作在象牙塔里的人,又是家里的老小,所以造就了他这个样子,所以我只能成长我自己。

老师:是被迫接纳,还是心甘情愿呢?

苏苏:被迫接纳吧~也为了让自己活得开心一些,其实我也不想吃苦。我就是觉得老公不能跟我感同身受,我挺难过的……

老师:非常好,重点不是被迫与否,而是你能清晰地看见自己的状态,很了不起!

苏苏:现在我感觉身边的人都在倒逼着我成长。

老师:是这样的,每个来成长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这部分。现在感受是怎样的呢?

苏苏:好像有些力量了~

老师:愤怒的部分呢,是否减轻了一些?

苏苏:如果我能做到——别人的情绪与我无关就好了,不过现在好多了~

老师:放松,亲爱的,会有那一天的,我们正在路上~

苏苏:嗯嗯,在修行的路上~



3


就在这样的倾听与真实表达的过程中,苏苏在觉察中看见老公的状态,并学着去接纳,将重心拉回到自身的成长。

其实,仁和老师也有面对老公对回老家抗拒的这个体验,那她又是怎样处理的呢?

接着,仁和老师给苏苏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老公是湖南人,他们那儿虽说是南方,但家家户户都"烤火",都有那种烤火设备或者装置。

我老家在武汉,住在城里,也就是空调,但空调很干燥,他不喜欢用,过年我们一般会回郊区农村的别墅里,房子并不是一年到头有烟火气,所以即使开空调,那么高大宽敞的房子里,确实不那么暖和。

他每次会抱怨(也会找茬儿,和你老公的表现,我想也没什么不同),一开始我的反应模式也和你没什么不同。

这些年,每次回去,只要涉及到天很冷,他都还会念叨,但我的反应却和以前不同了。

比如我会先认同他的感受:确实冷啊,没想到这么冷呢!(他会放松下来,然后一起把所有能取暖的方式都玩一遍)

然后,我时不时关心一下:还冷不?(基本上取暖设备都围着他了,他也好多了)

有时候他会很孩子气:就是看着外面觉得冷,空气都冷,听着那个风吹得吓人.....(各种添油加醋的表达出对一个陌生环境不适应的那种评判)。

而我继续认同他:确实,听着,看着,脑子里再加工加工,就更冷了吧。(他不说话,若有所思)

我有时候在我父母面前也念叨他"弱不禁风""娇气""矫情""不好伺候".....也是撒撒娇的说说,我父母都会加入到关心一下他这个南方人的队伍中来,他也更受用一些,同时会有点不好意思。

年复一年,只要回去,都如此,他念叨,我就认同,慢慢就减少了抱怨,他念叨起来也就越来越温和了。


我能做到认同他的念叨和抱怨,不是姑息他的"臭脾气",而是因为学习,可以看见他的状态,能认同他人的感受。

比如,他说冷,无非是在表达他的感受而已,感受是没有好坏对错的,他可以感到冷,也可以把这种无处躲藏的感受说出来。

只不过他说的方式可能不讨我喜欢,那么,我的成长点在于"我不喜欢这样的表达方式是因为什么?"

因为我一听到抱怨,就有应激反应,委屈,愤怒,然后我就想发泄情绪,进而评判,指责.....

那么我能做的是什么?

是听到抱怨时,去观察我的应激反应,我内在的感受,然后去拥抱自己的感受,我是可以委屈愤怒的。

但,我也是可以重新选择行动的,也就是我可以选择指责攻击,也可以选择认同他的感受,同时向他表达出——他的表达方式对我内在带来的冲击感。

我对他说过:你可以说冷,可以不喜欢冷的感觉,我知道这很冷,但你也说了冷以外的东西。

你说你搞不明白这里的人为什么那么傻,这么冷还不烤火,就这么傻愣愣的受冻....我不喜欢你这样的话,我认为你在评判这一方水土和人,这里面也包括我,我认为你在否定我们这些人,而我认为谁都不应该去评判别人的生活习惯,你认为呢?

他一开始是——我不跟你说了.....

然后他去跟我妈说:哼,我说你们这里不烤火,她还不高兴,本来就是事实呀.....

我就听到我妈笑着说:呵呵,就是啊,这么冷,居然不烤火,也不知道是怎么传下来的习惯,但就是习惯了.....

很神奇,他一句也没多说了。


从上面的案例中,你是否从中收获到一些什么呢?

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运用个人成长营里辅导老师的这些方法去觉察我们自己,从而帮我们更加能理解周围的人,少一些冲突,多一些温暖和爱。

2023 个人成长

人生所有的障碍都是关系的障碍
关系里的混乱、沟通不畅、相互怨恨、情感疏离、缺乏相互支持……最终导致关系的破裂和分离
如果你正处于这些困境中
夫妻关系:同床异梦、矛盾冲突不断、冷战……
亲子关系:呕心沥血、威逼利诱、苦口婆心、怎么说都不听……
父母/婆媳关系:观念冲突、沟通不畅、相互指责、关系疏离……
职场关系: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相互挖坑、失去信任……
自我关系:焦虑、迷茫、迷失、自我攻击、压力、无力感……

欢迎您报名《第十七期个人成长营》
3个月沉浸式学习&陪伴式辅导
掌握与人深度沟通的方法和心法
助您升级职场关系、亲密关系
亲子关系及原生家庭关系
4月9日开营,等您一起蜕变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越处越好的关系,都不说这四个字
心理咨询师是不是陪人聊聊天,就把钱挣了?是
第一线丨李小军:家校冲突中的沟通原则
几年后才明白过来,女儿被最好的朋友“霸凌”了...
亲子教育最关键的7大技巧
什么是婚姻中高品质的沟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