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跟爸爸不亲的家长注意了!父子/父女关系必须尽早改善,否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上周咱们平台有个粉丝留言说:

可以说他的问题并不是个例,如今,父爱缺失已经成为家庭里的一个普遍现象。

为此,我们特别邀请了咱们平台的家庭教育名师——仁和老师、李萌老师,针对这个话题为大家出谋划策 。

大多数家庭中的父亲忙于工作,在职场上全力打拼,照顾家庭和教育孩子的重任落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肩上,致使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逐渐被弱化,甚至渐渐淡出,出现了“亲情关系向母性群体倾斜”的现象。

父亲其实是家庭中非常重要的角色,但父爱的缺失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

因此,孩子们一个个因为父亲责任的缺失而遭受着很多心理创伤。


美国哈佛大学2003年研究发现,女孩缺少父爱容易学不好数学,男孩缺少父爱容易产生情感障碍。

在接受调查的1000位个例中,女孩学不好数学的其中有90%是常年和母亲在一起生活的;有情感障碍的男孩其中86.7%平时很少和父亲沟通。

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No.1

父爱缺失造成孩子性别角色混乱

科学研究证明,无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需要与父亲有数千小时的交往,才能够从父亲身上获得对自己性别角色的定位。
 
男孩会以父亲身上表现出的男性气质为标准来模仿,而女孩子也会以父亲的男性特点做为未来选择丈夫的标准。
 
缺乏父爱的男孩,往往缺少男子气,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父亲的角色是男孩一生中出现的第一个同性榜样。在和父亲的相处中,男孩感受到了男性所特有的刚毅、果断、宽大的性格品质。但现今社会中出现的许多男孩女性化的现象,跟父亲的缺失有很大关系。
 
对于女孩来说,父亲也是她人生中出现的第一个男性角色,在与父亲的相处过程中,学会了与男性的相处,并通过父亲来更加认同自己作为女性的角色。

 

No.2

缺乏父爱影响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有研究表明,经常和父亲在一起的孩子,更容易适应新环境,也会有较大的自信心,例如去托儿所时孩子的焦虑感也会较低。
反之,缺少父爱的孩子去托儿所焦虑感会较高。
 
缺少父亲关爱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恐惧、紧张、焦虑,自卑,缺乏安全感等,因为内心的渴望一直不被满足,也会引发内心出现很多的愤怒,无法排解会导致过激行为甚至是犯罪。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在处理与权威人士,上级领导,尤其是男上司的关系方面会有困难,易产生敌意和愤怒。
 
因为没有父爱的大树保护,男孩容易产生对抗心理,自我保护意识强。性格早熟,由于没有父爱的关怀,心理承受能力有限。
而女孩则是容易早恋,“父爱情节严重”,容易对年龄大的男性有好感。这些,都是从小缺乏父爱造成的孩子心理不够健康的表现。
 

No.3

缺乏父爱的孩子认知发展受阻

父爱更易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观察和研究证明,母爱与父爱对儿童的智力影响是有差异的。
孩子从母亲那里可以更多地接受语言、日常生活知识、物品用途、玩具的一般使用方法和艺术性等方面的知识。

而父亲会给予孩子更丰富、更广阔的知识。
父亲通过与孩子共同操作、探索多种形式的活动、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意识,促进孩子求知欲、好奇心的发展。

一项追踪研究发现,凡与父亲在一起交往机会多的儿童,其智力水平更高,尤其男孩更是如此。
 

一个父亲胜过100个校长。
我们都知道父亲对于孩子的成长发育很重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为什么生活中很多的孩子和爸爸感情却没那么亲近?
 
不先说有些人是不配当爸爸的,但其实更多的男人在当爸爸时也渴望当个好爸爸,陪伴孩子成长。
 
可为什么开始尝试学习当个好爸爸,想和孩子一起玩一起成长的男人却不能得到孩子的亲近呢?

No.1

男女的天然性别属性

男性一般精力都放在事业上,尤其是年轻男性。
当孩子小的时候,爸爸更年轻,社会呈现的丰富对他来说吸引力较大,他也更愿意亲近社会。家反而成了背后那个安全的处所——就像小时候一样,打架打输了、玩累了、饿了,才想到回家。
 
成年男性多半要到人生过半,在社会“游荡”太久,累了,乏了,想起还是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最实在,回头慢慢愿意关注一下孩子。
猛然回头,孩子大了,更加感叹岁月匆匆,所以更想用点力在孩子身上。
 
孩子这个物种,偏偏是要从小建立感情才有效的,半道杀来的,都被视为“入侵者”。
即使潜意识里很想靠近,但因为从小就没有磨合好,加上孩子半大不小的有了一部分自我,对爸爸来说更加难“驾驭”,自然会有些撕磨。
 
孩子更亲近妈妈,是因为往往每个孩子人生的第一养育人都不约而同地是妈妈,除了社会固化观念的原因,相当部分也由天然的身份所决定。
母亲从孕育开始,就和孩子有最深的不可替代的联结,这是爸爸不具备的“先天性”优势。
 
同时,如果夫妻关系不特别亲密,又或者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就匆忙做了父母,于是二人的心理状态都“游离”在父母这个身份之外。
那么本应从孕前就开始培养的身份代入就没有了,在孕期也是懵懂状态,依着“世俗”的按部就班就生了孩子,而不是准备好了要进入一个新的身份,和一段新的关系。
 
于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只是作为一个“按部就班”“必须”到来的物种(或者说身份)在父亲的外围世界存在着。
 
如果父亲的成长环境里也没有亲密的亲子关系,那么父亲压根很难意识到这个因他而来的生命和他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因为人的行为绝大部份都是“习得”的,父亲“习得”的是疏离的亲子关系,也就继承了这个部份。如果母亲习得的也是这样的“父子关系”,她也无法帮助孩子和他的父亲去建立这段关系。
 
关系的建立是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养和育,是两回事。
爸爸一直在付出物质“养”孩子,需要付出心力的“育”是缺失的,自然孩子会更依赖于照顾他更多的妈妈。
 
这样的关系里,在孩子和父亲之间,妈妈是起纽带的作用的。
如果妈妈人格较成熟,是有可为空间的。建立好亲密关系的同时,不与孩子捆绑成共生关系,并促成父子关系的更好磨合。这样就可以帮助爸爸顺利度过和孩子由陌生到亲密的磨合期。
 
所有亲子关系,其实也要经历关系的四个阶段,从孕育开始直到出生初期,甜蜜期,从儿童时期发展自我开始到青年时期,甜蜜伴随“权利斗争”(个人在成长,关系也在演变中成长),青年到壮年,权利斗争伴随整合(孩子开始有自己的孩子了,慢慢体会父母的不易,有了对自己父母的理解),壮年到中年,整合伴随共同创造,创造和谐天伦之乐,创造更好的生活。
 
而当孩子逐渐开始扮演照顾父母的角色后,关系会进入又一个新的轮回。

 

No.2

妈妈不放心

网络上流行很多奇葩老爸带娃的视频、段子,被妈妈们津津乐道,用来验证自己的判断非常好:“你看,真不能把孩子交给爸爸带吧。”
很多妈妈出于各种各样的担心和忧虑,不敢撒手把孩子全权交给爸爸带,自己反而被累的半死,还抱怨不停。
 
有时候真的不是爸爸不想带孩子,而是妈妈就像监工一样监视着爸爸带孩子时的一举一动,爸爸稍有不妥,妈妈马上一顿数落,并把孩子接管过来。
久而久之,爸爸哪里还有带孩子的积极性呢?
索性当个甩手掌柜,自己玩自己的去,也省的听到妈妈的唠叨和责备了。
 
恶性循环也是就此开始的,爸爸带孩子不够完美,妈妈唠叨不停,爸爸撒手不管就越来越不喜欢带、不会带孩子了……
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父亲与母亲在家庭教育中各有优势,必须做到阴阳互补、平衡,才能对孩子的成长有利。
母亲们偶尔也要放手,让父亲们多照顾孩子,除了提高孩子的智商,也能令家庭关系更加和睦。

No.3

家庭关系错位

从人的发展来说,家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系统。
海灵格发现在家庭系统中,有一些隐藏着的、不易被人们意识或觉察到的动力,操控着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爱的序位,并不跟随社会及文化的标准或规则运行,而是在这些标准或规则之上运行。
 
如果我们跟随“爱的序位”和家人相处,关系会很好,大家都能够快乐和健康的成长;如果我们忽略了它,家人会受困扰,这些困扰就是“牵连”。
 
正确的“爱的序位”,应该是夫妻关系(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优先于亲子关系(爸爸爱孩子,妈妈爱孩子)的。
 
但是在中国家庭中,“爱的序位”常常是错乱的,即亲子关系,尤其是母子关系(妈妈爱孩子),是远远高于夫妻关系的。
 
这样错位的序列关系,是把爸爸边缘化的最大原因,妈妈是让“爱的序位”错乱的始作俑者,是妈妈联手孩子将爸爸挤到一旁了。
 
那要怎么做才好呢?
只有一个,那就是好好经营夫妻关系,好好爱你的丈夫。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

 
那么究竟该如何改善爸爸和孩子的关系呢?

01

给爸爸和孩子单独相处的空间

我知道妈妈们很担心“新手爸爸”这些糙男人在照顾孩子的时候不够仔细,但这恰恰是父亲的魅力啊。

三口之家其乐融融的时光固然令人羡艳,但如果妈妈不放手,爸爸很难有锻炼的机会呀!

定期把孩子交给老公,一个下午或者几个小时的时间并不会让孩子有什么危险,反而还能促进孩子跟爸爸的关系,自己还能放放风跟小姐妹们逛逛街,何乐而不为呢?

02

 保证有效陪伴 

爸爸与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尽可能专注地陪伴孩子,哪怕只有半个小时,不要心不在焉地边做事边陪伴孩子,特别是玩手机。

可以通过拥抱等肢体接触,传达对孩子的爱。

03

 多肯定孩子 

爸爸在家里象征着权威,被爸爸肯定和表扬收获的自信会让孩子更有勇气面对挑战。

爸爸要经常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告诉TA,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和自信。

04

 多理解孩子的感受 

多理解孩子的感受,教会孩子表达情绪,同时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拿孩子当出气筒,不能情绪好了就纵容,情绪不好就苛刻。

05

 开发父子/父女专属小游戏 

爸爸天然的力量感、爱冒险,可以带着孩子玩到很多妈妈无法带他们体验的游戏。

比如有竞争性质的球赛,比如赛跑射箭跳马,都是好玩的户外亲子体验。

2014年耶鲁大学的研究团队扫描了一些爸爸的大脑,在宝宝出生2到4个星期的时候扫描一次,到12到16个星期的时候再扫描一次,结果发现在那些与育儿动机相关的脑区,比如纹状体、下丘脑及杏仁体,大脑灰质增加了。

这说明爸爸的大脑已经为育儿做好了准备,也做好当好爸爸的准备了,就等着实际操练,强化奶爸的特质了。

奶爸们并没有各位姐妹们想象当中的“看娃无能”,妈妈要大胆放手相信自己的婚姻合伙人!既然选择好了自己的人生伴侣,就要相信他能为孩子承担起“父亲”的责任。

浙大学霸作息表曝光:世界本不公平,你有多努力,就有多特殊

「袁弘」式好老公爆红:真正的好男人,从不帮老婆做家务

清华开学先跑20公里越野——不能吃苦的孩子,注定没有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好父亲胜过100个校长
惊!孩子跟爸爸不亲,很可能源自妈妈的这3个“小动作”
《爸爸带给儿女力量》(怎样当个好父亲)
一个好爸爸等于100个老师,知道为什么吗?当父母的要记好了!
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一个好爸爸胜过100个好老师!
一个好爸爸胜过100个好老师!祝全天下爸爸们节日快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