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找不到戏拍,他们干脆自己捧自己?

最近,林心如的新剧《华灯初上》第二季收官了。

尽管褒贬不一,可本剧还是肉眼可见的收获了极高的热度。

作为国内首部聚焦于风俗业题材的女性群像剧,林心如扮演的日式酒店的妈妈桑罗雨侬,风情万种,敢爱敢恨,令观众印象深刻。

不过除了担当主演,林心如还有个新身份,她还担任了《华灯初上》的总制片人。

要知道本剧刷新了网飞在中国台湾的投资新纪录,制作成本高达2.5亿。

林心如转身幕后的成绩,显然比她当演员要亮眼得多。

而且不止林心如,娱乐圈这种扎堆幕后的明星数量越来越多。

这样的现象也令大众好奇,明星们扎堆幕后究竟是无路可走,只能量身定做适合自己的角色,还是利用自己身份,展示更多的话语权。

01 维持演艺生涯

说起演员林心如,曾经她是风光无限的琼女郎,长得漂亮,落落大方,是不少8090后的偶像,《还珠》《情深深雨蒙蒙》带给她的荣耀,是太多女明星这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度。

可她后来因为自己口无遮拦,“扎针”、“舌吻门”事件后,在内陆毁誉参半,成了内陆观众最讨厌的女演员之一。

除了言行让人迷惑外,那些年林心如的演技始终不见太大长进,并且塑造了一系列纯情可人的柔情女性人物,扮演的角色同质化严重,不是甜妹就是温柔女孩。

她自己想拓宽戏路,挑战难度更大,人物性格更复杂的角色,可惜受限于长相,很难接到此类剧本。

虽然林心如在最红的时候,签约了内陆的华谊兄弟公司,可公司当红艺人众多,并未给予林心如更多机会。

林心如渐渐不再是一线明星。

于是,2008年后,林心如选择解约,开始主动出击,她自己组建工作室当起了制片人。

制片人一般是指影片的投资人或能够拉来投资的人,在影视剧制作中起到关键的串联作用,要参与一部电视剧的全部制作、发行过程,负责挑本子、拉投资、组班子、宣发等全盘工作。

转型为幕后制片对林心如来说,是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必然趋势,身为制片人,既能多赚钱,又能延长演员的艺术生命,有更多空间挑选自己喜欢的剧本。

从《倾世皇妃》开始,林心如以演员身份参与其中,利用自己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引得粉丝群体关注。

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倾世皇妃》《姐姐立正向前走》 《秀丽江山之长歌行》等,均由她的工作室出品。

虽然收视率、播放量还不错,可口碑扑街,甚至不及她和于正携手合作的《美人心计》。

因为在这几部剧中,林心如扮演的均是清一色的玛丽苏大女主,剧中的男人们各个拜倒在她石榴裙下,为她赴死也在所不惜。

几部剧作播出后,网友们对林心如强行扮演少女,扮演绝色美人的行为颇有微词。

不难发现,对于林心如这类演技并不十分优秀的演员来说,出演为自己量身定做的角色,总比去挑战一些自己无法驾驭的角色,要安全的多。

虽然《倾世皇妃》和《秀丽江山之长歌行》等,都是披着宫斗外衣,实则是行玛丽苏之名的古装剧,但回到熟悉的领域里,林心如明显能驾驭这类角色。

而她在好友苏有朋执导的影片《嫌疑人X的献身》中出演的角色,其复杂性不易诠释,电影上映后,她的演技备受诟病。

在内陆成立工作室,林心如的事业仍未见太大起色,她选择回到中国台湾打拼。

林心如虽然当演员天赋一般,但在商业领域里,她算是成绩不俗。

她最擅长的是利用自己庞大的人脉资源,能拉来一票好友以低片酬的价格,出演自己制片的作品。

无论是《十六个夏天》《她们创业的那些事儿》,还是《华灯初上》,均是如此。

并且作为演员,林心如具有丰富的现场拍片经验,对拍戏的流程有清晰的认识,所以做制片时,会有效地节约成本,带来眼球效应。

相较于早些年在内陆制作的电视剧,林心如这几年在题材上涉猎的更加宽泛,更具现实主义,可质量参差不齐。

《魔宫魅影》堪称烂片,这部《华灯初上》也愈发呈现出要崩的趋势。

另外不得不说的是,大多演员转型幕后,并没有太多时间亲力亲为,能耗时较长时间负责创作部分的策划,与各个部门的沟通,做财务预算等,所以并不如当演员那样成功。

02 洞悉市场商机

不同于林心如当演员经历了flop的历程,黄磊选择幕后则是为了赚钱,展示更多的话语权。

黄磊这个人天资聪颖,几十年演艺生涯几乎顺风顺水。

黄磊90年代开启自己的演员之路,合作的也是陈凯歌、张国荣、黎明之类的大腕,凭借超高的颜值和独特的文艺气质,成为“民国戏第一小生”。

最当红的时候,黄磊还发行了唱片,其中《我想我是海》还是当年的金曲。

骨子里是个文青的黄磊在2003年到2005年尝试跨界,自编自导自演了三部电视剧,《似水年华》《天一生水》和《夜半歌声》,可惜收视惨淡,大众对这类文艺气息颇重的剧作并不买账。

黄磊参与投资,赔了不少钱,用了几年才想通的他再度出发时,已不再是单纯的戏痴文青,而是商人黄磊。

2010年,黄磊出现在观众面前,不仅身材发福,颜值掉线,还成了都市家庭剧里的碎嘴子胖爸。

在《婚姻保卫战》里,黄磊彻底告别文艺小生的戏路,变成新时代好男人形象,深受观众喜爱。

吃尽此类角色红利,洞悉了影视市场的商机后,黄磊算是掌握了流量密码。

黄磊与柠萌影视共同出资,成立了上海柠萌磊磊影视有限公司,成为大股东,出演并投资了“小”系列三部曲。

从《小别离》《小欢喜》到前不久热播的《小敏家》,从方圆到陈卓,几乎是同款复制粘贴,毫无新意。

他们人好心善,爱老婆爱女友疼孩子,没事囿于厨房灶台,还能絮絮叨叨讲鸡汤。

与此同时,也招来非议:黄磊演谁都是他自己。

不能说演技差,和年轻时满是灵气的他比较,演技已成固化模式,照本宣科,浮于表面。

就连执导的电影《麻烦家族》《深夜食堂》都烂出天际,被批只想着赚快钱,无心打磨剧本。

此次再度回到驾轻就熟的电视剧领域,《小敏家》播出后,口碑不如预期,不少观众对黄磊演技产生质疑,这也算是为他敲了个警钟。

如今的黄磊心思已不完全在演戏上,而是更积极参与幕后,发展副业,扩大自己商业版图。

他参与幕后的创作类型较有局限,内容多是容易尝试,市场有需求的题材和类型,创作了同质化程度较高的作品和角色,演技不见长进,影视剧本质量也堪忧。

相较于演而优则导,并参与创作和大量幕后工作的徐峥和陈思诚来说,黄磊的幕后之路不知还能走多远。

03 面临中年危机的不得已?

很多演员选择扎堆幕后,既不是因为作死,导致路人缘岌岌可危,面临无戏可拍的窘境,又不是野心太大,企图华丽转型成商人,而是已到了职业瓶颈,难以突破,迎来中年危机。

像最近正热播的电视剧《完美伴侣》,此前我们写过这是女神高圆圆七年后的复出之作,遗憾的是本剧也是高开低走的典型。(回顾文章戳→女神复出,她居然也能被离婚?)

《完美伴侣》主打女性成长和女性意识觉醒主题,可还是走向了俗套和狗血向,剧情悬浮不接地气,对屡见不鲜的社会话题,缺少纵向探讨。

除此,主演高圆圆的演技也被观众认为不咸不淡,演不出女强人的气势。

“花瓶”这个标签一直伴随其演艺生涯多年,事业再难以有更大突破,戏路也难以拓宽,因此在拍完《我们结婚吧》后,高圆圆选择回归家庭,相夫教子,转型做幕后。

像本剧的投资在唐人影视公司,在其公布的股东名单内,有一家名为上海映海的影视公司,成立于2015年,最大股东就是高圆圆,相当于唐人影视是有高圆圆间接持股的。

唐人作为老牌影视制作公司,自《仙剑奇侠传》《步步惊心》后,再无出圈作品,在最擅长的仙侠、古装题材上也失去统治力,旗下除了胡歌,再难出顶流艺人。

基于市场需求,唐人也瞄准了现代题材剧,着力从当下热门话题入手,并携手股东高圆圆一起转型,试水市场接受度。

这是以高圆圆为代表的演员身处当下娱乐圈,需要面对的中年危机,也是其职业生涯的必然选择。

影视市场上,流量明星仍是很多投资方的首要人选,很多戏骨和年纪并不占优的演员失去很多选择机会,所以投资影视公司,参与影视创作,转型幕后是不错的选择。

不过从目前的成绩来看,《完美伴侣》整体的呈现效果,演员的表现及观众口碑,都不太理想,不少年轻观众表示对此类题材剧作并不感冒。

所以高圆圆如何摆脱演员中年危机,规划未来发展方向,还需拭目以待。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限酬令,清朗运动的进行,疫情的爆发,影视行业乱象丛生,导致影视寒冬的问题愈发严峻,优质作品少之又少。

于是,不少明星包括头部演员,像张嘉译、孙俪、海清纷纷扎堆幕后,利用名人身份延展当导演,做监制,当制片人的业务,他们背后有正午阳光,新丽,华策等公司。

除了使自身利益得到更多保障外,更易拉到投资和得到关注度,同时也带来弊端。

比如缺乏对影视剧整体运作的理解,或者一味向商业靠拢,亦或者因身兼多职,过度增加话语权,修改剧本,随意加戏,都会让作品拉胯,这样迟早会被市场淘汰。

所以明星无论在台前还是幕后,身兼数职,最终能让其得到观众认可,还是作品本身啊。

(文章配图来自网络)


 

记得“在看”一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网友最想娶的五位女星:林心如第五,高圆圆第三,而第一竟是她!
【影视大观】《风筝》两颗遗珠:她搭档佟大为却没红,他16年前成名却低调至今
“刘琳,你这样不温不火得刚刚好”
三年来无戏可拍,张檬在台上失声泪崩,后悔整容葬送了自己的演艺生涯
​“演技好反被骂”的5位明星,有人被骂17年,有人差点遭枪击
从“红遍大江南北”到“无戏可拍”,这几位老戏骨到底惹怒了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