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亚凌随笔:陪伴缺席,永远都痛
【张亚凌,笔名江小鱼,《读者》等签约作家、专栏作家,渭南市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会员。数十篇散文、小小说被选入中、高考试卷及各种模拟卷,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出版散文集《回眸凝望》《心似花开》《时光深处的柔软》《岁月,芬芳了记忆》《草也有自己喜欢的模样》《有多深爱就有多美好》《为你摇响一串风铃》《努力,只为不辜负自己》《味道》《张亚凌散文精选》等,家庭教育专著《非暴力沟通·为何家会伤人》。作品曾获“叶圣陶教师文学奖”“杜鹏程文学奖”“首届谢璞儿童文学奖”“全国儿童文学创作(短篇小说)优秀奖”等奖项。】

陪伴缺席,永远都痛

张亚凌

平心而论,在这个世界上亏欠最多的是我的母亲。

少女时代的母亲能歌善舞,且家道殷实,幸福得像一朵开得正艳的花。似乎是1960年左右,母亲就读的大荔师范下马了,她回到家不久遇上了我的父亲,想着社会可能永远那样了,自己再也不会有机会重回到学校继续读书,就成了家。

有记忆时的母亲,角色比较尴尬——民办教师。黑板上漂亮的粉笔字,坐在草垫上纺棉花很是利索,扛起锄头一人占几行,踩踏缝纫机时喜欢哼歌儿……相较于身边的婶子们,母亲几乎是全能的。

大个儿,清爽,能干,这是儿时的我对母亲的记忆。

不知什么原因,小小的我一直觉得父亲配不上母亲。好在作为农民的父亲喜欢看书,晚上总给我们讲《说岳全传》《杨家将》《水浒》等等,如此以来似乎又贴近了母亲。我对文学的喜欢,不是受惠于有知识的母亲,而是来自于每晚父亲的炕头分享。神奇的是,自家的牙也有咬了自家舌头的时候,可我的父亲母亲几十年从来没有吵过架,任何时候都是高度一致,竟然也看不出谁更有话语权。从这点来看,他们或许又是很般配的。

只是后来中风击倒了母亲,落下了半身不遂不再利索。那年,她53岁——我此刻的年龄。也一直不能接受母亲去世时的年龄,总觉得她就没有过晚年。

母亲半身不遂后,曾想给她洗澡。母亲不允,说自己行。不愿意让我看到她松弛邋遢的样子。母亲一直很自尊。如今再次忆起,很是伤感:亲亲的母女,我都不可以触摸您的无助?生命应当回流,您照顾婴孩时的我,我抚慰衰老时的您。

帮她洗头,母亲倒不反对。于是我老拿头发说事,将母亲当成一个无知的小孩来唬骗,全是自己的想当然。拔一根母亲的白发,拔一根自己的青丝,而后对比,再进行各种批评:看,您不多吃蔬菜水果,不锻炼,看您的头发多硬,多没营养。您吃的,连头发都决定……

母亲就那么笑着,看着她的傻闺女演独角戏。

只有当我要离开时,她才有点着急,说再呆一会,进城的车迟早都有,半个小时一趟。我心不在焉地答应着,过不了几分钟,又会说得走了。母亲会拍着床边说,再坐一会儿,一小会儿。那情形,像极了初次送孩子进幼儿园,他拉着我不松手。

每次看母亲都是时间算好了,回家给她收拾一下,立马赶回,刚好赶上给孩子做饭——很少专门陪她。

逢年过节看母亲,那是礼数不是陪伴;有人回老家时捎东带西,看起来是关心其实只为自己心安;见缝插针地呆一会,也不是陪伴;加个塞替她干点啥也不是陪伴,合理统筹的永远不是感情!

永远不能原谅自己的,是母亲故去时的情形——

当医生朋友含蓄地打电话给我,说你忙不……你妈住院了。那一段母亲身体不好,住院出院,很是频繁。便不以为然,说我儿子在输液,完了我回去看看。而那次,就是母亲最后一次麻烦我们,进了医院一直昏迷,三天后,生命体征完全消失。

这件事我一直放不下,虽然我一直宽慰自己。医生也说了,母亲一直一直没有清醒过,“立马过去”跟“半天后过去”没有任何不同。可是“立马”与“半天后”真的云泥之别。“立马”是迫切,“半天后”是无所谓。对母亲的生死,她唯一的女儿,竟是“无所谓”的态度,我算什么东西?

我从来没有专门陪伴过她,她要离开了,我还是无所谓,我何以如此冷漠?也因此不能原谅自己。

至此,我终于明白,人生的苦痛大多源于失衡:您曾陪我小,我却不曾伴您老。只留下满心遗憾愧疚,无法稀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蝶儿小筑】楚儿:爱与流年
真的无所谓吗
母亲的头发【情感美文】
白冬平:我和我的父母|散文
父爱在不经意间
中秋节前我回家看望86岁的老母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