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朝藩王选讲(贰拾柒)-郑王朱瞻埈

(本文的唯一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总计2700字,阅读完大概需要9分钟)

我们在《省愚说明帝-明仁宗朱高炽》的文章里,介绍过仁宗朱高炽子嗣众多,有嫡子三人,另有庶子七人。
除嫡长子朱瞻基即位成为宣宗皇帝之外,另外九个儿子都先后被册封或者追封为亲王。
自今日起,我们会选取仁宗诸子中的一部分,从史料的缝隙中挖掘一些细节,谈古论今,以史为鉴。
今日,我们讲述,朱高炽次子,郑王朱瞻埈的故事。
  • ·仁宗次子,生母贤妃


公元1404年,是为永乐二年。那一年,《永乐大典》开始编纂,天津卫开始设立,郑和也第一次率领船队出使日本。也就是在这一年的327日,时任皇长子的朱高炽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儿子,最终被命名为“朱瞻埈(jun4)”。
朱瞻埈的到来,也给其父朱高炽带来了好运,即是朱瞻埈出生后的45天,朱高炽被正式册立为太子。
朱瞻埈是朱高炽的庶出的儿子,其母李氏当时只是普通的姬妾。二十年后,朱高炽千辛万苦当上皇帝之后,将其母李氏册封为贤妃。
李贤妃先后为朱高炽生下次子朱瞻埈、四子朱瞻垠与女儿真定公主。朱瞻垠生于1406年,而这位真定公主,她在仁宗诸女中年岁排行不详,其生年记载也不详。根据史料记载,她在1429年下嫁给王谊,又根据明朝女子虚岁14岁结婚的惯例,所以推测真定公主出生在1416年左右。
所以基本上也可以猜测出李贤妃虽不是朱高炽的正妻,由其先后三次生育记录的时间间隔可以推测出,作为姬妾的她,还是十分受宠爱的。值得一提的是,当1425年朱高炽驾崩后,李贤妃被特恩并未殉葬。
因为朱瞻埈是庶出,所以在永乐年间,其父朱高炽本身也很难得到皇帝朱棣的喜欢,自然朱瞻埈也是时常被忽略的那一位。142497日,朱高炽登大位,111日,分封诸子,次子朱瞻埈被册封为郑王,那一年朱瞻埈20岁。
低调了二十年的朱瞻埈,自此,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 ·监国辅政,奠定乾坤

我们曾经在明帝系列的英宗朱祁镇章节里,好好地吹过一次朱瞻墡,即为朱高炽第五子,也是嫡出的第三子。当时讲到,朱瞻墡有过两次监国的经历,居功至伟。实际上,当时监国的并非只有吹破天的朱瞻墡一人,其真正是与本文主角朱瞻埈一起监国。

1425年5月29日,还差两个月才满47岁的朱高炽薨逝于北京皇宫钦安殿。当时太子朱瞻基尚在南京监国,仁宗的张皇后在“三杨辅政”的基础上迅速做出对策,令仁宗次子朱瞻埈与五子朱瞻墡监国。那一年,朱瞻埈21岁,朱瞻墡19岁。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仁宗第三子朱瞻墉尚在,时年20岁,并且该子与太子朱瞻基、五子朱瞻墡一样,都是张皇后所生,是所谓嫡子中排行第二的。张皇后当时为何没有选择朱瞻墉?史料只会记载现象,不会解释为什么,省愚也不得而知。但是,我们换个角度思考,选择朱瞻埈,除了因其年长之外,也可能因为他有贤能。毕竟,监国这样的位置不是随随便便给一个人的。

当时,所有的威胁都来自于山东乐安的汉王朱高煦,所以这一次郑王襄王监国,属于秘密中进行的。另外,根据“三杨”中杨士奇的记载,这次监国经历为时不长,郑、襄二王权力也不大,影响也有限。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明廷首次以宗藩监国,至于曾经一些电视剧里写过汉王朱高煦在永乐年间有过监国经历,那纯属艺术润色。仁宗驾崩,郑襄监国,此乃首例。

第二年农历八月,著名且老生常谈的“朱高煦之乱”时期,已经做上皇帝的宣德帝朱瞻基亲征。亲征前,朱瞻基亲自命自己的二弟朱瞻埈与五弟朱瞻墡据守北京,再次监国。不过话说回来,毕竟是宗藩监国,权力有限,所以并未造成巨大的影响。

但是有一说一,这两次监国经历,朱瞻埈与朱瞻墡通力配合,很好地稳固了朝野的基本。所以说,任何一次美好都不是轻松就能得来的,被后世传颂多年的“仁宣之治”,理论上也有朱瞻埈、朱瞻墡们贡献的功劳。

  • ·从宝鸡到焦作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朱瞻埈的婚姻大事与就藩事宜有所耽误。直到1429年,25岁的朱瞻埈才就藩凤翔府,也即是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区。就藩之时,朱瞻埈尚未有子嗣。

如今如果有机会去往宝鸡市游玩,几乎已经找不到当地明朝王府的遗存,最主要的原因是,朱瞻埈根本就没有在宝鸡生活多少年。各方面的原因交织,史载,朱瞻埈认为“陇人多瘿”请求徙封。所谓的“瘿”症是什么呢,现在几乎看不到这样的表达。省愚专门去查了一下明朝时期所谓的“瘿”症其实就是指植物组织受到昆虫或其他生物刺激而不正常增生的现象。所谓的“陇人多瘿”是指当地这种类似的现象很多,妨碍正常的生活。

瘿状植物纤维

所谓事出必有因。仁宗第十子朱瞻埏(yan2)被封为卫王,封地在河南怀庆府。但是朱瞻埏一直体弱多病,于1439年薨逝,无子,未就藩,王府空置。

时间线到了1443年,当时朱瞻埈一度病情十分严重,几乎要让12岁的长子朱祁锳监国。综合判断后,朱瞻埈认为怀庆的居住环境可能比凤翔更好一点,于是请求徙封怀庆府,也即是今河南省焦作市代管的县级市沁阳市。时任皇帝英宗朱祁镇经过一番决策后允诺,1444年,朱瞻埈带着妻妾子嗣前往怀庆府就藩。

自此时,郑王世代居住在河南怀庆府,怀庆府共下辖河内县、济源县、修武县、武陟县、孟县、温县六县,势力范围不算大,但也足够朱瞻埈施展才能了。

有没有发现,在河南的藩王特别多?就以1444年,朱瞻埈徙封怀庆作为时间节点,当时位于河南的宗藩就有:位于今开封市的周王、位于今南阳市的唐王、位于今洛阳市的伊王、位于今安阳市的赵王与位于今沁阳市的郑王。

  • ·个性暴戾耳顺薨

史载,朱瞻埈也是一个暴躁的人,他曾数次施杖责,甚至打死过人。在英景皇帝时期,当时朱瞻埈也备受尊重,因为他是皇帝的诸位叔叔中最年长的一位。

由于数次杖责人致死,英宗朱祁镇决定给这位暴躁的二叔指派一位贤能的尊者就任郑王府的长史,进士出身的周瑛被选中。

周瑛曾做过临安府与衢州府的知府,后来又做过广西布政使,才学与德行就是上等。周瑛前往郑王府担任长史之后,朱瞻埈的暴躁行为也自然地进行了收敛,自此始,史料里便再无其杖人打至死的记录。同时,到达怀庆府后,身体本就不好的朱瞻埈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病榻上度过,他也再没有折腾人生的那股劲头。

不过有点让人没想到的是,40岁之后身体情况就极差的朱瞻埈,偏偏活了62岁,相较之于他那位三十多岁就撒手人寰的大哥朱瞻基,就算是非常长寿了。

1466年,是为成化二年,作为时任皇帝朱见深叔祖父的朱瞻埈薨逝于怀庆府,享年62岁,谥号为“靖”。所谓“柔德安众曰靖;恭己鲜言曰靖;宽乐令终曰靖;柔德教众曰靖……”显然,这是一个美谥,朝野上下给了朱瞻埈一个公正的评价,两次监国的经历便可以名垂青史。

简单总结朱瞻埈的一生,分为三个城市三个阶段:

于京师,风光无二,两次监国,奠定乾坤;

于凤翔,无人约束,杖人致死,性格暴戾;

于怀庆,卧榻良久,多年无声,耳顺薨逝。

至此,郑靖王朱瞻埈的故事讲述完毕。郑王府支系可说之事众多,我们下一辑继续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几代郑王的不同命运:暴虐双面人,惹怒皇帝废为庶人,还有一个名扬天下
朱高炽仅仅在位十个月,却执政了将近十年
来看看明史专家也无法解答的明朝悬案,每个都颠覆你认知(一)
杂谈|大胖子朱高炽,有可能是被他那英武的儿子朱瞻基谋杀的
明朝16帝关系表
这位直到35岁都没能就藩的亲王,其实是大明王朝皇位第一备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