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褚丽君——一座有历史的城市,一座英雄的城市:吉林省集安市


  十月四日下午参观过“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后,看时间还早,我们决定赶往集安。沿着边境线看鸭绿江,是我很久的愿望了,走高速公路是看不到鸭绿江的,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我们选择走311国道去集安。

   我们仿佛穿行在森林中,公路两旁的山上依然苍翠的长白松,树干斑驳的白桦树,金黄叶子的柞树,深红浅红叶子的枫树把山岗装扮的五彩斑斓,秋色越来越浓了!也许一夜秋风吹落这繁华,但万木不忘初心,待到明年春再来,这里将又是望不到头的绿色林海。

  公路的边上不时看到山民挎着筐,拿着口袋走进大山里,秋天不仅是景色优美的,更是富有的,山林里面可以采收到山核桃、野生木耳、蘑菇、榛子等各种山果,大山在这个秋天回馈给勤劳的人们以硕果!

   这里的地名似乎都是以山沟命名,从地图上看我们要从一道沟一直走到十四道沟 。公路在两座山中间的沟里蜿蜒曲折的向前延伸 ,总是在上坡,下坡,隧道也很多,有的隧道长几公里。不知道走到哪里, 我们的右边 不再是大山, 而是鸭绿江,走到三道沟时候路突然向右转了,一座桥连着三道沟隧道 ,路的边上是一个边境检查站,过了这座桥,再通过三道沟隧道,鸭绿江已经在我们的左边了!公路的一边是悬崖峭壁,另外一边是铁丝网,告诉过往的人们,这里是边境线。透过半人多高的铁丝网可以看见鸭绿江对面朝鲜的青山,鸭绿江水面很宽阔,江水在两座山中间静静地流淌着,阳光下江面上波光粼粼,一片静谧,祥和的景象。鸭绿江流淌了千百年,滋润了广袤的山川,养育了中朝两国万千儿女!

  山下那条路是我们刚刚开车走过的路,我们就是从那里一路盘旋开车上来的。

 走过三道沟隧道,公路便不在两座山中间走了,公路始终在围着山转,坡度越来越大了,转弯越来越急了,有时候转过一个弯道,爬上一个坡再往前走感觉又再向相反的方向走,就这样我们辛辛苦苦爬上一个坡,又小心翼翼下一个坡,一路向前。

  突然我们在路边看到有酒店的标牌,走了不远,发现公路的左侧有一段路没有铁丝网,在那里有一条小路,这里是什么地方?为什么没有铁丝网隔着?当我们开车走过这条沙石小路发现这里是一个小村庄。

  这是一个不大的边境小村 ,只有十几户人家,每家都开有农家乐 ,村里停了不少来这里旅游的小汽车。天色已晚,我们准备在这里休息一晚上。咨询了农家乐的老板,住宿费每晚上180元,如果在这里住宿,可以免费乘坐游船游览鸭绿江两岸风景,尽管价格不菲,却已经没有空房间了,我们只能在村庄里看看重新开车驶向集安市区。

水上餐厅

  天已经黑了, 抬眼望望夜空, 没有月亮,这里的天空好像更高一些 ,几颗星星无法照亮这黑的夜色,鸭绿江已经掩藏在黑暗中,路两旁的大山也没有了颜色,变得黑黝黝的,公路上偶尔会有一辆和我们一样赶路的小汽车从我们身边经过,我们打开汽车远光灯很小心的驾驶。尽管老伴儿开车技术很好,可我还是不时的提醒不要着急,慢慢开。

  晚上七点多钟,我们终于到达集安市内,安排好住处,吃过晚饭休息准备第二天的行程。

  10月5日早上起床发现外面下好大的雨,如果在这里 等一天将不能预期完成我们的行程,我们想了想还是决定按照原计划游览集安景区。

   穿上雨衣,打上雨伞 ,走进大雨中。我们询问路人哪里有早餐,得知附近的早市里面有各种早餐,待我们进去后发现这是一个规模不小的一个市场,虽然天下着大雨,可仍然有不少的人在这里挑选商品,看得出来其中有不少和我一样的外地游客。吃过早餐我们开始在市场里面随便看看。

  市场里面的商品大多是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和朝鲜族米酒。

  集安当地产的集安白桃不同于其他桃子在没有成熟时候是绿色的,而是白色的,待到成熟时则一面是白色的,一面是红色的 ,真可谓“白里透红”,吃到嘴里是那种绵软的,不似有一些水果成熟后没有咬头的那种软,甜中透着一点点酸,非常好吃。还有一种苹果看起来个头不大,但是整个苹果特别红艳,散发着香气 , 商家告诉我们这是当地出产的牛奶苹果,不需要品尝 ,只是这名字就已经很有食欲了,买了一些集安白桃和牛奶苹果。苹果回到家后放到冰箱里过了半个月仍然红艳如初,甜脆多汁。

  这里的朝鲜族米酒完全不是我的家乡看到的米酒的样子。在我的家乡朝鲜族饭店有卖朝鲜族米酒的, 但是那个米酒是清的,透明的,这里的米酒如同牛奶被稀释了,有一些黏稠状,而且还有黄色的米酒,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我问一下知道不仅糯米和大米可以做米酒,小米和玉米碴也可以做米酒 ,这种黄色的米酒就是小米做的。我买了一瓶黄色的米酒,750毫升10元钱,尝尝味道,甜甜的,有一些酸,完全没有酒的味道,倒是更像饮料,很爽口。

  逛完市场,雨仍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今天我们只能在雨中游览集安市了。

  集安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原名辑安,亦称通沟或洞沟,远在公元前三、四千年这里就有人类劳动生息,繁衍后代。

  早在夏商时期,这里便有了州府设置。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11月20日成立辑安(今集安)县民主政府和中共辑安县委。

  1947年2月14日,辑安县民主政府改为辑安县政府,1965年1月20日,国务院批准,3月8日吉林省政府通知辑安县更名为集安县,1985年2月4日吉林省政府通知集安县归属通化市管辖,1988年3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吉林省政府通知撤销集安县建制,设立集安市。

  集安地处山区,生态环境优越,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之说,环境气候非常好,有北方江南之美誉,中国十大边疆重镇。

 集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1994年国务院批准集安市为国家历史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4年7月1日,集安市内42处高句丽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名录,成为中国第30处世界文化遗产地。2016年1月,国家旅游局和环保部认定集安高句丽文物古迹景区为国家生态旅游区。

 集安市保存着世界上最多的高句丽文物古迹,包括山城、陵墓、碑石,上万座古墓和众多的出土文物 ,构成了令世界瞩目的洞沟文化。

  迄今为止,集安境内共发现古遗址、古墓葬1万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

  汉元帝 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扶余人朱蒙在浑江流域建立了高句丽政权,定都于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公元3年,高句丽第二代王琉璃明王迁都国内城(今集安市区)同时修筑了尉那岩城(丸都山城)从此集安便成为高句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达425年之久,传19代王 ,留下许多斐声遐迩的文物古迹。

 北魏始光四年(公元427年)高句丽第二十代王迁都平壤,高句丽迁都平壤后,今集安仍为高句丽别都 ,仍名国内城。唐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唐收复集安,公元668年高句丽灭亡。唐于今集安设哥勿州都督府,属安东都护府管辖。结束了集安作为高句丽别都239年的历史。

  集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好太王碑”景区。

  为了保护文物,好太王碑展陈在一个专门的四面有玻璃的亭子里面。

  好太王碑是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的墓碑。被誉为“海东第一古碑”。立于公元414年,是其子高句丽第二十代王长寿王为其父所立。角硕凝灰岩粗制而成。近方锥状,高6.39米,宽1.34——2米,四面环刻汉字隶书碑文,共1775字,现能辨识者1590余字,碑文涉及高句丽建国神话 、早期王系、好太王攻城掠地之功绩,守陵制度等,是现存最早、文字最多的高句丽考古资料。它的发现确认了自中世纪以来为世人遗忘的高句丽文明之中心所在,在东北亚考古遗迹中占有重要地位。

好古亭

  在好太王碑西南方向360米远的地方为好太王陵,始建于公元391年,根据墓上出土多件“原太王陵安如山固如岳”文字砖 ,铭文、铜铃及莲花纹瓦当的年代以及陵墓的构造年代, 此墓为好太王陵墓。

 太王陵 ,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好太王陵墓。好太王(公元374——412年)名谈德,全谥“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陵墓为阶坛积石石室墓。墓葬高14米 墓域广铺鹅卵石 ,东侧有大型祭台。

国家5A级旅游区丸都山城。

  丸都山城(始名尉那岩城)位于集安市区25公里处,国家5A级风景区 ,修建在起伏险峻的丸都山上,海拔最高处为676米,是高句丽最为典型的早中期山城之一。它既是国内城的军事守备城,又曾作为高句丽的王都使用,在高句丽的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丸都山城与国内城相互依附,互为都城,形成了世界王都建筑史上附合式王都的新模式,为世界古代城史写下了壮丽的篇章!

  经过千年的风风雨雨 ,高句丽丸都山城中的建筑已经荡然无存 ,只有山脊上的城垣断壁仍然可见,保留着当年的雄伟气势。

瞭望台

曾经的水源地——莲花池。

  高句丽重要的贵族墓地,约形成于4世纪以后,数十座大中型贵族墓葬有序排列,阶坛积石墓、封土壁画墓等种类丰富。周边伴以密集的小型墓葬,墓地集中体现了高句丽埋葬制度的多种内涵 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集安市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的城市,更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集安是东北抗联一路军在抗日战争中活动的中心,在解放战争时期是东北南满根据地,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更是朝鲜战场稳固的大后方。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集安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战场作战和向朝鲜运送物资,转运回国治疗伤员的重要通道。

 在集安鸭绿江国门景区我们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集安鸭绿江公路口岸

  中朝集安——满浦公路口岸为国际性常年开放客货运输口岸,每周开放七天, 周一至周五为进出口货物验放通关时间,周一至周日为出入境人员验放通关时间。

  2019年4月8日,中朝集安满浦公路口岸正式开通仪式在集安举行。

  中朝集安满浦公路口岸是中国东北三省占地面积和建设规模最大 、建设标准最高、查验设备最先进、通关环境最优美、通关速度最高效的口岸之一。

 口岸开通后,集安对朝口岸达到四个 涵盖公路、铁路、水运等多种通关模式。

  鸭绿江口岸风景区环境优美,江风徐徐,鲜花盛开,各种塑像景观讲诉着集安的历史和民族风情。

  从这里进去是口岸观景台,可以看到鸭绿江对面的朝鲜慈江道满浦市。

  鸭绿江对岸的朝鲜慈江道满浦市

在瞭望台上俯瞰中国鸭绿江公路口岸。

  上午十一点多雨终于停了,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香,在这里放飞自己,

集安火车站

集安铁路口岸

集安鸭绿江铁路大桥

  集安鸭绿江国境铁路大桥位于集安市区东15公里 , 有“世界最短国际列车”和“抗美援朝第一渡”美誉。是我国对朝鲜三大铁路桥之一。

   1937年至1939年日本为掠夺我国资源 在这里修建了辑安(今集安)到朝鲜的满浦铁路。铁路建成后,我国大量的煤炭、木材、矿石等资源经过这里运往朝鲜后转运日本。抗日战争胜利时,日本731细菌部队从这里逃回日本。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大桥获得新生 成为中国对朝鲜重要口岸之一。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 ,中国人民志愿军从这里赴朝作战。同年10月起, 这座大桥开始承担起志愿军及作战物资的运输任务。被誉为“抗美援朝第一渡”。

   集安鸭绿江铁路大桥(碑文)

集安国境铁路大桥是中国对朝鲜三大铁路桥之一。

 桥长五百八十九点二三米,宽五米,高十六米,共二十九孔,以第十一桥墩中心接轨处划为各自维修分界线。其中中方三百二十四点二三米,朝方二百六十五米。此桥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后出于扩大侵略和掠夺资源的需要于一九三七年始建 ,一九三九年七月三十一日竣工,九月一日通车。

 一九五零年十月十一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于此最先秘密入朝。一军、十六军、二十军、二十一军、二十三军、二十四军、二十六军、三十八军、四十二军、五十军、六十四军全部或一部及炮五师、炮八师等四十二万志愿军从集安口岸入朝作战,为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集安市人民政府

 集安边防检查站

 2005年10月1日

  71年前的抗美援朝期间,这座桥见证了42万名中国人民志愿军集结开赴战场,运载了成千上万节车厢军用物资去往朝鲜前线,运送了一批批回国救治的伤员。

 当年集安这个只有14万人口的县城,倾全城之力支援战场,产生了数不清的平民英雄。他们修铁路,运物资 ,抬伤员,缝衣物 ,做干粮, 使这里成为铁血大动脉和稳固后方。

远眺鸭绿江大铁桥。

大桥朝方一侧

大桥中方一侧

  庄严的口岸国门与整齐的铁路轨道旁仍然保留着飞机扫射留下弹孔的碉堡。

   这座桥被称为“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即使遭到炸损,也能通过军民联合作业尽快修好,很多重型装备和伤员都是从这里通过。战争初期,辑安的鸭绿江大桥顶着敌机的狂轰滥炸始终屹立不倒,不仅在大部队开拔前期就成为先遣部队的重要通道 ,还在安东(今丹东)遭到猛烈轰炸后,成为各主力部队过江通道,为第一次战役和第二次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英雄之城英雄桥,今天我们站在这里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每一个人尽享和平与阳光,鸭绿江水清澈而平静的流淌着,横亘在鸭绿江上的大桥默默伫立,无声的讲诉着那场残酷的战争。

  不禁想起那首传唱了几十年的歌曲“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这是我强大的祖国,如果敌人胆敢侵犯,迎接他的有猎枪!

 作 者   褚丽君

2021年10月28日

更新于 10-28

责任编辑:梦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访“抗美援朝 第一渡〞~辑安(集安) 志愿军研究会邓穗、刘煜滨、徐彬等赴集安市参加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活动。
祖国风光(659)塞北小江南集安
从鸭绿江入海口到北极村
地理赏析 辑安中国,吉林集安
自驾吉辽精华游之
高句丽王城-集安《自驾房车,环游中国》2021年休闲游第8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